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不知害人,既为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214) 评论(0)
-
伯牙绝弦 作者: 吕不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475) 评论(0)
-
鹬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 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871) 评论(0)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大全【小学一年级】上册:《静夜思》李白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春晓 (孟浩然...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294) 评论(0)
-
【原文】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731) 评论(0)
-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jù)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bèi)矣。 注释 ①善:擅长 ②岂:难道 ③这:的...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615) 评论(0)
-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以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250) 评论(0)
-
春游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作者介绍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179) 评论(0)
-
原文: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616) 评论(0)
-
拔苗助长文言文启示 1、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2、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953) 评论(0)
-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注释 字词 更:改变...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634) 评论(0)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737) 评论(0)
-
齐人攫金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649) 评论(0)
-
【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
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909) 评论(0)
-
袁枚古诗所见 全诗及诗意赏析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注释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⑷欲:想要。⑸捕:捉。⑹鸣:叫。翻译牧童骑...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493) 评论(0)
-
嫦娥奔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和.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摘令伐木。注释斫...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841) 评论(0)
-
历正月初一,又称为“鸡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750) 评论(0)
-
《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g...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161) 评论(0)
-
《子刘子自传》练习一(1)阅读第一段重点词语。1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2世为儒而仕坟墓在洛阳北山3、举族东迁4、以违患难5、因为东诸侯所用.6、小子承夙训7、后忝登朝(2)阅读第二段重点词句1禹锡既冠2、...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599) 评论(0)
-
阅读《齐人有好猎者》完成后面题目。(4分)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504) 评论(0)
-
【叶公好龙: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自称叫叶公的人。叶公经常对别人说:“我特别喜欢龙,龙多么神气、多么吉祥啊!”于是当他家装修房子的时候,工匠们就帮他在房梁上、柱子上、门窗上、墙壁上到处都雕刻上龙,...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366) 评论(0)
-
文言文《拔苗助长》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5分)拔苗助长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①病:筋疲力尽,是引申义。小题1:...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379) 评论(0)
-
宋人有闵(1)其苗之不长(2)而揠(3)之者,芒芒然(4)归,谓(5)其人(6)曰:“今日病(7)矣!予(8)助苗长矣!”其子趋(9)而往(10)视之,苗则槁(11)矣。 天下之(12)不助苗长...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890) 评论(0)
-
【学弈:原文】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606) 评论(0)
-
【学弈:启示】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 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 效果截然不同,指出这两个人学习 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
小学文言文 发表于2022-11-03 阅读(677)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