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逊,字顺之,阴城人”原文及译文解析
张士逊,字顺之,阴城人。淳化中举进士,为射洪令.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都,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安抚使至梓州,问属吏能否,知州张雍曰:“射洪令,笫一也。”改襄阳令,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知邵武县,以宽厚得民。前治射洪,以早,祷雨白崖山陆使君祠,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至是,邵武早,祷欧阳太守庙,庙去城过一舍,士逊彻盖,雨沾足始归。
迁侍御史,徙河北,河侵棣州,诏徙州阳信,议者患粮多,不可迁。士逊视濒河数州方艰食,即计余以贷贫者,期来岁输阳信,公私利之。曹汭狱事起,宦者罗崇勋、江德明方用事,因谮利用【注】.帝疑之,问执政,众顾望未有对者,士逊徐曰:“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巨,宜不知状,”太后怒,将罢士逊。
明道初,复入相,明年,进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不许及帝自撾尊号逊又请隆官一以签天变帝慰勉之。宝元初,士逊与辅臣奏事,帝从容曰:“朕咋放宫人,不独闵幽闭,亦省浮费也。近复有献孪女者,朕却而弗受.”士逊曰:“此盛德事也,”帝曰;“君子小人各有党乎?”士逊曰:“有之,第公私不同尔。”
士逊累上章请老,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尝请买城南官园,帝以賜士逊,就第凡十年,卒,年八十六。
节选自《宋史·张士逊传》,有删节)
【注】利用,指曹利用,曹汭是其侄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B.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C.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D.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指的是古代科举制度下在最后一级考试殿试中及第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徼移”是檄文和移文两种文体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谕和责备。
C.“一舍”是古代路程长度单位,十里为一舍。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主动退让,不争高下。
D.“致仕”之意是“还禄位于国君”,是古代官员退休的委婉说法,类似的词还有“乞骸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士逊宽厚爱民。他担任射洪县令时,为民求雨,深得百姓爱戴,转运使调任他去治理郯县时,射洪县百姓拦路相送。
B.张士逊处事知变。棣州遭受黄河水患,迁移州府至阳信时无法转运多余公粮,他果断将其放贷给贫困百姓,公私均获益。
C.张士逊正直敢言。曹利用受其侄子曹汭的牵连,被宦官诬陷,面对皇帝的询问,其他大臣都不敢说话,只有他仗义执言。
D.张士逊不计名利。他担任宰相时,碰上了早灾和蝗灾,于是主动提出降低自己的官位一个等级来告慰上天,深得皇帝欣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士逊徐曰:“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状。”(5分)
(2)帝曰:“君子小人各有党乎?”士逊曰:“有之,第公私不同尔。”(5分)
参考答案
10.D(3分)【解析】原文是: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11.C(3分)【解析】“一舍”应是三十里。
12.A(3分)【解析】“射洪县百姓拦路相送”错,从原文“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可知,射洪县百姓并不是拦路相送,而是爱戴他,不让他离开。
13.(1)张士逊慢慢地说:(1分)“这只不过是不成才的侄子做的事情,(2分)曹利用是朝廷大臣,(1分)应该不了解具体情况(1分)。”(建议采分点“徐”“独”“不肖”“为”“宜”“状”以及判断句式)
(2)皇帝说:“君子和小人都各有自己的朋党(团体)吗?”(2分)张士逊说:“都有,只不过有为公还是为私的不同罢了。”(3分)(建议采分点“党”“第”“耳”)
【参考译文】
张士逊,字顺之,阴城人。淳化中(约公元992年)考中进士,担任射洪县县令。转运使发出公文晓谕土逊前去治理都县,百姓得知后拦住马头,(张士逊因此)没能离开,于是(转运使)听从(民意),(又让张士逊)回去治理射洪县。安抚使到梓州(巡视),问下属官吏有没有才能,知州张雍回答说:“射洪县令,才能第一。”(于是)改任(张士逊)襄阳县令,(先后)担任过秘书省著作佐郎、邵武县知县等职,因为对待百姓宽厚仁爱而深得民心。以前管理射洪县时,因为旱情,到白崖山陆使君祠祈祷下雨,不久下起了大雨,张士逊站立在院子里,等到雨水下充足了才离开。到了这里,邵武县大旱,他到欧阳太守庙去祈祷下雨,太守庙距离邵武县城超过三十里,张土逊撒去伞盖,雨水浸湿了双足才肯回去。
(张士逊)升任侍御史,调到黄河以北任职。黄河侵蚀棣州,(朝廷)下诏迁州府到阳信,议事的人担心粮食过多,不可能转运。张士逊看到靠近黄河的几个州的百姓正面临粮食匮乏的问题,立即统计多余的粮食借贷给贫穷的百姓,约定第二年(还贷时)运送到阳信州,(这样)公家和百姓都得了方便。曹汭的案件发生了,宦官罗崇勋、江德明正掌权,于是进谗言中伤曹利用。(仁宗)皇帝对这件事感到疑惑,询问执政大臣,大家都回头相望没有回答。张士逊慢慢地说:“这只是不成才的侄子做的事情,曹利用是朝廷大臣,应该不了解具体情况。”太后大怒,打算要罢免张士逊。
明道初年,张士逊又入朝为相。第二年,晋升为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这一年发生旱灾蝗灾,张士逊请求仿照汉朝的先例下文件免除赋税,(朝廷)没有答应。等到皇帝减去自己的尊号,张士逊又请降自己一级官位,来回应上天的灾变,皇帝安慰勉励他。宝元初年,张士逊与辅臣们向皇帝禀奏朝事,皇帝随口说:“我前段时间放还了(部分)宫女,不只是怜悯他们被幽禁,也是为了省下一些不必要的开支。近来又有人献宫女,我推却了,没有接受。”张土逊说:“这是品德高尚的事啊。”皇帝说:“君子和小人都各有自己的朋党(团体)吗?”张士逊说:“都有,只不过有为公还是为私的不同罢了。
张士逊多次写奏章请求退休,于是(朝廷)授予他太傅的尊称,封他为邓国公,张士逊在这个职位上退休回家。他曾经请求买城南的官园,皇帝把他赐给了张士逊。他住进这座宅第总共十年,后来去世,享年八十六岁。
-
出自唐代卢鸿一的《嵩山十志十首。云锦淙》 云锦淙者,盖激溜冲攒,倾石丛倚,鸣湍叠濯,喷若雷风,诡辉分丽,焕若云锦。可以莹发灵瞩,幽玩忘归。及匪士观之,则反曰寒泉伤玉趾矣。词曰:水攒冲兮石丛耸,焕云锦兮
-
梦见平底锅,得此梦,事业虽有好运,却与爱人争吵颇多,家庭关系不睦。如做此梦,财运良好之意,求财者不可与他人间正面冲突,生活不顺之迹象。春天梦之吉利,冬天梦之不吉利。
-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出处】唐·柳宗元《江雪》。【意思翻译】群山中,飞 鸟绝踪,所有小路上都杳无人影。只有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驾着 一叶孤舟,冒着大雪在寒冷的
-
文言文之家为您整理聊斋志异·长治女子拼音版、聊斋志异·长治女子注音版,欢迎阅读。聊斋志异·长治女子注音版《 长cháng治zhì女nǚ子zǐ 》 陈chén欢huān乐lè , 潞lù之zhī长chá
-
孔子世家赞《史记》有之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①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
-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贺新郎·赋琵琶》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
-
使金组诗的最后一首。据作者自注,金人称接待宋朝使臣的馆舍为“会同馆”。自注又说:“授馆之明日,守吏微言有议留使人者。”即谓诗人作为宋使有被扣留在金的危险。因此,此诗如一纸气干云霄的壮烈宣言。前两句
-
一言具狱 有二人约以五更乙会于甲家,乙如期往。甲至鸡鸣,往乙家呼乙妻曰:“既相期五更,今鸡鸣尚未至,何也?”其妻惊曰:“去已久矣。”复回甲家,乙不至。遂至
-
语义说明: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 使用类别:用在「陷入困境」的表述上。 四面楚歌造句:01因为战略错误,使前线军队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02我现在已四面楚歌,还是请你念在旧情伸出援手吧! 03你若在
-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实词 【提要】中考文言文信息 : 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集锦【13】 1.质(zhì) (1)名词。 ①底子,质地。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