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解释:请不要以为长安只是行乐的地方,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送魏万之京
唐朝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树一作:曙)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标签: 唐诗三百首 送别 友情 抒情《送魏万之京》译文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薄霜刚刚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实在不忍听那鸿雁哀鸣,何况是那与故乡遥隔千山万水,身在旅途的异乡客。
潼关晨曦寒气越来越重,天气愈来愈冷,京城深秋捣衣声愈接近傍晚愈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送魏万之京》注释
魏万:又名魏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游子:指魏万。
离歌:离别的歌。
微霜:薄霜,指秋意已深。
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
“鸿雁”二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
客中:即作客途中。
关城:指潼关城。
树色:有的版本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
催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
御苑:皇家花苑,代指长安。
砧声:捣衣声。
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莫见”句:勉励魏万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
蹉跎:此指虚度年华。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
《送魏万之京》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此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首联用倒戟法落笔,点出出发前,微霜初落,深秋萧瑟;颔联写离秋,写游子面对云山,黯然伤神;颈联介绍长安秋色,暗寓此地不可长留;末联以长者风度,嘱咐魏万,长安虽乐,不要虚掷光阴,要抓紧成就一番事业。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融合在一起,以自己的心情来设想、体会友人跋涉的艰辛,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切的友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并及时对友人进行劝勉。全诗自然真切,情深意长,遣词炼句尤为后人所称道。
首联“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是诗人对远行客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然而诗人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御苑砧声”,发人深想。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两句推想中,诗人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
这首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如次联两句用了倒装手法,加强、加深了描写。先出“鸿雁”“云山”——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这就由景生情,合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同样,第三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而“催”字、“向”字,更见推敲之功。
《送魏万之京》创作背景
魏万后改名魏颢。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因慕李白之名,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李白很赏识他,并把自己的诗文让他编成集子。临别时,还写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送他。魏万是比李颀晚一辈的诗人,然而两人像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作者晚年在洛阳时。
-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出处】 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注】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原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 李白,海客谈瀛洲,
-
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白居易 zhòng guò mì shū jiù fáng, yīn tí cháng jù 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gé qián xià m
-
原文赏析: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拼音解读:yī yè dōng fēng ,zhěn biān chuī sàn
-
宋-陈宓人间桃李漫春风,流水飞埃过眼空。谁信黄梅深院静,水栀如玉映群红。形式: 七言绝句押[东]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息翻译这首诗词收录诗词(759)首陈宓(宋)成就不详经历不详
-
日甚一日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日甚一日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日甚一日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成语发音: 「zhān yán qǔ shuō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烦琐、片面的言论。 成语出处: 清·徐芳《〈书影〉序》:“其他詹言曲说戋戋琐琐,又
-
出自元代宫天挺的《杂剧·严子陵垂钓七里滩》 第一折某姓严名光,字子陵,本贯会稽严州人也。自幼年好游玩江湖,即今在南阳富春山畔七里滩,钓鱼为生。方今王新室在位,为君一十七年,灭汉宗一万五千七百余口,绝刘
-
出自宋代吴氏的《好事近(妻寿夫)》 腊近渐知春,已有早梅堪折。况是诞辰佳宴,拥笙簧罗列。玉杯休惜十分斟,金炉更频爇。连理愿同千岁。看蟠桃重结。
-
矮子看戏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矮子看戏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矮子看戏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宋-苏轼吉祥寺中锦千堆,前年赏花真盛哉。道人劝我清明来,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沙河塘上插花回,醉倒不觉吴儿咍,岂知如今双鬓摧。城西古寺没蒿莱,有僧闭门手自栽,千枝万叶巧剪裁。就中一丛何所似,
-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狭路相逢勇者胜,胆怯之人受欺凌。”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岁月如梭。”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