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端午原文、翻译及赏析_苏轼古诗词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标签: 端午节 风俗 节日《浣溪沙·端午》译文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
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浣溪沙·端午》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端午:民间节日,在旧历五月初五。
碧纨(wán):绿色薄绸。
芳兰:芳香的兰花。端午节有浴兰汤的风俗。
流香涨腻:指女子梳洗时,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
云鬟(huán):女子的发髻。
《浣溪沙·端午》赏析
这首词主要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全词采用对偶句式,从中能依稀看到一直尽职尽忠地陪伴在词人左右的侍妾朝云的影子。
上片,预示端午节日,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郁。端午,处于初夏季节。穿着自然华丽,以衬托参与者的身份。于朝云来说,最好是绿色细绢——“碧纨”,正好与她的雅静性格相符。天气稍热,易出“轻汗”,“微透”着“碧纨”。“透”字用得贴切,将半明半暗的肤体朦胧美衬托出来了。“明朝端午浴芳兰”,显得有愉悦的审美性。它不仅体现了朝云由芳体而及兰心的纯洁高贵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兰令节俗的淳朴纯真美。朝云浴处,余香犹存。沐芳浴兰,遍及社会。参与者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正如词人词中所写:“流香涨腻满晴川”。这正是古老节日文化发扬光大的表现。
下片,写词人偕朝云参与具体的端午节俗活动。词人着重写了两项端午节俗健身活动。其一,“彩线轻缠红玉臂”,“以五彩丝系臂”。它辟邪驱鬼,使朝云“玉臂”“红”而长命。与用五色花线缠粽子投江以吊屈原之魂有同等意义。其二,“小符斜挂绿云鬟”,以“赤灵符著心前”。它能通神明,使朝云“云鬟”“绿”而身健。与小孩穿老虎腰肚,门上挂蒲剑以辟邪护身有同等意义。词人着重描写缠线、挂符活动,且用对偶句式,为的是“佳人相见一千年”,愿灵验得到应证。真是一语中的,画龙点睛。
全词是篇民俗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是研究端午民俗最形象而珍贵的资料。
《浣溪沙·端午》创作背景
公元1095年(宋哲宗绍圣二年)端午,这时东坡被贬惠州已经两年了,在端午节这个团聚的日子里,想到自己的侍妾朝云,于是作此词送给她。
-
出自唐代裴潾的《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十四首奉寄》 动复有原,进退有期。用在得正,明以知微。夫惟哲人,会且有归。静固胜热,安每虑危。将憩于盘,止亦先机。植爱在根,钟福有兆。珠潜巨海,玉蕴昆峤
-
您道我不达时务,我是个避世严陵,钓几尾漏网的游鱼 出自元代宫天挺的《杂剧·严子陵垂钓七里滩》 第一折某姓严名光,字子陵,本贯会稽严州人也。自幼年好游玩江湖,即今在南阳富春山畔七里滩,钓鱼为生。方
-
成语发音: 「shén chà guǐ sh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好象有鬼神在支使着一样,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
-
成语发音: 「jiāo lóng xì shu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 成语出处: 明 吴
-
八面玲珑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八面玲珑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八面玲珑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李縠的《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 岂有头风笔下痊,浪成蛮语向初筵。兰亭旧趾虽曾见,柯笛遗音更不传。照曜文星吴分野,留连花月晋名贤。相逢只恨相知晚,一曲骊歌又几年。
-
崔遵度,字坚白,江陵人。纯介好学,始七岁,授经于叔父宪。太平兴国八年举进士,解褐和川主簿,换临汾。馈刍粮,三抵绥州,涉无定河。河沙与水混流无定迹,陷溺相继,遵度悯之,著铭以纪焉。淳化
-
刘基《活水源记》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枫、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
-
我关上门焚上一炷香,取出这张琴来,试弹一曲,自饮三杯闷酒咱 出自元代李直夫的《杂剧·张天师断风花雪月》 第一折(冲末扮陈太守领张千上)(陈太守诗云)农事已随春雨办,科差犹比去年稀。小窗睡彻迟迟日
-
出自元代秦简夫的《杂剧·宜秋山赵礼让肥》 第一折(冲末扮赵孝、正末赵礼抬老旦、卜儿上)(卜儿诗云)汉季生民可奈何,深山无处避兵戈;朝来试看青铜镜,一夜忧愁白发多。老身姓李,失主姓赵,是这汴京人氏。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