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鹊踏枝·叵耐灵鹊多谩语原文_《鹊踏枝·叵耐灵鹊多谩语》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鹊踏枝·叵耐灵鹊多谩语赏析_古词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3 00:19:38阅读:35
鹊踏枝·叵耐灵鹊多谩语

正文拼音版

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nàilíngquèduōmánsòngzēngyǒupíngfēiláihuózhuōsuǒshàngjīnlóngxiūgòng

hǎoxīnláisòngshéizhīsuǒzàijīnlóngzhēngzǎoguīláiténgshēnquèfàngxiàngqīngyún

注释

(1)叵耐:不可忍耐。

(2)谩:一作“漫”。

(3)金笼:坚固而又精美的鸟笼

(4)休共语:不要和他说话

(5)比拟:打算,准备

(6)征夫:出远门的人。这里是指关锁灵鹊的人的丈夫

(7)腾身:跃身而起

译文

“不可忍耐那喜鹊来叽叽喳喳的叫,都说你是最灵的,总是报告喜讯,可是你给我送来了什么啊?他一点消息都没有!再这样调戏我的感情,看我不把你捉了来,把你锁在笼子里,你还能说什么!”

“本来是好心来早早给她报个喜讯的,想给她的寂寞一点安慰。可是她却把好心当作了驴肝肺!竟然把俺捉了锁进笼子。唉!她的心情俺还是理解的,不跟她计较了,但愿她的那个人早日归来,哈哈,那个时候就知道俺是好心了,就会欢天喜地的把俺放出来的。”

赏析

鉴赏

此词舍弃了通常赋比兴手法的运用,避开了作者感情的直接抒发,却巧妙地实写了少妇和灵鹊的两段心曲。词上片是少妇语,下片是灵鹊语。全词纯用口语,模拟心理,得无理而有理之妙,体现了刚健清新、妙趣横生的艺术特色。

有人说,这上下片之间是少妇和灵鹊的问答或对话,这说法恐怕不确。实际上倒更像二者的心理独白或旁白,这不仅从语气和清理上看,它们之间不必也不像对话;而且,早期的词是入乐的,它通过演唱者的歌声诉诸人们的听觉,以口头艺术特有的声调语气,使用独白或旁白,是易于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态势,以至于表达主题思想的。上片在于表明少妇的“锁”,下片在于表明灵鹊的要求“放”,这一“锁”一“放”之间,已具备了矛盾的发展、情节的推移、感情的流露、心理的呈现、形象的塑造,这也就完成了艺术创作的使命,使它升华为一件艺术品了。

灵鹊报喜是中国固有的民间风俗。不过,将灵鹊的噪叫当作行人归来的预报,毕竟只是一种相沿而成的习俗、观念,它本身并不见得合理,因而也就往往难以应验。而作者采用这一习俗入词,正是觑着它的“跛脚处”而有意生发,其目的还在于表现少妇思夫不得而对灵鹊的迁怒。于是,不合理的习俗倒构成了合理的故事情节,而且也由此增强了词作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这有如点铁成金的魔棒,有此一着,顿使全词发生了奇妙的变化,给了两段普通的心曲以光彩、活力、生命,使词作活起来。

展开

繁体

叵耐靈鵲多謾語,送喜何曾有憑據?幾度飛來活捉取,鎖上金籠休共語。

比擬好心來送喜,誰知鎖我在金籠裏。欲他征夫早歸來,騰身卻放我向青雲裏。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二【意思翻译】象柔弱的菱枝,却偏遭横暴风波的摧折,象芬芳的桂叶,却无月露的滋润让它飘香。【全诗】《无题二首》其二.[唐].李商隐

  •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 天鉴谅难诬,神理不可谖

    天鉴谅难诬,神理不可谖 出自唐代吴筠的《览古十四首》 圣人重周济,明道欲救时。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三代业遽陨,七雄遂交驰。庶物坠涂炭,区中若棼

  • 诸葛亮之后最伟大的发明家是谁?若不重用,国家会亡

    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都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民族,特别善于巧思,在工程技术上很有天赋。我国古代,中国人的发明与创造至今都还影响着整个世界,其四大发明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了。但可惜的是,中国人虽然擅长技术,但却

  •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

    出自宋代萧立之的《第四桥》 自把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

  • 可又早曹公霸道骋奸回

    出自元代高文秀的《杂剧·刘玄德独赴襄阳会》 第一折(冲末刘备同赵云上,云)叠盖层层彻碧霞,织席编履作生涯。有人来问宗和祖,四百年前将相家。某姓刘名备,字玄德,乃大树娄桑人也。某在桃园结义了两个兄弟,二

  • 《如梦令》李清照词全文注释翻译赏析:常记溪亭日暮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

  • 聊斋志异·咬鬼拼音版、注音版

    文言文之家为您整理聊斋志异·咬鬼拼音版、聊斋志异·咬鬼注音版,欢迎阅读。聊斋志异·咬鬼注音版《 咬yǎo鬼guǐ 》 沈shěn麟lín生shēng云yún : 其qí友yǒu某mǒu翁wēng者zh

  • “杨惟中,字彦诚,弘州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杨惟中,字彦诚,弘州人。金末,以孤童子事太宗,知读书,有胆略,太宗器之。年二十,奉命使西域三十余国,宣畅国威,敷布政条,俾皆籍户口属吏,乃归,帝于是有大用意。 皇子阔出伐宋,命惟中于军前

  • 唐宋八大家《曾巩·学舍记》散文鉴赏

    唐宋八大家《曾巩·学舍记》散文鉴赏 予幼则从先生受书,然是时,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未知好也。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而是时,家事亦滋出①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诗经名句
  • 爱情诗句
  • 情诗绝句
  • 情诗名句
  • 写景诗
  • 咏物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送别诗
  • 风的诗句
  • 春天的诗句
  • 夏天的诗句
  • 秋天的诗句
  • 冬天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