谢池春·残寒销尽原文、翻译及赏析_李之仪古诗词
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标签: 宋词精选 离别 相思 春天《谢池春·残寒销尽》译文
冬日的残寒散尽,小雨过去,已到了清明之后。花间的小径聚敛着残余的落红,微风吹过池沼萦绕起新的波绉,小燕子在庭院门窗间穿飞,飘飞的柳絮沾上了衣襟两袖。正是一年中最美妙的时候,夜晚连着白昼。令人感到滋味深厚,真个是浓似醇酒。
频繁地移动腰带的空眼,只是那么白白眼看着病恹恹地消瘦,不见她却又相思,见了她却还是分离,相思依旧。为此要问与其频频相见,何如永远亲密厮守?天公无情天不老,人有情却落得孤独无偶,这份相思别恨谁理解,姑且将它交托庭前的杨柳。
《谢池春·残寒销尽》注释
谢池春:词牌名。
清明:清明节,旧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花径:花丛间的小径。
风沼:风中的池沼。新皱:指池沼水面皱起的新的波纹。
仍:连续。
著人:让人感觉。
频移带眼:皮带老是移孔,形容日渐消瘦。
恁:这样,如此。
厌厌:同“恹恹”,精神不振的样子 。
分付:交托。
《谢池春·残寒销尽》鉴赏
这首《谢池春》用通俗浅近的语言,写离别相思之苦,其中可以看出柳永“市民词”的影响。
开头三句,点出节令,中间隔过四句之后,又说“正佳时,仍晚昼”,继续点出黄昏时分。这样,所谓“正佳时”的“佳”字,才算有着落,有根据。可见章法针脚之绵密。上片写景,以“花径敛余红”等四个五言句子为主体的。这四句,笔锋触及了构成春天景物的众多方面,又各用一个非常恰当的动词把它们紧密相联,点得活生,有声有色,有动有静。“飞絮沾襟袖”一句里,已经暗示了“人”的存,为过片处的“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作一铺叙。著人,是“让人感觉到”的意思:“滋味”究竟是什么,却不能说得具体,只好用酒来比喻,而且又用“浓”来形容,用“真个”来强调,以诱读者尽量用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去理解那种“滋味”,从而把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变得可以体会、可以感悟。
过片后的四个五言句,是这首词抒情部分的核心内容了。这四句写得深,写得细,它把“不见”和“相见”、“相见”和“相守”逐对比较。冠以“为问”二字,表明这还只是一种认识,一种追求,只能祈之于天、谋之于人,可是“天不老,人未偶”,仍然不得解决。“天不老”,本于李贺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反过来说,天不老也就是天无情,不肯帮忙,于是“人未偶”,目前还处于离别相思的境地,实没有办法,只好“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分付,有交托之义。将相思别恨交付庭前垂柳,则留下了各式各样的思索的余地,正所谓含蓄而隽永。
-
出自唐代王初的《延平天庆观》 剑化江边绿构新,层台不染玉梯尘。千章隐篆标龙简,一曲空歌降凤钧。岚气湿衣云叶晚,天香飘户月枝春。盟经早晚闻仙语,学种三芝伴羽人。
-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全文: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全
-
【长恨歌·节芽唐代—白居易 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 落叶满阶红不扫。 【应天长】唐代-冯延巳 当时心事偷相许,
-
【诗句】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出处】唐·杜甫《佳人》。【意思翻译】只看见新娘的欢笑,哪里听 得到旧妇的哭泣! 但:只。新人:新娘。 那:同“哪”。旧人:弃妇。【评析】只见新人的欢笑,哪里能听到旧人
-
成语发音: 「yī yǔ dào pò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诗词迷网成语大全栏目提供成语一语道破的意思及拼音发音、用
-
出自唐代顾非熊的《题觉真上人院》 长安车马地,此院闭松声。新罢九天讲,旧曾诸岳行。能诗因作偈,好客岂关名。约我中秋夜,同来看月明。
-
晓起山光惨,晚来花意寒。映月衣纤缟,因风佩琅。三弄江梅听彻,几点岸柳飘残。宛然舞曲初翻。帘影卷波澜。把酒同唤醒,促膝小留欢。
-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
-
出自元代郑延玉的《杂剧·崔府君断冤家债主》 楔子(冲末扮崔子玉,诗云)天地神人鬼五仙,尽从规矩定方圆。逆则路路生颠倒,顺则头头身外玄。自家晋州人氏,姓崔名子玉。世人但知我满腹文章,是当代一个学者,却不
-
【百无聊赖解释】形容思想感情没有寄托,生活十分无聊,对什么都觉得没意思。聊赖:依赖、寄托。 【百无聊赖造句】 ①我心里一片迷茫,百无聊赖地又混过了三天。 ②在百无聊赖中,我随手抓过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