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温庭筠《送人东游》翻译赏析
温庭筠: (约812 - 约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 西祁县)人。唐宰相温彦博后代。早年才思敏捷,以词赋知名,然屡试不第,客游淮间。宣宗朝试宏辞,代人作赋,以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诗词工于体物,设色丽,有声调色彩之美。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
送人东游
温庭筠
荒戌①落黄叶,浩然离故关②。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③。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④慰离颜。
【注释】
①荒戌:荒废的防地营垒。
②浩然句:指远游之志甚坚。
③郢门山:即荆门山。
④樽酒:犹杯洒。
【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起调太高,地傍荒凉古垒,时值萧瑟金秋。此时此地送友远行,别绪离愁,将何以堪?!二句话思陡然转迭,写友人远行心怀浩气而有远志,气象格调,可谓不凡。颔联两句互文,意即:“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山门。”汉阳、郢门相去千里,岂可同时尽取眼中?只是统指荆山楚水,展示辽阔雄奇境界而已。颈联对友人远去前程深表关怀,并寄托对他的怀念。末联当此送别之际,开怀畅饮,设想他日重逢,更见惜别之情。但结句无甚深意。虽文饰脱去温李(商隐)之纤丽艳作风,起调亦高,但情弱味淡。由此可见晚唐诗不及盛唐诗之一斑。
-
黑云压城城欲摧出处唐bull;李贺《雁门太守行》原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
-
清平调三首 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
-
醉中平·无题 无名氏 泪溅端溪砚。情写锦花笺。 日暮帘栊生暖烟。 睡煞梁间燕。人比青山更远。 梨花庭院。月明闲却秋千。
-
矛与盾作者:韩非子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苏溪亭 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注释: ①汀:水中或水边的平地。 ②苏溪:在浙江义乌附近。 句解:
-
谒金门冯延巳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鹊踏枝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
-
金瓶梅鉴赏(7)潘金莲私仆受辱 周钧韬 潘金莲虽然得宠于西门庆,在妻妾斗争中斗败了孙雪娥,打胜了第一仗,但其时淫荡成性的西门庆,又恋着妓女李桂姐,有半个月没有回家。潘金莲欲火难禁,便与孟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①,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②貂裘,千骑卷平岗③。 为报倾城随太守④,亲射虎,看孙郎⑤。 酒酣胸胆尚开张⑥,鬓微霜,又何妨
-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