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出自先秦孔子的《论语·四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2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2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2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7、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2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
29、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3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3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3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3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5、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36、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37、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38、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论语》
39、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41、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一一(《论语·雍也》)
4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4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
宋史原文: 沈作宾,字宾王,世为吴兴归安人。以父任入仕,监饶州永平监,冶铸坚致,又承诏造雁翎刀,称上意,连进两资。中刑法科,历江西提刑司检法官,入为大理评事。改秩,通判绍兴府。帅守丘崇遇僚吏刚严,作
-
食粥心安文言文注音版《 食shí粥zhōu心xīn安ān 》 范fàn仲zhòng淹yān家jiā贫pín , 就jiù学xué于yú南nán都dōu书shū舍shè 。 日rì煮zhǔ粥zhōu一y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祸莫大于轻敌》翻译与解读 用兵有言01:吾不敢为主而为客02,不敢进寸而退尺03。是谓行
-
论贵粟疏论贵粟疏 西汉·晁错 【题解】 本文是晁错向汉文帝提出的关于重视粮食储备、发展农业生产的奏疏。晁错是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政治家。他一贯主张推行政治改革,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认为国家要想
-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出自唐代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
-
潇洒是关于描写地的词语.潇洒潇洒的拼音:xiao sa 形容景色清秀洒脱。宋·柳开
-
原文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注释⑴青玉案:词牌名。“
-
语义说明:形容不眠不休地的工作或活动。 使用类别:用在「勤奋苦干」、「勤奋向学」的表述上。 焚膏继晷造句: 01、在求学生涯中,他最难忘大学时,焚膏继晷的勤读不懈。 02、为了
-
广东高中必修一文言文精读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为大家分享广东高中必修一文言文,希望同学们
-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征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