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春怨原文、翻译及赏析_刘方平古诗词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标签: 闺怨 季节 春天《代春怨》译文
暮春时节,独守空闺,每天都有几只残莺陪伴着叫个不停;卷起珠帘,目之所见草木繁茂,春色无边。
庭院里时时有东风吹入,千万条杨柳随风全都向西飘摆。
《代春怨》注释
代:犹拟,说作者完全以一个闺妇身份来写这首诗。
残莺:春暮时之莺。春暮则莺稀,故称残莺。
萋萋:形容草生长得茂盛。暗用《楚辞·招隐士》春草、王孙意。意诣征人未归。
尽向西:唐时征战多在西陲。
《代春怨》赏析
这是一首代言体的诗,要“言”的是“春怨”。诗中无一“春”字,但从写景可见;至于“怨”字,则只能从字里行间细加品味,仔细琢磨了。本诗截写了思妇在一个早晨里的所闻所见所思。写出了她在暮春时节对久戍西疆的丈夫的离惜别绪。言辞虽无怨字,“怨意”却无形中流露了出来。
一二句中“朝日”,犹日日,时俗口语;春暮莺稀,故谓“残莺”。“朝日”、“残莺”不仅点出暮春之晨的季节,时间,也使人们的想象自然从今晨的镜头回溯昨夜以至整个春天。阳光八室,晓莺啼愁,又一个恼人的春夜度过了。“残”字流露出她的迟暮之忧, “伴”字更传达出她的孤凄之感。
时至暮春,独守空闺,自然怨忧满怀,偏偏几只残莺似乎也察知闺中思妇的孤寂,天天来陪伴着她叫个不停,更令人愁肠百结。愁之无奈,只好拉开窗帘,目之所见,芳草萋萋,碧色天涯。这无边的春色,既能勾起往日“草色青青送马蹄”的回忆,也可以引起草绿有期,征人难待的悲恨。眼前所见,心中所思,景、事相连,更惹动无限伤怀。她只得再次将视线移开。
三四句别具匠心。“时有东风入”为“千条尽向西”之因,在东风的吹拂下,杨柳千条向西摇摆,既写出了眼前景又传递出心中情。因为唐时征戍多在西陲,征人所在,妾之所向,“杨柳千条尽向西”,正形象概括了那离魂倩女,玉立亭亭,忧思万缕,终日西望的情景。如此终篇,收到了情深意挚,含而不露,扣人心弦,余味不尽的艺术效果。
《代春怨》创作背景
此诗是作者隐居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由于隐士生活单调,取材范围狭窄,女性题材给了他探索另一个心灵世界,在故事化的虚构中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他写下这首诗来表达久处深阁的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出自宋代王沂孙的《齐天乐·蝉》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铜仙铅泪似洗,
-
唐-李白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形式: 古风押[庚]韵翻译今日景物格外的好,山峰松柏参天,江水涌流不息,
-
宋-毛滂何处君家,蟠桃花下瑶池畔。日迟烟暖。占得春长远。几见花开,一任年光换。今年见。明年重见。春色如人面。形式: 词词牌: 点绛唇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483)首毛滂(宋)成就
-
出自唐代灵一的《再还宜丰寺》 再寻招隐地,重会息心期。樵客问归日,山僧记别时。野云阴远甸,秋雨涨前陂。勿谓探形胜,吾今不好奇。
-
成语发音: 「yī yán bàn y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公子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
-
一八六六年在巴黎成立的法国诗人团体。因其创办诗刊《当代巴那斯》而得名。巴那斯是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和缪斯诸神居住的仙山。巴那斯派文学主张的中心是反对一切功利艺术。他们认为艺术是美的,而其用途则只服务于美
-
出自唐代许棠的《陪郢州张员外宴白雪楼》 高情日日闲,多宴雪楼间。洒槛江干雨,当筵天际山。带帆分浪色,驻乐话朝班。岂料羁浮者,樽前得解颜。
-
作品简介《秋浦歌·其十四》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十四首。此诗是颂赞冶炼工人的正面作品,诗人饱含激情,唱出了一曲劳动者的颂歌,因其在浩瀚如烟的古
-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小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
-
成语发音: 「yuǎn zǒu gāo fē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向远处走;向高处飞。多指摆脱困境;寻找光明的前途。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