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秋风夜渡河原文、翻译及赏析_王昌龄古诗词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标签: 边塞 乐府 场景 战争《塞下曲·秋风夜渡河》译文
秋风在夜晚暗暗吹过边塞的河流,吹过雁门的桑田,边地一片萧瑟。远远地能够看见胡地有人在打猎,虽说还不是秋天,边塞却已经十分寒冷,战士们只能在严霜中风餐露宿。在战场上,兵士们被分成五道作战,孤军奋战,身经百战。战士们虽然英勇,结果功劳多的反而会被下狱,想起这,真是让战士们伤心啊。
《塞下曲·秋风夜渡河》注释
雁门: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为古塞,地势雄险。
鞴(bèi)马:谓装备坐骑,不卸鞍鞯鞴。鞴,用革制成,射箭的时候用来束衣袖。
《塞下曲·秋风夜渡河》简析
诗歌主旨含有非战之意,作者主观上并没有言反战,而这种情绪通过对战场荒凉凄惨景象的描述流露出来。
-
清政府在预备立宪中设立的中央谘议机关。1907年由载泽等人筹备设立,次年,溥伦、孙家鼐等会同军机处拟定章程,1909年9月颁布《资政院章程》,1910年10月正式成立。设总裁二人,以王公大臣特旨简充;
-
宋-杨万里菖蒲节序芰荷时,翠羽衣裳白玉肌。暗折花房须日暮,遥将香气报人知。半开微吐长怀宝,欲说还休竟俛眉。树脆枝柔惟叶健,不消更画只消诗。形式: 七言律诗押[支]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
-
寄钱紫微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林逋 jì qián zǐ wēi 寄钱紫微xī fā qǐ chū chén,zhōng qiū xiè bìng shēn。晞发起初晨,中丘谢病身。 k
-
出自唐代岑参的《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
出自唐代李程的《春台晴望》 曲台送春目,景物丽新晴。霭霭烟收翠,忻忻木向荣。静看迟日上,闲爱野云平。风慢游丝转,天开远水明。登高尘虑息,观徼道心清。更有迁乔意,翩翩出谷莺。
-
原文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湖山经醉惯。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对语东邻
-
出自唐代顾云的《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 九华太守行春罢,高绛红筵压花榭。四面繁英拂槛开,帖雪团霞坠枝亚。空中焰若烧蓝天,万里滑静无纤烟。弦索紧快管声脆,急曲碎拍声相连。主人怜才多倾兴,许客酣歌露真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
-
天时相代何日已 出自宋代高似孙的《莺啼序》 屈原九歌东皇太一,春之神也。其词凄惋,含意无穷。略采其意,以度春曲。青旂报春来了,玉鳞鳞风旎。陈瑶席、新奏琳琅,窈窕来荐嘉祉。桂酒洗琼芳,丽景晖晖,日
-
这首词描写边塞风物,表现征人的乡愁。词以“紫塞月明千里”开篇。北国早寒,夜间披金甲,本已凄冷难耐。孤独中眺望远天,只见明月临关,光照千里。浩荡的月色更引发乡思。紫塞与长安之间,隔千里兮共明月,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