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过七里濑》苏轼词翻译赏析: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是苏轼宋神宗熙宁六年二月(时任杭州通判)的一个清晨乘轻舟经过浙江境内著名风景区--富春江上的七里濑以后写下的。词中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中,寄寓了因缘自适、看透名利、归真返朴的人生态度,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浩叹。
上片头六句描写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一叶小舟,荡着双桨,象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
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词人用简练的笔墨,动静结合、点、面兼顾地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江面风光,体现出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接下来三句从不同角度写溪:舟过水浅处,水流湍急,舟行如飞;霜浸溪水,溪水更显清冽,似乎触手可摸;明月朗照,影落溪底,江水明澈。以上三句,创造出清寒凄美的意境,由此引出一股人生的况味,为下片抒写人生感慨作了铺垫。
词的下半阕开头两句转换写山:“重重似画,曲曲如屏”:两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词写水则特详,写山则至简,章法变化,体现了江上舟中观察景物近则精细远则粗略的特点。“算当年,虚老严陵”,这是用典:富春江是东汉严光隐居的地方。严光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刘秀当皇帝后,严光隐姓埋名,避而不见。刘秀打听到他后,三次征召,才把他请到京城,授谏议大夫。严光坚辞不受,仍回到富春江钓鱼。对于严光的隐居,不少人称赞,但亦有人认为是沽名钓誉。东坡此,也笑严光当年白白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君臣一梦,今古空名”,表达出浮生若梦的感慨: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唯有青山依旧,朝夕百态,人心目。下半阕以山起,以山结,中间插入议论感慨,而以“虚老”粘上文,“但”字转下意,衔接自然。结尾用一“但”字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三个跳跃的短句,又与上半阕“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遥相呼应。前面写水,后面写山,异曲同工,以景结情。人生的感慨,历史的沉思,都融化一片流动闪烁、如诗如画的水光山色之中,隽永含蓄,韵味无穷。
从这首词可以看出,苏轼因与朝廷掌权者意见不合而贬谪杭州任通判期间,尽管仕途不顺,却仍然生活得轻松闲适。他好佛老而不溺于佛老,看透生活而不厌倦生活,善于将沉重的荣辱得失化为过眼云烟,大自然的美景中找回内心的宁静与慰安。词中那生意盎然、活泼清灵的景色中,融注着词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哲理思考。
-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作品赏析【注释】:此词写夏日黄昏丽人昼梦方醒、晚妆初罢、酒脸微醺的情状。全词婉转有致,犹如一幅别具韵味、浓墨重彩的
-
·梦见接到喜欢的朋友来信——在异性关系上,将有快乐事发生。在朋友的生日派对中,被介绍认识几个异性,其中也许有上个喜欢你的人。爱情可能就此萌芽……·梦见受著名的运动选手指导——健康方面将有不韦。尤其
-
《倾杯》 年代:宋作者:柳永 金风淡荡,渐秋光老、清宵永。小院新晴天气,轻烟乍敛,皓月当轩练净。对千里寒光,念幽期阻、当残景。早是多情多玻那堪细把,旧约前欢重剩 最苦碧云信断
-
雨霖铃①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②初歇。都门帐饮③无绪,留恋处,④兰舟摧发。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⑥念去去千里烟波,⑦暮霭沈沈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
【狗熊耍门棍】——人熊家伙笨 【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 【狗吃猪食】——乱插嘴 【狗抓刺猖】——无从下手 【狗的牙齿】——参差不齐 【狗钻篱笆
-
倦区区游宦,便回棹、谢山阴。算谁似君侯,莼鲈有味,富贵无心。匆匆又移玉节,恨相思、何处更相寻。渭北春天树边,江东日暮云深。岸花樯燕动悲吟。把酒惜分襟。问玉井莲开,三峰绝顶,谁共登临。长安故人好在,忆元
-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作品赏析【注释】:
-
落落南冠自结缨,桁杨卧起影纵横。坐移白石知何世,梦断青灯问几更。国破家亡双泪暗,天荒地老一身轻。黄粱得失俱成幻,五十年前元未生。
-
春山华润秋山瘦,两山点黯晴山秀。湖湘山色天下稀,零陵乃复白其眉。作亭不为俗人好,个竹把茅吾事了。朝来看山佳有余,为渠更尽一编书。
-
斗百花 【宋】柳永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歹带]纨扇。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