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狄仁杰获免》原文及译文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3 00:50:48阅读:349

狄仁杰获免

唐·刘肃

(来俊臣)又与其徒侯思止、卫遂忠等,招集告事者数百人,造《告密罗织经》一卷,其意网罗平人,织成反状。每讯囚,先布枷棒于地,召囚前曰:“此是作具。”见者魂魄飞越,罕不自诬,由是破家者已千数。则天不下阶序,潜移六合矣。

天授中春官尚书狄仁杰天官侍郎任令晖文昌左丞卢献等五人并为所告俊臣既以族人为功苟引之承反乃奏请一问即承同首例得减死。乃胁仁杰等令承反。仁杰叹曰:“大周革命,万物维新。唐朝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俊臣乃少宽之。

其判官王德寿谓仁杰曰:“尚书事已尔,且得免死。德寿今业已受驱策,意欲求少阶级,凭尚书牵杨执柔,可乎?”仁杰曰:“若之何?”德寿曰:“尚书昔在春官,执柔任其司员外,引可也。”仁杰曰:“皇天后土,遣仁杰自行此事。”以头触柱,血流被面,德寿惧而谢焉。

仁杰既承反,所司但待日刑,不复严备。仁杰求守者得笔砚,拆被头帛,书之叙冤,匿置于绵衣中,谓德寿曰:“时方热,请付家人去其绵。”德寿不之虑。

仁杰子光远得衣中书,持以称变,得召见。则天览之悯然,问俊臣曰:“卿言仁杰等反,今子弟诉冤何多也?”俊臣曰:“此等何能自伏其罪,臣寝处甚安,亦不去巾带。”则天使人视之,俊臣遽命仁杰巾带。使者将复命,俊臣乃令德寿代仁杰等作《谢死表》,代署,附使者进之。则天召仁杰等谓曰:“卿承反何也?”仁杰等曰:“向若不承反,已死于枷棒矣。”则天曰:“何为作《谢死表》?”仁杰等曰:“无之。”出《表》示之,乃知代署。仁杰等五人获免。

(《大唐新语·酷忍第二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授中春官/ 尚书狄仁杰/ 天官侍郎任令晖/ 文昌左丞卢献等五人/ 并为所告/ 俊臣既以族人为功/ 苟引之/ 承反乃奏请/ 一问即承同首/ 例得减死。

B.天授中/ 春官尚书狄仁杰/ 天官侍郎任令晖/ 文昌左丞卢献等五人/ 并为所告/ 俊臣既以族人为功/ 苟引之承反/ 乃奏请/ 一问即承同首/ 例得减死。

C.天授中春官/ 尚书狄仁杰/ 天官侍郎任令晖/ 文昌左丞卢献等/ 五人并为所告/ 俊臣既以族人为功/ 苟引之承反/ 乃奏请一问/ 即承同首例/ 得减死。

D.天授中/ 春官尚书狄仁杰/ 天官侍郎任令晖/ 文昌左丞卢献等/ 五人并为所告/ 俊臣既以族人为功/ 苟引之/ 承反乃奏请/ 一问即承/ 同首例得减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罗,本义为捕捉鱼、鸟的工具,引申为搜罗,也比喻法网。文中是“法网”的动词用法,编织罪名、陷害百姓的意思。

B.六合,古代有天地四方、两两相关的月份、吉日良辰有利配合等意思。文中是由“天地四方”引申出的“天下形势”之意。

C.革命,古人认为帝王受命于天,改朝换代是天命变更的结果,因而称之为“革命”。现代社会的“革命”正是这个意思。

D.春官,古代常以春夏秋冬四季设官,《周礼》以宗伯为春官,掌邦礼。唐代一度改礼部为春官,春官遂成为礼部的别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酷吏来俊臣陷害他人不惜专门罗织罪名。他指使手下召集几百告密的人,炮制《告密罗织经》,用来对付平民,编造出他们谋反的罪状。

B.来俊臣等审讯时常常用酷刑恐吓囚犯。他们将枷锁棍棒等刑具先摆在地上,用以恐吓囚犯承认所谓罪行,以此助武则天掌控天下。

C.狄仁杰应对来俊臣等人的刑讯很有策略和底线。为有机会伸冤,他违心承认“谋反”罪行以麻痹奸人;被逼诬陷他人时,又宁死不屈。

D.来俊臣等人的诬陷对武则天控制天下有利。他们肆无忌惮诬陷迫害他人,包括诬陷狄仁杰等五人,实际上都是得到了武则天的默许。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见者魂魄飞越,罕不自诬,由是破家者已千数。(5分)

(2) 以头触柱,血流被面,德寿惧而谢焉。(5分)

10.答案:B。

11.答案:C(C项“现代社会的‘革命’正是这个意思”错,现代社会的“革命”指的是社会大变革,与古代“革命”是两码事儿。)

12.答案:D(D项“包括诬陷狄仁杰等五人,实际上都是得到了武则天的默许”说法有误,一是狄仁杰等人被抓,是别人诬告,而不是来俊臣等人诬告,来俊臣等人是刑讯逼供;二是来俊臣等人罗织罪名、陷害忠良可能有武则天默许的成分,但说诬陷狄仁杰也是武则天默许的,没有文中依据,而且与武则天对待狄仁杰的态度也是矛盾的。)

13.答案:(1) 看到(这些刑具)的囚犯吓得魂飞魄散,很少有不被迫承认自己有罪的,因为这个缘故而家破人亡的已经有好几千人了。(“飞越”、“自诬”、“由是”各1分,大意2分。)

(2) (狄仁杰)于是用头撞到柱子上,血流满面,王德寿害怕了,就向他道歉。(补足省略主语“狄仁杰”、“被面”、“谢”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来俊臣)又和他的门徒侯思止、卫遂忠等人,召集告密者几百人,炮制《告密罗织经》一本,其内容就是如何给平民罗织罪名,编造出他们谋反的罪状。每次审讯囚犯时,就先把大枷刑棒摆放在地上,叫囚犯前来并说:“这就是要给你上的刑具。”看到这些刑具的囚犯吓得魂飞魄散,很少有不被迫承认自己有罪的,因为这个缘故而家破人亡的已经有好几千人了。这样武则天不出皇宫,就暗中改换了天下的形势。

天授年间,礼部尚书狄仁杰、天官侍郎任令晖、文昌左丞卢献等五人,一起被人告发。来俊臣既然(打算)以灭族来显示自己的功劳,就先随意引诱别人承认谋反,再上奏章请求朝廷,对一审问就承认罪行的视同自首,按惯例能够减轻刑罚免除死罪。(这次)就威胁狄仁杰等五人,让他们承认谋反罪行。狄仁杰叹息说:“如今大周改朝换代,一切事物都要重新开始。像我这种唐朝旧臣,就应该心甘情愿被诛杀。(我招就是了,)谋反是实。”于是来俊臣就对他稍加宽缓优待。

他手下的判官王德寿却对狄仁杰说:“尚书你的事情已经这样了(即你已经承认谋反),并且得到了免死的待遇。我王德寿现在已经受到了别人行为的驱使,也想稍微提升一下官阶,借尚书之手牵连出杨执柔,可以吗?”狄仁杰问:“为什么(要我这样做)呢?”王德寿说:“尚书你从前在礼部任职时,杨执柔担任礼部司员外一职,(你们二人同僚,)你把他牵连出来就行了。”狄仁杰说:“皇天后土明鉴,让我狄仁杰自己承担这些事得了,(和别人无关)。”(狄仁杰)于是用头撞到柱子上,血流满面,王德寿害怕了,就向他道歉。

狄仁杰承认谋反后,狱中官员就只等着日后上面给狄仁杰判刑,不再对他严加防备。狄仁杰请求狱卒给他笔墨盒和砚台,(趁人不备时)他拆掉被头上的布,把自己的冤屈写在上面,并把它藏在了棉衣里面。他对王德寿说:“现在天气正炎热,请允许我把棉衣交给我的家人,让他们去掉里面的棉花。”王德寿也没有怀疑(就同意了)。

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发现了棉衣中的申诉状,就拿着它到朝廷说父亲的案情出现了变化,得到了武则天的召见。武则天看了申诉状动了恻隐之心,就问来俊臣说:“你说狄仁杰等人谋反,现在他们的子女来喊冤的为什么这么多啊?”来俊臣回答说:“这些人怎么会自己认罪呢?我给他们的生活条件很是安好,连他们的衣服帽子也没有去掉。”武则天就派人去察看,来俊臣急忙命令狄仁杰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应付使者的检查)。使者快要回去复命时,来俊臣就命令王德寿代替狄仁杰等人写了一篇《谢死表》,并代替他们署了名,交给使者带回去献给皇上。武则天召见狄仁杰等人,问他们:“你们承认自己谋反,是为什么呢?”狄仁杰等人回答说:“如果我们不承认谋反,早就死在大枷刑棒之下了。”武则天又问:“你们为什么要写《谢死表》呢?”狄仁杰等人回答说:“没有这事儿。”武则天就拿出《谢死表》给他们看,才知道是别人代写的。于是狄仁杰等五人得以免除死罪。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可不好也!俺那牛屋里怎成得美眷姻?鸦窠里怎生着鸾凤雏?蚕茧纸难写姻缘簿,短桑科长不出连枝树,沤麻坑养不活比目鱼,辘轴上也打不出那连环玉

    出自元代石君宝的《杂剧·鲁大夫秋胡戏妻》 第一折(老旦扮卜儿同正末扮秋胡上,卜儿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老身刘氏,自夫主亡逝已过,止有这个孩儿,唤做秋胡。如今有这罗大户的

  • 《梁鸿列传》“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梁鸿列传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封修远伯,使奉少昊后,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

  • 《步蟾宫·闰六月七夕》赏析

      七月初七,是牛、女二星一年一度相会的日期。时值闰年,因而可以看做有两个七夕,词人便设想,这是天公出于对经年因分离而愁损的儿女的爱怜。构思既巧,词亦隽雅。

  • 梦见绘画

    梦见绘画是什么意思梦见绘画,是顺利与努力之意。是你内心之中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表达方法。单身的人梦见绘画,预示着做着你将将坠入情网,但是与婚姻无缘。年轻人梦见绘画,预示着会开创一个光辉的开端,是吉兆。失业

  • 陈禾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陈禾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导语:从近几年的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来看,考查的是对全句的理解,但命题人选择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陈禾文言文翻译及答案内容,一起

  • 中考文言文中的五种宾语前置

    中考文言文中的五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 送陈章甫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李颀

    《送陈章甫》由唐代李颀所创作。以下是送陈章甫全诗、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送陈章甫全诗原文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贮书一万卷,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广笑府.父子性刚》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父子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

  •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原文及翻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原文】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

相关栏目:
  • 文言文大全
  • 高中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小学文言文
  • 古文观止
  • 清代散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