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华北和东北 北京——古称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天津—mdash...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8) 评论(0)
-
宋朝饮食有个最大特色就是热闹。不管食物多么普通,都要把它装饰得五光十色、花枝招展的那种热闹。 举个例子说,一个宋朝媳妇蒸了一锅馒头,要给公婆端过去。这要是元朝,直接端过去就行了,宋朝媳妇却...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99) 评论(0)
-
原标题:从永贞革新到鸦片战争——简叙我国治理体系的几次变革 我从公元805年的“永贞革新”说起,讲中国传统治理体系现代转化这个问题,介绍我国历史上几位杰出的政治家和他们的著作...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603) 评论(0)
-
《金瓶梅》这部书的书名就充满了强烈的女性色彩,所谓金瓶梅就是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是分别取自三人名字中的一个字组合而成的,《红楼梦》的女性视角就更为明显了。...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588) 评论(0)
-
纪晓岚,清朝大学士、大才子,对对联可以称得上是对王之王。 1、 一天,纪晓岚的老师请他去喝酒,桌上有父子两人,都是在戊子年同榜举人。 喝了几杯之后老师对纪昀说:“晓岚,我出个上联,你对对出下...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24) 评论(0)
-
有人说,江苏的风是软的,水是软的,人也是软的。全中国的人以江苏人最为温婉随和,江苏人又以苏州人最为温婉,故《韩非子》里说“吴人弱”。...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29) 评论(0)
-
包拯,古往今来知名度很高的官员,也是个贤人。在老百姓心目中永恒的“包青天”。随着戏曲、电视剧的传播,包公的形象早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包公的故事更多是传说,更多是老百姓盼望清官的...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372) 评论(0)
-
陈胜、吴广起义 本文摘自《帝国的溃败》,作者:张鸣,东方出版社 灭秦者,秦而已。这样的王朝,皇帝是整个统治机器唯一的发条,这个发条一松,整个机器都近乎停摆了。 暴秦是被谁推翻的?多...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375) 评论(0)
-
语言表达艺境的能力是极其的有限,可以说语言是没有表达艺术境界的功能的。人们会说,诗不是语言吗?答曰:不是。诗是利用语言的艺术,语言不是诗,而且许许多多的美妙的艺术和诗歌是无法由语言来解释的,语言可以表...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71) 评论(0)
-
曹雪芹在对《红楼梦》中人物取名上很有讲究,从人名就能看出一些他的创作心态,我们来看看红楼梦人物名字背后暗藏的那些玄机。 1.甄士隐 这个名字曹雪芹在《红楼梦》一开始就告诉你了,说ldqu...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668) 评论(0)
-
在中国,“八仙”的故事妇孺皆知。但在早期,这八位神仙是相互独立的,分别流行于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代。这八位仙人同时出现的,是在明代作家吴元泰著写的《东游记》里。但是,你知道八仙有着怎样的...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94) 评论(0)
-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11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735) 评论(0)
-
《古文观止》是古人编写的一本启蒙读物,其中不乏陶渊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名家的大作,《左传》、《史记》、《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也被收入其中。书名“古文观止”意指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34) 评论(0)
-
说到汉朝,司马相如是一个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人物,而说到司马相如,卓文君又是一个怎样都绕不过去的女子。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是一见钟情,还是窥财起义?...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21) 评论(0)
-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相传为三国时嵇康所作。嵇康娶了曹操的曾孙女,曾任中散大夫,人称“嵇中散”,算是皇亲国戚。魏嘉平元年,司马懿发动宫廷政变,独揽曹魏中央大权,血气方刚的嵇康,面...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6) 评论(0)
-
唐朝近三百年间诞生的大诗人如群星璀璨,若论盛唐诗人,排前三位的自然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佛”王维。如果单从人生履历而论,王维比起不得志而纵酒狂放的李白和颠...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58) 评论(0)
-
“任我行、东方不败、岳不群、左冷禅这些人,在我设想时主要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政治人物。林平之、向问天、方证大师、冲虑道人、定闲师太、莫大先生、余沧海等人也是政治人物。这种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个朝...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13) 评论(0)
-
网上曾经流行过一个帖子,名为“你最想生活在哪个朝代”。据说,参与回答的人士大都选择了宋朝,理由是,宋朝是一个富庶的朝代,社会开放,商业发达,市民的生活丰富多元,有着浓浓的市井味。而且,...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05) 评论(0)
-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早在几千年前,大思想家墨子就告诉我们: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充分说明教育特别是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每个人的一言一行、...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994) 评论(0)
-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 什么没了?五胡。 什么有了?南北。 五胡是被消融而非被消灭的。匈奴、羯、氐、羌和鲜卑都融入了新汉...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868) 评论(0)
-
名片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内容。了解名片在历史上的情况,对于我们研究民俗和社会生活史,均有意义,这里我们就来谈谈清代的名片。 名片,古称谒、名剌...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200) 评论(0)
-
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因罪犯被执行死刑,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医学院研究生林森浩因为生活琐事对同窗黄洋不满,逐渐怀恨在心,于两年前将剧毒化合物投入饮水机毒杀之。唐朝也曾发生过类似的同窗投毒案,最...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12) 评论(0)
-
清朝最后一次发榜 科举制度有很多好处,不仅相对于中国古代的贵族制,即便今天相对于西方人创造的投票式民主选举,它也有很多好处。在封建时代,科举制是中国式选举制的一部分,如果把它和察举制放在一起,...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487) 评论(0)
-
(一) 前度见段宏宇老师的一篇奇文《人徒手打死老虎这件事,连常识关都过不了》,说的是武松打虎事件。他说的没错,常人别说打虎,打死一头牛都不易。但小说家言,多有夸张语,武松打虎固然不合常识,鲁智深倒拔...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696) 评论(0)
-
纳兰其人:贵胄子弟,词坛大家 纳兰性德,字容若,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
文化杂谈 发表于2022-05-17 阅读(15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