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全诗意思及赏析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出自南朝梁诗人何逊所作的一首五言诗《咏早梅》(诗题一作《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全诗通过描写凌寒独放的梅花,歌颂了梅花傲雪凌霜的高洁品质,同时借咏梅来表现自己坚定的情操和高远的志向。抒发了诗人不趋炎附势,疏枝独立不失气节的品德。
作品原文
咏早梅
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作品注释
⑴兔园:汉粱孝王的园名,这里指扬州林园。
⑵物序:时序,时节变换。
⑶拟:对着。
⑷却月观:扬州的台观名。
⑸凌风台:扬州的台观名。
⑹长门:汉宫名。
⑺临邛(lín qióng):汉县名。
⑻上春:孟春正月。
作品译文
在花园里是容易看出时节的变化的,其中最使人惊异、最能标志时节变化的就是梅花。梅花不怕霜雪、不畏风寒,在零霜下雪的时候,它就在路边开放了。
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开遍扬州。梅花盛开的时候可以使被遗弃者见之有感而落泪,也可以使钟情的人触景兴怀而勃发。梅花大概也知道自己飘落得早,所以赶在正月就开起花来了。
创作背景
公元507年(梁武帝天监六年)旧历四月,何逊任建安王萧伟水曹行参军兼记室、尚书水部郎。次年早春,诗人看到寒风中唯有梅花凌寒独放,心有所感,写下了这首诗。诗题一作《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作品鉴赏
该诗以咏梅为题,处处围绕着一个“梅”字落笔,描绘出了一幅凌寒独放的早梅图。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两句不落俗臼,描写了早梅凌寒独放景致。正当大地还是四目荒凉,寒风凛冽的时候,,梅花已预报了春天的来临,所以说“惊时最是梅”。“惊”字用拟人笔法,突出梅花对节令转换的特殊敏感,同时也赞叹了梅花傲视霜雪的高贵姿态。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四句,则具体地描绘梅花的高标逸韵。梅花不畏严寒,凌霜傲雪,嫣然开放。诗人用“衔”、“映”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盛开,霜落其上,与白雪相映成趣的景象。
却月观、凌风台是园中台观名,一个“横”字,写出了梅花凌寒怒放的高贵品格;一个“绕”字,写尽了梅花俏丽报春的妩媚情态。从语法上讲,“衔霜”、“映雪”是动宾结构,“枝横”、“花绕”是主谓结构,这样就错落有致地写出了满园梅花盛开、光彩照眼的动人情景。
满园的景色使诗人不禁由花事联想到人事,想起了人世间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二句用典,一悲一喜,一离一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二句又写梅花早开,与开头呼应。诗人揣度梅花早开的原因,用拟人的手法赞颂了梅花的的凌寒独放,而梅花为了展示自己生命的光辉,冲破严冬,则更表现出了一种崇高的气节。
全诗把情、景、理相结合,景中寓情,情中有理,通过一种完美的交融,寓情于物,将梅花作为自己的化身,描述了一副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表现诗人不趋时尉势,疏枝独立不失气节的品德。
名家点评
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整首诗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诗人以司马相如自喻,借咏梅来表现自己坚定的情操和高远的志向。
作者简介
何逊(472-519),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诗风明畅,多清丽佳句,声律上已接近于唐代近体诗,其诗对后世诗人有较大影响。有集八卷,已佚。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今又有《何逊集》。
-
出自唐代陆畅的《题悟公禅堂》 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
-
晏子善辩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文言文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ì)王。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
-
越女词其四全文: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越女词其四全文翻译:东阳有个白皙如玉的女孩,会稽有个划木船的情郎。看那明月高悬未落,平白无故地愁断肝肠。越女词其四字词句解释:东阳:县名
-
全词以曲折的心理活动,反映了“又来玉京”的失望。这是一首舔舐作者个人伤口的作品,却同时典型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广大下层知识分子的人生苦闷。"> 《宋史·李绚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宋史·李绚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李绚字公素,邛州依政人。少放荡亡检,兄绹教之书,严其课业而出,绚遨自若,比暮绹归,绚徐取书视之,一过辄诵数千言,绹奇之。稍长,能属文,
-
出自宋代褚生的《百字令》 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鹃促归期,莺收佞舌,燕作留人语。绕栏红药,韵华留此孤主。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
-
班功行赏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班功行赏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班功行赏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背井离乡,我以为,这个成语中的“背”更应该读成平声(即一声),而不是词典中所注的那个去声(即四声);更应该解释为“背负、背着”,而不是词典中所注的“离开”。而“井”就是指井;当然词典中所注的“指家乡”
-
童心说 李赞(明)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皆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
-
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 阅读两则短文,回答1—4题。 甲 文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