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梅原文、翻译及赏析_谢燮古诗词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标签: 咏物 梅花 性格 抒怀 怀才不遇《早梅》译文
梅花要迎接春天的来临,所以它早先开放。尽管冬天的天气是多么寒冷,但它还是傲然独立,毫不畏惧。
它只是怕开花落在群芳之后,到那时,人们游春的意兴索然,再也没有人特别注意地观赏它了。
《早梅》注释
发:开花。
疑:畏惧,害怕。
别意:格外注意,特别注意。
《早梅》赏析
在咏梅诗中仅以早梅为题的就为数不少。这类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突出一个“早”字。这首《早梅》诗,用极富表现心理状态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
诗题是《早梅》,却并没有具体描写早梅的形象、姿韵,而是在议论早梅“早发”的原因。“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为了迎接美好的春天的来临,梅花不畏严寒,不惧风霜而早于众花开放。“迎春”二字,回答了“早发”的原因。“不疑寒”,化入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这些均从诗人口中说出,倍感亲切。同时,在诗人观赏早梅生发出来的感叹中,隐隐寄寓着诗人的情怀。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承上联,继续抒写早梅的原因。唯怕百花开在先头,自己落了后,没有人再来观赏,所以,争先恐后,早早放出了芳香。“畏”字引出的意义深远。原来,梅花独自早早开放,是有着一种追求的,不能落在“众花后”,而要开在“百花前”。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梅花人的个性,用“疑”“畏”等极富于表现心理状态的字眼,生动描写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而且,巧妙地寄寓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梅的画面,也没有任何对梅的形象描绘,但读后,早梅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人的议论,紧紧扣住了一个“早”字,突出了早梅的性格。
-
成语发音: 「lì mǐ láng l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谷粒撒得满地都是。形容粮食充盈。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乐岁,粒米
-
成语发音: 「zhē zhē yǎn yǎ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指要隐瞒某种真相而行为不爽利。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这里小姐
-
凤箫吟 "> 仪态万方
仪态万方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仪态万方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仪态万方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元代宫天挺的《杂剧·严子陵垂钓七里滩》 第一折某姓严名光,字子陵,本贯会稽严州人也。自幼年好游玩江湖,即今在南阳富春山畔七里滩,钓鱼为生。方今王新室在位,为君一十七年,灭汉宗一万五千七百余口,绝刘
-
原文浣溪沙苏轼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其一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其二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
-
清末近现代初-王易一壁何堪守故常,寸田无碍自清凉。人天坐阅虫沙劫,便幻空花不觉香。形式: 七言绝句押[阳]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242)首王易(清末近现代初)成就不详经历不详
-
出自元代郑光祖的《杂剧·钟离春智勇定齐》 第一折 (冲末扮齐公子领祗候上,云)纷纷战国尚尊周,五霸争强作列侯。率土之滨承治化,威名耿耿壮春秋。某乃齐公子是也。祖立国临淄,自周初之时,封七十二国,后并一
-
【译文】岁末时节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夔州霜雪停了的寒冬夜晚,雪光映照下,明朗如昼。破晓时军营中鼓角声更显得悲壮凄凉,银河倒映江面,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夫樵
-
示獠奴阿段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杜甫 shì liáo nú ā duàn 示獠奴阿段shān mù cāng cāng luò rì xūn,zhú gān niǎo niǎo 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