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原文、翻译及赏析_诗词名句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分类标签: 唐诗三百首 女子 孤独 思乡《长干行·君家何处住》译文
请问大哥你的家在何方。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
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注释
长干行:乐府曲名。 是长干里一带的民歌,长干里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面。
君: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横塘:现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暂:暂且、姑且。
借问:请问一下。
或恐:也许。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鉴赏
这首抒情诗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它不以任何色彩映衬,似墨笔画;它不用任何妆饰烘托,是幅素描;它不凭任何布景借力,犹如一曲男女声对唱;它截头去尾,突出主干,又很象独幕剧。题材平凡,而表现手法不凡。
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就是这样一点儿简单的情节,只用“妾住在横塘”五字,就借女主角之口点明了说话者的性别与居处。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用一个“君”字指出对方是男性。那些题前的叙事,用这种一石两卵的手法,就全部省略了。诗一开头就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现身纸上,而读者也闻其声如见其人,绝没有茫无头绪之感。从文学描写的技巧看,“声态并作”,达到了“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既凝炼集中而又玲珑剔透的艺术高度。
在寥寥二十字中,诗人仅用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他不象杜牧那样写明“娉娉袅袅十三余”,也不象李商隐那样点出“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他只采用了问话之后,不待对方答复,就急于自报“妾住在横塘”这样的处理,自然地把女主角的年龄从娇憨天真的语气中反衬出来了。在男主角并未开口,而这位小姑娘之所以有“或恐是同乡”的想法,不正是因为听到了对方带有乡音的片言只语吗?这里诗人又省略了“因闻声而相问”的关节,这是文字之外的描写,所谓“不写之写”。
这首诗还表现了女主角境遇与内心的孤寂。单从她闻乡音而急于“停舟”相问,就可见她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因此,他乡听得故乡音,且将他乡当故乡,就这样的喜出望外。诗人不仅在纸上重现了女主角外露的声音笑貌,而且深深开掘了她的个性和内心。
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有如民歌。却拥有无尽的艺术感染力。
-
唐-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形式: 七言律诗押[豪]韵翻译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
-
成语发音: 「jū gāo lín xià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成语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
-
出自唐代李建勋的《留题爱敬寺》 野性竟未改,何以居朝廷。空为百官首,但爱千峰青。南风新雨后,与客携觞行。斜阳惜归去,万壑啼鸟声。
-
成语发音: 「zhōng líng yù xi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钟:汇聚;集中;毓:孕育;产生。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成语出处: 清
-
出自唐代舒元舆的《题李阳冰玉箸篆词》 斯去千年,冰生唐时。冰复去矣,后来者谁?后千年有人,谁能待之。后千年无人,篆止于斯。呜呼主人,为吾宝之。
-
作者: 韩敬霞 【作品简介】《昂普、瓦塔两兄弟》是古代埃及故事中最著名的一篇。古代埃及故事是古代埃及文学创作的主要体裁之
-
成语发音: 「yǐn rěn bú y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把事情蒇在心里不说。 成语出处: 清 归庄《与季沧苇侍御书》:“即受侮嫚,亦为亲屈,欲
-
出自唐代鲍溶的《相和歌辞。苦哉远征人》 征人歌古曲,携手上河梁。李陵死别处,杳杳玄冥乡。忆昔从此路,连年征鬼方。久行迷汉历,三洗毡衣裳。百战身且在,微功信难忘。远承云台议,非势孰敢当。落日吊李广,白身
-
耶律仁先,魁伟爽秀,有智略,补授护卫。帝与论政,才之。仁先以不世遇,言无所隐,升北院枢密副使。时宋请增岁币银绢以偿十县地产,仁先与刘六符使宋,仍议书“贡”。宋难之。仁先曰:“曩者石晋报得本朝,割地以献
-
出自唐代李观的《宿裴友书斋》 卧君山窗下,山鸟与我言。清风何飕飗,松柏中夜繁。久游失归趣,宿此似故园。林烟横近郊,谿月落古原。稚子不待晓,花间出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