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原文及译文赏析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12.11)》)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13.3)》)
1. 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写一个出自《论语·子路(13.3)》语段的成语(1分)。
2. 《论语.颜渊(12.11)》中第一个“君”“臣”“父”“子”的词性都是▲,而第二个“君”“臣”“父”“子”则为▲。(2分)
3:孔子认为做事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分)参考答案:名正言顺或名不正,言不顺
2.(2分)参考答案:名词,动词
3.做事成功的关键是名正言顺。
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要象个君,臣要象个臣,父要象个父,子要象个子."齐景公说:"说得好极了!如果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父不象父,子不象子,即使粮食很多,我能吃得着吗 "
[参考译文]子路说:“卫国的国君等待您去治理政事,您打算首先做什么?”孔子说:“那一定是纠正名分上的用词不当吧!”子路道:“您的迂腐竟到了如此地步吗!为什么要纠正呢?”孔子说:“真粗野呀,子路!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大慨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出话来就不顺;话不顺,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制度)就兴办不起来;礼乐(制度)兴办不起来,刑罚就不能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惶惶不安)不知道将手脚放在哪里。所以君子确定一个名号,一定有理由可以说出来,说出来的话一定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是从不马虎的。
二: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篇下》)
1.相较后世“三纲五常”的思想,孔子和孟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2分) 。
2.对于君臣关系,孟子的主张比起孔子来有什么发展?(3分)
参考答案:
1.孔孟主张对君臣双方应都有要求,强调君臣各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2分)
2.孔子只是笼统地提出君臣应各守礼义,(1分)而孟子谈得相当具体,他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对君主的要求更加严明,其爱憎情感更加鲜明,其主张更有人民性。(2分)
-
234 郗(xī)234 郗(xī) 【寻根溯源】 郗姓源流单纯,来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以邑名为氏。黄帝之子玄嚣,其后代有叫苏忿生的,周武王时官至司寇,负责诉讼事宜,有清正之声。苏忿生支庶子受
-
多丽·咏白菊 【宋】李清照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迹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娶屈
-
对老师来说,上课是他们传授知识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上课是他们汲取新知识的方式,但是处于学生时代的我们往往不喜欢上课,那时候的我们觉得上课很枯燥很无趣,总是想方设法地逃课去干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
做梦应该是每个人经常有的事情,而且梦境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有的梦稀松平常,有的梦却奇幻诡谲。那么如果是做梦梦到有人要杀自己,会是一种什么样的预兆呢?下面就为大家解析。
-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年,李巨卿榜及第。少聪敏,承乡曲之誉。初,从计吏至京口客舍,月夜闲步,闻户外有行吟声,哦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凡再三往来,起遽从之,无所
-
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1]慧褒[2]始舍[3]于其址[4],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5]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6]者,
-
【生卒】:1925—【介绍】: 英国作家、诗人、评论家。50年代“愤怒的青年”*代表之一。他生于斯塔福德郡特伦河畔的斯托克,于工业区长大。1947年毕业于牛津圣约翰学院。1947-1955年任里丁大学
-
交友之道文言文翻译 我想,你不止一次的被人问过这样的问题,亲情,友情,爱情,你更看重哪份情感?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交友之道文言文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原文: 逢(péng)蒙
-
原文阙题刘眘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词句注释1、阙题:即缺题。“阙”通“缺”。因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
-
报刘一丈书 作者: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