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彪佳,浙江山阴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祁彪佳,浙江山阴人。祖父世清白吏。彪佳生而英特,丰姿绝人。弱冠第天启二年进士授兴化府推官始至吏民易其年少及治事剖决精明,皆大畏服。崇祯四年,起御史。疏陈赏罚之要,言:"山东之变,六诚连陷,未尝议及一官,欺蒙之习不可不破。"帝即命议行。又言:"九列之长,诘责时闻,四朝遗老,或蒙重谴。诸臣怵严威,竞迎合以保名位。臣所虑于大臣者此也。方伯或一二考,台员或十余载,竟不得迁除,监司守令多贬秩停俸,急功赴名之民不胜其掩罪匿瑕,臣所虑于小臣者此也。"
寻上《合筹天下全局疏》,以策关、宁,制登海为二大要。分析中州、秦、晋之流贼,江右、楚、粤之山贼,浙、闽、东粤之海贼,滇、黔、楚、蜀之土贼为四大势。极控制驾驭之宜,而归其要于戢行伍以节饷,实卫所以销兵。帝善其言,下之所司。宜兴民发首辅周延儒祖墓,又焚翰林陈于鼎、于泰庐,亦发其祖墓。彪佳捕治如法,而于延儒无所徇,延儒憾之。回道考核,降俸,寻以侍养归。
高杰兵扰扬州,民奔避江南,奸民乘机剽夺,命彪佳往宣谕,斩倡乱者数人,一方遂安。督辅部将刘肇基、陈可立、张应梦、于永绶驻京口,浙江入卫都司黄之奎亦部水陆兵三四千戍其地。之奎御军严。四将兵恣横,刃伤民,浙兵缚而投之江,遂有隙。已而守备李大开统浙兵斫镇兵马,镇兵与相击,射杀大开。乱兵大焚掠,死者四百人。彪佳至,永绶等遁去。彪佳劾治四将罪,赒恤被难家,民大悦。高杰驻瓜洲,跋扈甚,彪佳克期往会。至期,风大作,杰意彪佳必无来。彪佳携数卒冲风渡,杰大骇异,尽撤兵卫,会彪佳于大观楼。彪佳披肝膈,勉以忠义,共奖王室。杰感叹曰:"杰阅人多矣,如公,杰甘为死!公一日在吴,杰一日遵公约矣。"共饭而别。 (选自《明史》,有删节)
16.对下列句予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彪佳生而英特,丰姿绝人绝:超过
B.台员或十余载,竟不得迁除除:罢官
C.寻上《合筹天下全局疏》寻:不久
D.杰意彪佳必无来 意:料想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于延儒无所徇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寻以侍养归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C.浙兵缚而投之江 拔剑撞而破之
D.杰阅人多矣,如公,杰甘为死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
A.祁彪佳在几次上疏中,强调了赏罚的细则,合筹天下时局并提出相关对策,体现了他忧心国事的忠诚与智慧。
B.祁彪佳依法办事,不徇私情,不迁就权贵,触怒了首辅大臣周延儒,遭到周延儒的打击报复,被逼罢官归家。
C.祁彪佳严厉地惩处了犯罪的乱民和兵将,迅速平定了局面,显示了他勇毅果敢的性格特征和高超的政治能力。
D.高杰乱兵驻扎瓜洲时,祁彪佳不顾个人安危,信守承诺,只带几个兵卒迎风渡江,最终他以真诚感动了对方。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弱 冠 第 天 启 二 年 进 士 授 兴 化 府 推 官 始 至 吏 民 易 其 年 少 及 治 事 剖 决 精 明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诸臣怵严戚,竞迎合以保名位,臣所虑于大臣者此也。(4分)
(2)彪佳披肝膈,勉以忠义,共奖王室。(3分)
参考答案:
16. (3 分)B.(除:授予官职)
17. (3 分)C.承接连词(A.对于/比;B.因为/用来;D.为、替/被)
18. (3 分)B."被逼罢官归家"文中无据,原文是"降俸,寻以侍养归"。
19. (3 分)弱冠/第天启二年进士/授兴化府推官/始至/吏民易其年少/及治事/剖决精明//((断对两处给1 分,断错两处扣1 分,扣完为止))
20.(1)( 4 分)各位大臣害怕严厉威压,争相迎合来保住名利地位,我所忧虑于大臣的地方就在于此。(落实"怵"、"严威"、"竞"、"者"等语言点,译出句式)
(2)( 3 分)彪佳披肝沥胆(坦诚相见),用忠义之道劝勉高杰,一起扶持王室。(落实"披"、"勉"、"奖"等语言点,译出句式)
附:文言文翻译
祁彪佳,浙江山阴县人。祖辈父辈都是清白官吏,彪佳生得英伟奇特,风度姿态超过一般人。刚成年,中天启二年的进士,被授予兴化府的推官,刚到时,小吏和百姓都因其年少而轻视他,等到办理政事,剖析决断精准明白,都非常佩服和敬畏他。崇祯四年,起用为御史,上疏陈述赏罚的要点。说:"山东的事变,六城接连失陷,没有追究一官,欺骗蒙蔽的陋习不可不破。"皇帝就下令商议执行。又说,"各位朝官,经常听闻被责问之事,四朝元老,有的也被重责,各位大臣就害怕严厉威压,争相迎合(圣意)来保住名利地位,我所忧虑于大臣的地方就在于此。诸侯长官一两年考评一次,谏官有的十多年得不到升迁任职,监、司、守、令等各级官吏大多削减俸禄甚至停薪,急于追求功名的官民忙于掩盖罪责过错,我所忧虑于官吏的地方就在于此。
不久,上《合筹天下全局疏》,以谋划山海关和宁远,控制登海作为二大要点。分析中州、秦、晋的流贼,江右、楚、粤的山贼,浙、闽、东粤的海盗,滇、黔、楚、蜀的土贼为四大匪情。极尽控制驾驭的方式手段,而归纳其要点,在于整肃收敛部队来节简军饷,充实卫、所两级力量以消弭战争。帝赞同他的话,下发到有关部门。宜兴民盗挖首辅周延儒的祖墓,又焚烧翰林陈于鼎、于泰墓庐,也挖了他的祖墓。祁彪佳依法捉拿治罪,而没有顺从周延儒的意见,周延儒心中感到不快。回道考核,削减薪俸,不久就因侍养父母而归家。
高杰乱兵骚扰扬州,百姓逃避于江南,奸民乘机掳掠,朝廷命彪佳前往宣布有关命令,他斩杀了几个为首作乱的人,一方就平安了。督辅部将刘肇基等驻扎在京口,浙江入卫都司黄之奎也统率三四千水陆兵戍守这地方。黄之奎统军很严。四将兵恣横作恶,以刀刺杀伤民,浙兵捆绑了他们,投之于江,于是有了嫌隙。不久,守备李大开率领浙兵砍杀镇兵马,镇兵与之相互击杀,射杀大规模展开。乱兵大肆焚烧掠夺,死的有四百人。彪佳到后,永绶等逃遁离去。彪佳揭发罪状,治了四将之罪,周济救助遇难之家,百姓很高兴。高杰驻军瓜洲,非常嚣张跋扈,彪佳约定日期前去相会。到这一天,狂风大作,高杰料想祁彪佳一定不会来。彪佳带几个兵卒迎风渡江,高杰非常惊骇,撤去全部兵卫,与彪佳在大观楼会谈。彪佳披肝沥胆,(诚恳地)以忠义相劝勉,一起扶持王室。高杰感叹说:"我结识交往的人多了,像您这样,我高杰甘效死命!您一日在吴,我一日遵守您的约定。"一起吃了饭告别。
-
法国新小说派*作家克洛德·西蒙*探索小说空间形式和绘画逻辑的力作。小说发表于1973年。小说由三折画面组成。第一折:在法国一个山村,一个小男孩在做几何作业,他透过窗户看一个老太婆在杀兔子;他又去找小伙
-
醉来脱宝剑的下一句是“旅憩高堂眠”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作者:李白年代:唐 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中夜忽惊觉,
-
又是凌晨四点左右醒来,随手开灯,灯光有点耀眼,视觉尚在黑暗中停留。去了趟卫生间,瞌睡顿无。看着耀眼的灯光,竟然有点怀念烛火了。搬过来已有半年多了。之前租的房子,说小吧,也不算小,只是呈方形,便显得有点
-
出自清代黄景仁的《绮怀十六首》 楚楚腰肢掌上轻,得人怜处最分明。 千围步障难藏艳,百合葳蕤不锁情。 朱鸟窗前眉欲语,紫姑乩畔目将成。 玉钩初放钗初堕,第一销魂是此声。 妙谙谐谑擅心灵,不用千呼出画屏。
-
燕瘦环肥谁敢嗔 文学史上同一个时期的诗歌园地,往往是姹紫妍红,争奇斗艳,形成不同的风 "> 《燕歌行》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燕歌行》译文|注释|大意|赏析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①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②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③寄他方 "> 陈子昂《燕昭王》全诗赏析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作品赏析【注释】:万岁通天二年(697),武后派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陈子昂随军参谋。武攸宜出身亲贵,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
-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公子为人
-
塞鸿秋·山行警 无名氏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 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 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 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 斜阳满地铺,回首生
-
【原题】:秋月乘兴游松江至垂虹亭登长桥夜泊南岸旦游宁境院因成十绝呈君勉且寄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