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城中担上买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标签: 咏物 赞美《大司成颜几圣率同舍招游裴园·其七》译文
城中有人挑着担子在街上卖莲蓬,于是我们未去西湖泛舟郊游玩赏。
莲农随即攀折担中的荷花,剥出蓬内莲子,那莲子有着露水的风味,月色的清香。
《大司成颜几圣率同舍招游裴园·其七》注释
大司成:国子祭酒别称。
裴园:裴禧园。
莲房:莲蓬。
《大司成颜几圣率同舍招游裴园·其七》赏析
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反映了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淡闲适的心情。
诗的开头两句叙事,交代了“买莲房”一事强烈地吸引了诗人,诗人连泛舟游西湖的打算都放弃了。在这平实的叙事中,透露出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
“旋折荷花剥莲子”既写出了卖莲子者动作的迅速敏捷,也写出了诗人莲子的心情急切。“露为风味月为香”一句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用“露”和“月”来形容莲子的风味和香气,似乎不合情理,但这种形容却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回味。
-
成语发音: 「gāo bú còu ,dī bú ji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就:成。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成语
-
二惠竞爽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二惠竞爽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二惠竞爽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黄滔的《寓题》 每忆家山即涕零,定须归老旧云扃。银河水到人间浊,丹桂枝垂月里馨。霜雪不飞无翠竹,鲸鲵犹在有青萍。三千九万平生事,却恨南华说北溟。
-
白俄罗斯诗歌 白俄罗斯人是居住在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明斯克、霍梅尔和格罗德诺附近的东部斯拉夫人。他们很早就皈依了
-
成语发音: 「gù pàn shēng z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姿:姿色,姿态。回首抬眼之间就有美妙的姿色。形容眉目传神,姿态动人。 成语出处: 三
-
作者: 李志获 【本书体例】 "> 玉果犀钱排绮宴,窈窕歌珠舞雪。
出自宋代禅峰的《百字谣(贺彭谦仲八月生子)》 中秋近也,正于门瑞气,匆匆时节。隔岁维熊占吉梦,今夕天生英杰。仙籍流芳,瑞龙毓秀,应是非凡骨。诗书勋业,妙龄行见英发。好是日满三朝,胜陈汤饼,投辖留宾客。
-
辨奸论辨奸论 【原文】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着[65]。月晕而风,础润[66]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67]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
-
出自唐代许彬的《酬简寂熊尊师以赵员外庐山草堂见借》 岂易投居止,庐山得此峰。主人曾已许,仙客偶相逢。顾己恩难答,穷经业未慵。还能励僮仆,稍更补杉松。
-
语义说明:谓据已知事物的认识与理解,进而通达对其他类似事物的认知。 使用说明:用在「领会贯通」的表述上。 触类旁通造句:01你能触类旁通,才想得出这样的答案。 02为了活用知识,务求触类旁通,不必硬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