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标签: 矛盾 冬天 归乡《腊日》译文
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
山陵间的雪都消去露出了嫩绿的萱草。透过烂漫的春光,纤细的柳枝随风起舞。
纵酒狂饮欢度良宵,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
皇帝于苑中,召近臣赐腊。晚入于内殿,赐食,加口脂腊脂。但此时此刻,我感念着浩荡的皇恩,不能随便离开啊。
《腊日》注释
遥:遥远。
紫宸朝:宣政殿北曰紫宸门,内有紫宸殿,即内衙之正殿。
口脂:唇膏。
面药:脸上所要用的防寒的药物。
翠管:碧玉镂雕的管状盛器。
银罂yīng:银质或银饰的贮器。
《腊日》赏析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在这天有祭祀祖先和神灵,诉求来年丰收吉祥的传统;今有各地喝腊八粥,吃腊八面、腊八蒜的习俗。
岁终之月称“腊”,“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辞旧迎新的意味。因而,常言才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可见人们对腊八节的重视。
因此,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腊八节从来就不吝啬各种溢美之辞,毕竟岁终之月了,腊八节的到来,预示着年关将近了,也预示着大家可以回家团圆过年啦。
杜甫的《腊日》便将腊八节时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佳节之于任何人,都是异常兴奋的,因为彼时可以和家人举杯庆祝、欢乐团聚,能感受浓烈久违的亲情和让人无比眷恋的天伦之乐,人生如此美好,夫复何求呢?
杜甫本就是相当恋家、顾家之人,面对腊八这样的传统民俗节日,自然是非常注重,又欢喜雀跃的,因为可以回家团聚啦。我们可从他的字里行间感觉他的欣喜之情。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往年的腊日里,天气还异常的寒冷,温暖离我是如此的遥远啊;但是今年的腊日却格外不同,气候温暖,冰冻全消。难道真是今昔腊日的气候差异大吗?往年寒冷,今年暖和?
不,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杜甫对腊八的些许欣喜,因为有了欣喜,故而才让他觉得连天气也暖和了,正是因为他想象着家庭的温暖。这里更多的应解读为,腊八节带给了杜甫对归家的向往和憧憬。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侵凌”出自《史记》:“炎帝欲侵凌诸侯”;“萱草”出自《诗经》:“焉得萱草”,萱草是一种种在后院,让人忘记忧愁的草,又称“忘忧草”,杜甫这里意指他已经忘记忧愁、难以抑制喜悦了;“春光”出自《魏武纪》:“缴必恐漏泄。”梁元帝诗:“徒望春光新。”这里自然指杜甫感觉到了春意。
这两句不仅频繁用典,语句优美,还体现了杜甫心中的温暖“春意”。冬天虽然寒风肆虐、雪色茫茫,但是冰雪也在逐渐的消融啊,竟显露出了绿绿的萱草,以及那嫩绿的柳条,春光怎么也藏不住了,春意悄悄的来了。意境竟与“一枝红杏出墙来”雷同,让人感受到了春色。
杜甫在首联写的是“暖意”,颔联写的是“春意”,他的欣喜之情真是溢于言表啊,他对传统佳节完全没有任何抵抗力,其实应是对家没有抵抗力。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在这样的腊日里,应该纵酒狂欢欢度良宵啊,不,还是准备辞朝还家吧。杜甫的情感是层层递进的,欣喜之情也是在逐渐升级,家对杜甫来说,就是一种召唤,回家一直是他一生的主题。
杜甫的这两句颈联,让人联想起他的生平第一快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的《腊日》虽不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欣喜若狂的心情“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却也是喜不自胜,甚至还想放弃官位、辞职回家;还有,两者兴奋的点不一样,前者是节日归家,后者是战争胜利归家乡。
话说杜甫真的是性情中人,但他的心情我们都能体会。谁没有过离乡背井、外出打拼的经历,还曾一度要辞职回家、结束飘泊呢?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但此时此刻,我感念着浩荡的皇恩,不能随便离开啊。杜甫的前三联,欣喜之情已达顶峰,然在尾联,却是笔锋一转,情感倏然跌落,把不能辞职回家、不能随便离开的无奈心情写得让人无比怜惜,让读者也感同身受,心也跟着纠结和疼痛起来。
有家不能归,有节不能回,这是多么的无奈啊。我们说杜甫顾家恋家,家于他而言,永远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与国家、皇帝比起来,他显然会选择后者。因此,他时常忧国忧国、沉郁寡欢。
即使面对这样的腊八佳节,杜甫也只能诉诸于笔端,用文字温暖着心灵。但不管怎样,腊八能带给杜甫温暖和欣喜,他的这个冬天便也不会再寒冷,也是一件小幸事。
在腊日里同样能感受春意的还有陆游,他在《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这样写到: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陆游的腊日诗同样唯美:腊月的微风里已经微微有了些许春意,因时而动拄着拐杖散步路过邻家。看到邻家的柴门里面炊烟袅袅,野外水边耕牛的脚印重重叠叠。体弱多病需要的只有药物,没有徭役征召所以赋闲在家。今天邻居送了我腊八粥,越发觉出江边小村春的气息。
陆游的诗里更多的是腊日带来的“暖意”,一是有微风、有炊烟,春意盎然微风暖。二是有赋闲邻家、有腊八粥,腊日佳节人情暖。可见陆游对腊日佳节也甚是喜欢和重视,心情格外畅快,因而喜不自胜、寓情于诗。
自古至今,腊八一直为人们重视和喜爱,文人墨客也从不吝啬溢美之辞,还有清代夏仁虎的《腊八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从上到下,从朝廷到民间,腊八风俗从未曾改变。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沧海如何变桑田,祖宗先贤们留下的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壮丽瑰宝。
她带着诗歌的韵致和优美,穿越秦时明月汉时关,走过唐诗宋诗,历经每个飞雪的清晨和薄雾的黄昏,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中。
-
成语发音: 「wò yún ná w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见“握雾拏云”。 成语出处: 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则你那龙韬虎略人难赛,握云拿
-
出自唐代佚名的《与崔渥冥会杂诗》 万里同心别九重,定知涉历此相逢。谁人翻向群峰路,不得苍梧徇玉容。春鸟交交引思浓,岂期尘迹拜仙宫。鸾歌凤舞飘珠翠,疑是阳台一梦中。鸾舆昔日出蒲关,一去苍梧更不还。若是不
-
持刀弄棒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持刀弄棒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持刀弄棒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善颂善祷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善颂善祷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善颂善祷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成语发音: 「yì báo yún ti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正义之气上扬迫近青天。极言义气之盛;也指义理之高妙。 成语出处: 《宋书 谢灵运传论
-
五大三粗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五大三粗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五大三粗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成语发音: 「dòng liáng zhī cá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刘义庆《世
-
元-耶律铸春寒每恨花开早,春暖何妨花较迟。休为玉人惊老去,春寒春暖总相宜。形式: 七言绝句押[支]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829)首耶律铸(元)成就不详经历不详
-
出自唐代李延陵的《自紫阳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 石林媚烟景,句曲盘江甸。南向佳气浓,峰峰遥隐见。渐临华阳口,微路入葱蒨.七曜悬洞宫,五云抱山殿。银函意谁发,金液徒堪荐。千载桃花春,秦人深不见
-
原文汤公名聘,辛丑进士。抱病弥留。忽觉下部热气,渐升而上:至 股,则足死;至腹,则股又死;至心,心之死最难。凡自童稚以及琐屑久忘 之事,都随心血来,一一潮过。如一善,则心中清净宁帖;一恶,则 懊憹烦燥
-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