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古诗词鉴赏

霓裳羽衣舞歌原文、翻译及赏析_白居易古诗词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发表于:2023-05-01 12:00:05阅读:525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螾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领钱塘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祗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

  眼前仿佛覩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

  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

  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

  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

  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

  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标签: 叙事 音乐 舞蹈

  《霓裳羽衣舞歌》赏析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宫廷乐曲。出自印度,原名《婆罗门曲》,开元中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献呈宫廷,经唐玄宗李隆基加工润色,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改名为《霓裳羽衣曲》。玄宗宠妃杨玉环就以善舞《霓裳羽衣舞》闻名于世。安史之乱后,谱调逐渐失传。白居易这首《霓裳羽衣舞歌》生动传神地描述了这种舞蹈的服饰、乐器伴奏和具体表演的细节。除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外,包括自注在内的许材料,其音乐史料价值也是极其重要的。

  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叙述元和年间诗人曾于内宴时见过《霓裳舞》。诗人写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可见诗人不止一次参加过内宴,也观赏过不知多少歌舞节目,然而印象最深、最为喜爱者却首推这《霓裳羽衣舞》。那么,这首舞曲为什么能在众多的朝廷乐舞中脱颖而出呢?由此,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点出了表演的时间、地点。明媚的春天当然是表演歌舞的最佳季节,而“玉钩栏下”更非一般场所可比。这时间、舞台,自然应有好的演员演出好的剧目。关于演员,诗歌仅用“案前舞者颜如玉”、“娉婷似不任罗绮”两句作了交待,前者指容貌,后者形容体态,可谓惜墨如金,言简意赅。而“不著人间俗衣服”等句,更把这容颜如玉、体态轻盈的演员妆点成了仙女。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仙女的美貌是不容置疑,也非人间可比的。她身穿彩色如虹的裙子、回云流霞之披肩,钿璎纍纍,玉佩珊珊。诗中不仅描绘出歌舞艺人穿着打扮的华贵,也隐约透露出这是一出以神仙故事为题材的剧目。

  从“磬箫筝笛递相搀”以下六句是介绍和描写《霓裳舞》的乐器伴奏和舞蹈的正式表演。磬箫筝笛,递相弹奏,击扌厌弹吹,悠扬曲折,此为序曲。“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两句下有诗人自注说:“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也。”这时整装已毕的神女还娇慵地伫立在舞台一角,作将要起飞状。突然,乐曲由柔转刚,擘騞作响,直如秋竹坼裂,春冰迸碎。再看此时的神女,舞姿轻盈,飘飘若流风雪回,疾速如游龙受惊。时而挥舞轻柔的广袖,若弱柳迎风;时而轻曳罗裙的下摆,似流云缭绕。这些动作据诗人自注说:“皆霓裳舞之初态。”诗比喻巧妙,绘声绘色。下文“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画龙点睛,描绘舞女在表演上述动作时,眉黛有姿,风袖传情,不仅是动作本身舞得漂亮,更主要的是演员通过眉眼、服装传达出一定的声情。这样的舞蹈才会打动人、感染人,才会引起下文“凝视谛听殊未足”的效果。

  以上是重墨描绘《霓裳舞》的音乐伴奏、表演动作。“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二句将舞蹈内容一笔带过,繁简得当,有利于突出舞蹈的姿态描写。下文“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是对舞蹈音乐的总结性描写,说明舞蹈结束,以照应上文“秋竹竿裂春冰坼”等。面对如此美妙的音乐舞蹈,诗人看得目瞪口呆了。“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道出了《霓裳舞》强烈的艺术效果。

  “一落人间八九年”至“闻道如今各星散”是诗的第二段,大意是写诗人自己曾在杭州教练歌妓们排演《霓裳舞》。诗人自从在宫廷见到这个舞蹈后,惊人的演出效果使他终生难忘。因此在调任杭州刺史的几年中,公务之余,常以排演《霓裳舞》为乐。无奈诗人一离开,众歌妓如飞鸟各投林四散而去,几年心血付之东流。

  “今年五月至苏州”以下为第三段。诗人念念不忘《霓裳舞》的重现,在苏州听说好友元稹的部属多有能歌善舞者,于是以书问之。元稹答以《霓裳羽衣谱》。诗人如获至宝,“眼前仿佛睹形质”、“疑从魂梦呼召来”等语表达了他的喜悦。元谱所写形象鲜明,使他仿佛看到了当初宫廷美人千姿百态的表演实况,犹如梦中一般。最后他决心以谱为据,在苏州重新教练歌妓排演。“但恐人间废此舞”表达了担心优美舞乐失传的思想。

  诗歌叙述了诗人围绕《霓裳羽衣舞》在几十年间的沧桑变化,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极富条理。“就中最爱霓裳舞”、“教得霓裳一曲成”、“无人知有霓裳舞”、“恰与昭阳舞者同”、“但恐人间废此舞”,层次分明,层层照应,可作为一篇《霓裳羽衣记》来读。

  诗的韵脚转换流畅自然,极富音乐美。多为两句押一韵,如:“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等。“嫣然纵送游龙惊”、“斜曳裾时云欲生”、“风袖低昂如有情”、“王母挥袂别飞琼”则是隔句押韵。至于“唳鹤曲终长引声”在隔了一句后又回到前边的韵上。如此,抑扬顿挫,婉转流畅,读者在欣赏诗歌优美的文辞时,也体味到了个中音乐流动之美。

  这首长诗叙述了诗人几十年间的沧桑变化,内容极其丰富,艺术价值很高。优美的文辞,精妙的比喻,贴切的用典,使这首长诗成为价值很高的优秀之作。如“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一句以流风回雪形容舞姿的轻盈,以游龙受惊比拟舞女前进时的飘忽之态,形象新颖,同时又暗用曹植《洛神赋》中的典故,曹植描绘的是神女,《霓裳舞》演出的是神话传说。可见白诗用典决非信笔为之。再如“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一句是表现舞蹈的终止,鸾凤两翼长着美丽的彩色羽毛,是象征《霓裳舞》的服装;“却收翅”是指展开的翅膀再收回来,比喻舞罢。把本来难以描绘的动作用形象的比喻再现出来,使人如见舞蹈的优美,服装的鲜艳,形成色彩繁富、充满动态感的画面。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出自先秦屈原的《离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

  • 苔痕深草履,瀑布滴铜瓶。

    出自唐代无可的《春晚喜悟禅师自琉璃上方见过》 琉璃师到城,谈性外诸经。下岭雪霜在,近人林木清。苔痕深草履,瀑布滴铜瓶。乐问山中事,宵言彻晓星。

  •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其一全文翻译(李白)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其一】全文: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弹剑谢公子,无鱼

  • 感旧诗

    魏晋-曹摅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廉蔺门易轨,田窦相夺移。晨风集茂林,栖鸟去枯枝。今我唯困蒙,留士所背驰。乡人敦懿义,济济荫光仪。对宾颂有客,举觞咏露斯。临乐何所叹,素丝与路歧。形式: 古风翻译富贵时

  • 虎头燕颔

    虎头燕颔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虎头燕颔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虎头燕颔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表达什么?原文及赏析

    青玉案 无名氏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 "> 云留西北客,气歇东南帝。

    出自唐代崔国辅的《题预章馆》 杨柳映春江,江南转佳丽。吴门绿波里,越国青山际。游宦常往来,津亭暂临憩。驿前苍石没,浦外湖沙细。向晚宴且久,孤舟冏然逝。云留西北客,气歇东南帝。独有萋萋心,谁知怨芳岁。

  • 层出不穷造句五则

    语义说明:形容接连出现,没有止荆 使用类别:用在「屡次出现」的表述上。 层出不穷造句:01诈财案不仅层出不穷,而且手法越发高明。 02百货公司为了刺激民众消费,各种促销活动层出不穷。 03金光党行骗的

  • 著书穷天人,辞聘守玄默。

    出自唐代吴筠的《高士咏。玄晏先生》 士安逾弱冠,落魄未修饰。一朝因感激,志学忘寝食。著书穷天人,辞聘守玄默。薄葬信昭俭,可为将来则。

  • 每至秦陇头,游魂自呜咽。

    出自唐代韩弇的《呈李续》 我有敌国雠,无人可为雪。每至秦陇头,游魂自呜咽。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考题
  • 先秦诗歌
  • 汉朝诗歌
  • 近当代诗歌
  • 汉赋精选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