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新五代史·高季兴传》原文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4:55:48阅读:207

新五代史

原文:

  高季兴字贻孙,陕州人也。本名季昌,避后唐献祖庙讳,更名季兴天复二年,梁兵攻凤翔,李茂贞坚壁不出,太祖议欲收军还河中。季兴独进曰:“天下豪杰窥此举者一岁矣,今岐人已惫,破在旦夕,而大王之所虑者,闭壁以老我师,此可以诱致之也。”太祖壮其言,命季兴募勇敢士得骑士马景,季头授以计。引见太祖。景曰此行无还理愿录其后嗣太祖恻然止文之景固请乃行景以数骑驰扣城门告曰梁兵将东前锋去矣岐人以为然,开门出追梁军,梁兵随景后以进,杀其九千余人,景死之。

  荆南节度十州。当唐之末。为诸道所侵,季兴始至,江陵一城而已,兵火之后,井邑洞零。季兴招缉綏抚,人士归之,乃以倪可福、鮑唐为将帅,粱震、司空熏、王保义等为宾客。太祖崩,季兴见梁日以衰弱,乃谋阻兵自固,治城隍,设楼檐。以兵攻归、峡,为蜀将王宗寿所致。又发兵声言助梁击晋,以侵襄州,为孔勍所败,乃绝贡赋累年。梁亡,唐庄宗人洛,下诏慰谕季兴,司空熏等皆劝季兴入朝京师,梁震以为不可,曰:“梁、唐世为仇敌,夹河血战垂二十年,今主上新灭梁,而大王梁室故臣,握强兵,以身入朝,行为虏尔。”季兴不听,以骑士三百为卫,朝于洛阳。庄宗果欲留之,郭崇韬谏曰:“唐新灭梁得天下,方以大信示人,今四方诸侯相继入贡,不过遣子弟将吏,而幸兴以身述职,为诸侯率,宜加恩礼,以讽动来者。而反靡之,示天下以不广,且绝四方内向之意,不可。”庄宗乃止。季兴已去,庄宗心悔遣之,密诏襄州刘训图之。季兴行至襄州,心动,夜斩关而出。已去,而诏书夜至。季兴归而谓梁震曰:“不听子言,几不免。”因曰:“善行有二失:来朝一失,放还一失。且主上百战以取河南,对功臣夸手抄《春秋》;又曰:我于手指上得天下。’其自矜代如此。而荒于游畋,政事多废,吾可无虑矣。”同光三年,季兴闻京师有变,乃悉邀留蜀物,而杀其使者韩珙等十余人,后以荆、归、峡三州臣于吴。吴册季兴秦王。天成三年冬卒,年七十一,谥曰武信。

(节选自《新五代史,南平世家第九篇》)

译文:

  高季兴字贻孙,是陕州殃石人。原名高季昌,避后唐献祖的庙讳,改名高季兴。天复二年,梁兵攻打凤翔,李茂贞坚守营垒不出来迎战,梁太祖商议想收兵回到河中,惟独高季兴上前说:“天下豪杰注视此举一年了,如今岐州人已经疲惫,攻破他们是早晚之间的事,而大王你所忧虑的,是他们躲在营垒中拖疲了我们的军队,这可以引诱使他们出来。”梁太祖觉得他的话很豪壮,命令高季兴招募勇士,得到骑士马景,高季兴向他交代计策。带着他拜见梁太祖。马景说:“这次行动没有回来的道理,希望录用我们的后代。”梁太祖凄恻地劝阻他,马景坚持请求,才出发。马景率领几个骑兵驰马敲击城门报告说:“梁军准备东去,前锋已经离开了。”岐州人信以为真,打开城门出来追击梁军,梁兵跟在马景后面前进,杀敌九千多人,马景战死。荆南管辖十个州,在唐代末年,被各道侵占,高季兴初到时,只有江陵一个城罢了,经历战火之后,城邑凋零。高季兴招徕安抚,人们都回来了,于是任命倪可福、鲍唐为将帅,梁震、司空熏、王保义等人为宾客。梁太祖驾崩,高季兴见梁日益衰弱,于是计划依靠军队巩固自己,修治城壕,设置望楼。率兵攻打归、峡二州,被蜀将王宗寿打败。又出兵声称协助梁攻晋,以侵占襄州,被孔勃打败,于是断绝进贡多年。梁灭亡,唐庄宗进入洛阳,下诏安慰开导高季兴,司空熏等人都劝高季兴到京师朝拜,梁震认为不行,说:“梁、唐是世代仇敌,在黄河两岸血战近二十年,如今皇上刚消灭粱,而大王你是梁朝旧臣,手握强兵,身居重镇,亲自入朝,就将要作俘虏了。”高季兴不采纳,留下他的两个儿子,率骑士三百人作护卫,到洛阳朝见。唐庄宗果然想扣留他,郭崇韬谏阻说:“唐刚消灭梁得到天下,正以大的信义昭示于人,如今四方诸侯相继进贡,不过派遣子弟和文武官员前来,而高季兴亲自前来述职,做为诸侯的表率,应当加以恩赏礼遇,来劝告打动归附的人。 如果反而拘囚他,就会让天下人觉得我们心胸狭窄,而且会断绝四面八方归附我们的意愿,不行。”唐庄宗就作罢。高季兴离去后,唐庄宗心中后悔让他回去了,下密诏要襄州刘训算计他。高季兴到达襄州,心跳,晚上夺关而出。已经离去,而密诏晚上就送到。高季兴回去后对梁震说:“不听你的话,几乎不能幸免。”于是说:“我这次去有两个过失:前去朝拜是一失,放回我们是一失。而且皇上历经百战攻取河南,对功臣夸耀亲手抄录《春秋》;又说:‘我在手指上得到天下。’他就是如此自我夸耀。

  而又迷恋于游乐打猎,常常废弃政事,我可以不必担忧了。”同光三年, 高季兴听说京师变乱,于是全部拦截蜀中财物,杀掉使臣韩珙等十多人,高季兴于是率领剂、归、峡三州向吴称臣,吴册封高季兴为秦王。天成三年冬逝世,享年七十一岁,赐谥号为武信。

相关练习:    


新五代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高季兴字贻孙,陕州人也。本名季昌,避后唐献祖庙讳,更名季兴天复二年,梁兵攻凤翔,李茂贞坚壁不出,太祖议欲收军还河中。季兴独进曰:“天下豪杰窥此举者一岁矣,今岐人已惫,破在旦夕,而大王之所虑者,闭壁以老我师,此可以诱致之也。”太祖壮其言,命季兴募勇敢士得骑士马景,季头授以计。引见太祖。景曰此行无还理愿录其后嗣太祖恻然止文之景固请乃行景以数骑驰扣城门告曰梁兵将东前锋去矣岐人以为然,开门出追梁军,梁兵随景后以进,杀其九千余人,景死之。

荆南节度十州。当唐之末。为诸道所侵,季兴始至,江陵一城而已,兵火之后,井邑洞零。季兴招缉綏抚,人士归之,乃以倪可福、鮑唐为将帅,粱震、司空熏、王保义等为宾客。太祖崩,季兴见梁日以衰弱,乃谋阻兵自固,治城隍,设楼檐。以兵攻归、峡,为蜀将王宗寿所致。又发兵声言助梁击晋,以侵襄州,为孔勍所败,乃绝贡赋累年。梁亡,唐庄宗人洛,下诏慰谕季兴,司空熏等皆劝季兴入朝京师,梁震以为不可,曰:“梁、唐世为仇敌,夹河血战垂二十年,今主上新灭梁,而大王梁室故臣,握强兵,以身入朝,行为虏尔。”季兴不听,以骑士三百为卫,朝于洛阳。庄宗果欲留之,郭崇韬谏曰:“唐新灭梁得天下,方以大信示人,今四方诸侯相继入贡,不过遣子弟将吏,而幸兴以身述职,为诸侯率,宜加恩礼,以讽动来者。而反靡之,示天下以不广,且绝四方内向之意,不可。”庄宗乃止。季兴已去,庄宗心悔遣之,密诏襄州刘训图之。季兴行至襄州,心动,夜斩关而出。已去,而诏书夜至。季兴归而谓梁震曰:“不听子言,几不免。”因曰:“善行有二失:来朝一失,放还一失。且主上百战以取河南,对功臣夸手抄《春秋》;又曰:我于手指上得天下。’其自矜代如此。而荒于游畋,政事多废,吾可无虑矣。”同光三年,季兴闻京师有变,乃悉邀留蜀物,而杀其使者韩珙等十余人,后以荆、归、峡三州臣于吴。吴册季兴秦王。天成三年冬卒,年七十一,谥曰武信。

(节选自《新五代史,南平世家第九篇》)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 景曰/此行无还/理愿录其后嗣/太祖恻然止文之/景固请/乃行/景以数骑驰/扣城门告曰/梁兵将东/前锋去矣/

B. 景曰/此行无还理/愿录其后嗣/太祖恻然止文之/景固请/乃行/景以数骑驰/扣城门告曰/梁兵将东/前锋去矣/

C. 景曰/此行无还/理愿录其后嗣/太祖恻然止文之/景固请/乃行/景以数骑驰扣城门告曰/梁兵将东/前锋去矣/

D. 景曰/此行无还理/愿录其后嗣/太祖恻然止文之/景固请/乃行/景以数骑驰扣城门告曰/梁兵将东/前锋去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 庙讳,封建时代已故皇帝的名字。在位君主避其名讳,以示尊重。如改姓氏、改名字、改官名等。

B. 贡赋,巨民和藩属按规定向朝廷进献的物品称贡;臣民向君主缴纳的军用物品称赋。后为赋税的别称。

C. 游畋,即“游田”,专指皇帝出游打猎,有四时田猎。如《潜伙论·潜叹》:“文王游田,遇姜尚于渭滨。”

D. 《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其用隐晦的笔法对时事加以囊贬,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季兴有胆有识,行动果敢。梁兵攻打凤翔,李茂贞坚守不出,梁太祖商议想要收兵河中他进言力劝诱敌到达襄州,他果断决策晚上夺关而出。

B. 高季兴治理有方,力图自强。初到荆南时,只有江陵- -城经历战火之后,城邑凋零,他招揽抚慰众人归附:他修治城壕,设置望楼,以增强实力。

C. 高季兴相机而行,存于乱世。梁太祖驾崩,他见梁衰弱,计划依靠自己军队巩固梁:听说京师变乱,拦财物,杀使臣用三州向吴称臣被封为秦王。

D. 高季兴积极作为,任用人才。他招马景,授计谋,引荐其拜见太祖,马景杀敌众多;任命倪可福等为将帅,梁震等为宾客,梁震关键时候发挥了作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岐人已惫,破在旦夕,而大王之所虑者,闭壁以老我师,此可以诱致之也。

(2)不过遣子弟将吏,而幸兴以身述职,为诸侯率,宜加恩礼,以讽动来者。

【答案】

10. D   

11. C   

12. C   

13. (1)如今岐州人已经疲惫,攻破他们是早晚的事,而大王您所顾虑的,是他们关闭营垒来使我们的军队疲惫,这正是可以引诱他们出来的(机会)。

(2)只是派造子弟和文武官员前来,而高季兴亲自前来述职,作为诸侯的表率,应该加以恩赏礼遇,来劝告打动归附的人。

翻译:

高季兴字贻孙,是陕州殃石人。原名高季昌,避后唐献祖的庙讳,改名高季兴。天复二年,梁兵攻打凤翔,李茂贞坚守营垒不出来迎战,梁太祖商议想收兵回到河中,惟独高季兴上前说:“天下豪杰注视此举一年了,如今岐州人已经疲惫,攻破他们是早晚之间的事,而大王你所忧虑的,是他们躲在营垒中拖疲了我们的军队,这可以引诱使他们出来。”梁太祖觉得他的话很豪壮,命令高季兴招募勇士,得到骑士马景,高季兴向他交代计策。带着他拜见梁太祖。马景说:“这次行动没有回来的道理,希望录用我们的后代。”梁太祖凄恻地劝阻他,马景坚持请求,才出发。马景率领几个骑兵驰马敲击城门报告说:“梁军准备东去,前锋已经离开了。”岐州人信以为真,打开城门出来追击梁军,梁兵跟在马景后面前进,杀敌九千多人,马景战死。荆南管辖十个州,在唐代末年,被各道侵占,高季兴初到时,只有江陵一个城罢了,经历战火之后,城邑凋零。高季兴招徕安抚,人们都回来了,于是任命倪可福、鲍唐为将帅,梁震、司空熏、王保义等人为宾客。梁太祖驾崩,高季兴见梁日益衰弱,于是计划依靠军队巩固自己,修治城壕,设置望楼。率兵攻打归、峡二州,被蜀将王宗寿打败。又出兵声称协助梁攻晋,以侵占襄州,被孔勃打败,于是断绝进贡多年。梁灭亡,唐庄宗进入洛阳,下诏安慰开导高季兴,司空熏等人都劝高季兴到京师朝拜,梁震认为不行,说:“梁、唐是世代仇敌,在黄河两岸血战近二十年,如今皇上刚消灭粱,而大王你是梁朝旧臣,手握强兵,身居重镇,亲自入朝,就将要作俘虏了。”高季兴不采纳,留下他的两个儿子,率骑士三百人作护卫,到洛阳朝见。唐庄宗果然想扣留他,郭崇韬谏阻说:“唐刚消灭梁得到天下,正以大的信义昭示于人,如今四方诸侯相继进贡,不过派遣子弟和文武官员前来,而高季兴亲自前来述职,做为诸侯的表率,应当加以恩赏礼遇,来劝告打动归附的人。 如果反而拘囚他,就会让天下人觉得我们心胸狭窄,而且会断绝四面八方归附我们的意愿,不行。”唐庄宗就作罢。高季兴离去后,唐庄宗心中后悔让他回去了,下密诏要襄州刘训算计他。高季兴到达襄州,心跳,晚上夺关而出。已经离去,而密诏晚上就送到。高季兴回去后对梁震说:“不听你的话,几乎不能幸免。”于是说:“我这次去有两个过失:前去朝拜是一失,放回我们是一失。而且皇上历经百战攻取河南,对功臣夸耀亲手抄录《春秋》;又说:‘我在手指上得到天下。’他就是如此自我夸耀。

而又迷恋于游乐打猎,常常废弃政事,我可以不必担忧了。”同光三年, 高季兴听说京师变乱,于是全部拦截蜀中财物,杀掉使臣韩珙等十多人,高季兴于是率领剂、归、峡三州向吴称臣,吴册封高季兴为秦王。天成三年冬逝世,享年七十一岁,赐谥号为武信。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暇豫歌》原文与鉴赏

    作者: 梁建民 【本书体例】 "> 绵绵不绝

    绵绵不绝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绵绵不绝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绵绵不绝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杜甫《天河》全诗赏析

    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作品赏析【鹤注】此当是乾元二年七月在秦州作,故有“伴月落边城”之句。王柏曰:天河,从北极分为两头,至于

  • 韩镛字伯高济南人文言文阅读

    韩镛字伯高济南人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韩镛,字伯高,济南人。延佑五年中进士第,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寻迁集贤都事。泰定四年,转

  • 谭元春《繁川庄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谭元春:繁川庄记 谭元春庄远清白江六里,过繁县北六里,江至此分为川。在大石桥西半里,川又分,不及桥一亩复合。桥北不能见川,柳阴之。柳南度竹隐桥,以川为地,不能见地而见川。时一见地,浮其间如水上物,度其

  •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意思翻译、赏析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出自宋代周邦彦的《花犯·小石梅花》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今年对花最匆匆,

  • 外国童话《[法国]博蒙夫人·美妞与怪兽》鉴赏

    外国童话《[法国]博蒙夫人·美妞与怪兽》鉴赏 [法国]博蒙夫人古时候有一个非常有钱的商人,他一共有六个孩子:三个儿

  • 欧阳修《偃虹堤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偃虹堤记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

  • 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写道:“将心比心这一点,道理简单,意义重大,但做起来又很不容易。在我们周围,以及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就常见一些事情,别人这样做自己很反感,觉得伤害了自己,但自

  •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的知识点复习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的知识点复习   一、重点词语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  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3、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版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