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宋史·李壁传》原文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4:47:34阅读:248

宋史

原文:

  李壁字季章。父焘,典国史。壁少英悟,日诵万余言,属辞精博。孝宗尝问焘:“卿诸子孰可用?”焘以壁对。召试,为正字。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大臣或以沮兵议忤侂胄得罪贬,壁论待敌先发,然后应之。侂胄意不怿。壁度力不能回,乃入奏:“自秦桧首倡和议,使父兄百世之仇不复开于臣子之口。愚以为宜亟贬秦桧,示天下以仇耻必复之志,则君臣上下奋励振作,拯溃民于残虐,湔祖宗之宿愤。在今日举而措之,无难矣。”疏奏,秦桧坐追王爵。议者谓壁言虽公,特以迎合侂胄用兵之私而已。金遣使来,微示欲和意。丘崈以闻,壁贻崈书,俾遣小使致书金帅求成。金帅报书以用兵首谋指侂胄,侂胄大恚,不复以和为意。壁言:“苟利社稷,固难执一。”侂胄不听,用兵之意益急。壁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壁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后侂胄被诛,御史叶时论壁反复诡谲,削三秩,谪居抚州。越四年,复除知遂宁府,未至,而溃兵张福入益昌,戕王人,至遂宁,壁传檄谕之,福等读檄泣下,约解甲降。会官军至挑贼,贼忿,尽燔其城,顾府治曰,李公旦夕来居,此其勿毁,壁驰书大将张威,使调兵士来战,威夜遣人叩门,言曰:“贼垒坚不可破,将选死士,梯而登,以火攻之。”壁曰:“审尔,必多杀士卒,盍先断贼汲路与粮道,使不得食,即自成擒矣。”以长围法授之,威用其谋,贼遂平。壁嘉定十五年六月卒,谥文懿。壁嗜学如饥渴,群经百氏搜抉靡遗,于典章制度尤综练。为文隽逸,所著有《雁湖集》一百卷、《涓尘录》三卷等。

(选自《宋史·李壁传》,有删改)

译文:

  李壁字季章。父亲李焘,主修国史。李壁年轻时聪颖过人,每天诵读一万多字,写的文章精当广博。孝宗曾问李焘:“您的各个儿子中,谁可任用?”李焘回答说李壁可用。凭借父亲的职位从政做官。后来考中进士。被皇帝召试后,李壁担任正字之职。宁宗即位后,李壁改任著作佐郎。当时韩侂胄专权,建议收复失地,出兵的想法正急切。有的大臣因为提出阻止发兵的意见违逆了韩侂胄获罪被贬。李壁说:“进攻的关键,应该是慎重发兵并一定要达到目的,不要轻率出兵而随便停止。”韩侂胄心中不悦。李壁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挽回(出兵的局面),就上奏说:“自从秦桧首先提倡和议使得父兄百世的仇恨不再从臣子口中说出,臣认为应该立即贬斥秦桧,向天下表明报仇雪耻的志向,这样一来,君臣上下奋发振作,从凶残暴虐的敌人手中拯救出离散的人民,洗去祖宗的长久怨愤。在今天提出并去施行这些,不难啊。”奏疏交上去,秦桧被判罪追削王爵。议论的人认为李壁的话虽然公道,只不过是用来迎合韩侂胄用兵的私意而已。金国派使臣来,暗中表示想议和的意愿。丘崈把这件事报告朝廷,李壁送给丘崈一封信,让他派侍役送信给金兵元帅讲和。金兵元帅回信称用兵的主要谋划者是韩侂胄,韩侂胄大怒,不再考虑议和。李壁说:“现在的情势还没有安定成功,也可以权且变通前去议和。如果对国家有利,本来也难以始终采取一个策略。”韩侂胄不听,出兵的想法更加急切。李壁正和韩侂胄共同执掌朝政,有人劝李壁赶快离开,不要和韩侂胄一起分担祸患,李壁说:“唉,国家困乏了,我离开了谁适合谋划这些?”后来因为兵败韩侂胄被诛杀,御史叶时认为李壁反复无常变化多端,李壁被降官三级,贬居抚州。过了四年,又被授任遂宁府知府,还没有到任,而溃散兵卒张福进入益昌,杀害朝廷命官,到达遂宁,李壁发布文书谕示他们,张福等人读檄文流下眼泪,约定解甲投降。恰好官军来到向贼兵挑战,贼兵愤怒,把全城都烧了,看着府衙说:“李公很快要来居住,这里不要烧毁。”李壁快马传信给大将张威,叫他调集士兵来会战。张威夜间派人敲门,告诉他说:“贼兵城垒坚固无法攻破,将要挑选敢死队,用云梯登城,用火攻城。”李壁说:“真是这样,必然大量损失士卒,为什么不先断绝贼兵汲水的通路和运粮的道路,让他们得不到食物,他们就会自动被擒了。”把长期围困的方法教给他,张威使用了他的计谋,贼兵于是被平定。李壁于嘉定十五年六月去世,谥号文懿。李壁爱好学习,如饥似渴,各家经典全都搜集,没有遗漏,对典章制度尤其进行综合研习。他写的文章俊逸不凡,著作有《雁湖集》一百卷,《涓尘录》三卷等。

相关练习: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题。(选自《宋史·李壁传》,有删改)

李壁字季章。父焘,典国史。壁少英悟,日诵万余言,属辞精博。孝宗尝问焘:“卿诸子孰可用?”焘以壁对。召试,为正字。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大臣或以沮兵议忤侂胄得罪贬,壁论待敌先发,然后应之。侂胄意不怿。壁度力不能回,乃入奏:“自秦桧首倡和议,使父兄百世之仇不复开于臣子之口。愚以为宜亟贬秦桧,示天下以仇耻必复之志,则君臣上下奋励振作,拯溃民于残虐,湔祖宗之宿愤。在今日举而措之,无难矣。”疏奏,秦桧坐追王爵。议者谓壁言虽公,特以迎合侂胄用兵之私而已。金遣使来,微示欲和意。丘崈以闻,壁贻崈书,俾遣小使致书金帅求成。金帅报书以用兵首谋指侂胄,侂胄大恚,不复以和为意。壁言:“苟利社稷,固难执一。”侂胄不听,用兵之意益急。壁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壁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后侂胄被诛,御史叶时论壁反复诡谲,削三秩,谪居抚州。越四年,复除知遂宁府,未至,而溃兵张福入益昌,戕王人,至遂宁,壁传檄谕之,福等读檄泣下,约解甲降。会官军至挑贼,贼忿,尽燔其城,顾府治曰,李公旦夕来居,此其勿毁,壁驰书大将张威,使调兵士来战,威夜遣人叩门,言曰:“贼垒坚不可破,将选死士,梯而登,以火攻之。”壁曰:“审尔,必多杀士卒,盍先断贼汲路与粮道,使不得食,即自成擒矣。”以长围法授之,威用其谋,贼遂平。壁嘉定十五年六月卒,谥文懿。壁嗜学如饥渴,群经百氏搜抉靡遗,于典章制度尤综练。为文隽逸,所著有《雁湖集》一百卷、《涓尘录》三卷等。

(选自《宋史·李壁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侂胄不听用兵之意/益急/壁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壁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

B. 侂胄不听/用兵之意益急/壁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壁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 

C. 侂胄不听/用兵之意益急/壁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壁/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

D. 侂胄不听用兵之意/益急/壁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壁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秩,指古代官吏的俸禄,也指官吏的官阶、品级,文中“削三秩”指李壁被贬官三级。 

B.传檄,指传布檄文。檄文指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C.谥文懿,谥号是古人对死去的地位高的人给予或褒或贬的称号,“文懿”是褒扬的谥号。

D.群经,指儒家经典;百氏,指诸子百家。群经百氏都是科举时代儒生应试考查的内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壁聪颖好学,著作颇丰。他年轻时每天诵读一万多字,所写的文章精深博大;求学如饥似渴,涉猎广泛,撰有多部著作。

B.李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他先是反对韩侂胄草率用兵,后因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挽回出兵局面,又建议贬斥秦桧以振奋人心。

C.李壁敢于担当,无辜被贬。他和韩侂胄共同执掌朝政,韩侂胄执意用兵,兵败被杀,御史叶时认为李壁反复无常,将他贬到抚州。

D.李壁精于谋略,平定贼兵。平定贼兵的过程中,他调兵遣将,反对火攻,建议采取断汲路与粮道的长围之法,最后贼兵被平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大臣或以沮兵议忤侂胄得罪贬。(6分)

(2)事势未集,亦权宜就和。苟利社稷,固难执一。(4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B(侂胄不听,用兵之意益急。壁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壁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

11.D(“群经百氏都是科举时代儒生应试考查的内容”错)

12.C(“无辜被贬”不准确;“被御史叶时贬到抚州”错)

13.(1)当时韩侂胄把持国政,建议收复失地,出兵的想法正急切,有的大臣因为提出阻止发兵的意见违逆了韩侂胄获罪被贬,( “专”“恢复”“用师”“ 方锐”“ 忤”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现在的情势还没有安定成功,也可以权且变通前去议和。如果对国家有利,本来也难以采取一个策略。(“权宜”“苟”“ 执一”各1分,句子大意1分。)

【参考译文】

李壁字季章。父亲李焘,主修国史。李壁年轻时聪颖过人,每天诵读一万多字,写的文章精当广博。孝宗曾问李焘:“您的各个儿子中,谁可任用?”李焘回答说李壁可用。凭借父亲的职位从政做官。后来考中进士。被皇帝召试后,李壁担任正字之职。宁宗即位后,李壁改任著作佐郎。当时韩侂胄专权,建议收复失地,出兵的想法正急切。有的大臣因为提出阻止发兵的意见违逆了韩侂胄获罪被贬。李壁说:“进攻的关键,应该是慎重发兵并一定要达到目的,不要轻率出兵而随便停止。”韩侂胄心中不悦。李壁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挽回(出兵的局面),就上奏说:“自从秦桧首先提倡和议使得父兄百世的仇恨不再从臣子口中说出,臣认为应该立即贬斥秦桧,向天下表明报仇雪耻的志向,这样一来,君臣上下奋发振作,从凶残暴虐的敌人手中拯救出离散的人民,洗去祖宗的长久怨愤。在今天提出并去施行这些,不难啊。”奏疏交上去,秦桧被判罪追削王爵。议论的人认为李壁的话虽然公道,只不过是用来迎合韩侂胄用兵的私意而已。金国派使臣来,暗中表示想议和的意愿。丘崈把这件事报告朝廷,李壁送给丘崈一封信,让他派侍役送信给金兵元帅讲和。金兵元帅回信称用兵的主要谋划者是韩侂胄,韩侂胄大怒,不再考虑议和。李壁说:“现在的情势还没有安定成功,也可以权且变通前去议和。如果对国家有利,本来也难以始终采取一个策略。”韩侂胄不听,出兵的想法更加急切。李壁正和韩侂胄共同执掌朝政,有人劝李壁赶快离开,不要和韩侂胄一起分担祸患,李壁说:“唉,国家困乏了,我离开了谁适合谋划这些?”后来因为兵败韩侂胄被诛杀,御史叶时认为李壁反复无常变化多端,李壁被降官三级,贬居抚州。过了四年,又被授任遂宁府知府,还没有到任,而溃散兵卒张福进入益昌,杀害朝廷命官,到达遂宁,李壁发布文书谕示他们,张福等人读檄文流下眼泪,约定解甲投降。恰好官军来到向贼兵挑战,贼兵愤怒,把全城都烧了,看着府衙说:“李公很快要来居住,这里不要烧毁。”李壁快马传信给大将张威,叫他调集士兵来会战。张威夜间派人敲门,告诉他说:“贼兵城垒坚固无法攻破,将要挑选敢死队,用云梯登城,用火攻城。”李壁说:“真是这样,必然大量损失士卒,为什么不先断绝贼兵汲水的通路和运粮的道路,让他们得不到食物,他们就会自动被擒了。”把长期围困的方法教给他,张威使用了他的计谋,贼兵于是被平定。李壁于嘉定十五年六月去世,谥号文懿。李壁爱好学习,如饥似渴,各家经典全都搜集,没有遗漏,对典章制度尤其进行综合研习。他写的文章俊逸不凡,著作有《雁湖集》一百卷,《涓尘录》三卷等。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赏析

      在唐人七绝中,也和在整个古典诗歌中一样,以赋、比二体写成的作品较多,兴而比或全属兴体的较少。杜牧这首诗采用了“托事于物”的兴体写法,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称得上是一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已尽而

  • 腰斩是一种什么样的刑罚

    腰斩是一种什么样的刑罚腰斩,是古代死刑的方式之一,包青天常用的“铡刑”就是腰斩的一种。腰斩对行刑方法有极高的要求,行刑者需将罪犯从腰部切成两段或两段以上,这样才能增加受刑者的痛苦,延长其死亡的时间。一

  •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全诗赏析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杜甫 序: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

  • 李清照《词论》笺略

    李清照《词论》笺略 笔者按:李清照《词论》,始见录于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晁无咎”条,为吾国第一篇专门词学理论文献, "> 雍容恬静,幽默风趣——丰子恺

    雍容恬静,幽默风趣——丰子恺丰子恺,曾用名丰润、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

  • 《好事近·雨後晓寒轻》鉴赏

    【注释】 ①残漏:漏声将尽。 残:阑也,垂尽之意。 漏:古计时之器。 ②赊:远也。 ③凉州:乐曲。 【评解】 这是一首伤离之作。雨后轻寒,晓莺啼歇,隔溪残漏凄咽,撩人愁思

  • 乔迁之喜对联 地久天长门有喜,年丰人寿福无边

    【吉星高照——福地呈祥】 【燕贺新禧——莺歌阳春】 【新春迁新宅——福地启福门】 【春临福宅地——福载善人家】 【仁风春日照——德泽福星明】 【东风开画栋

  • 古文辞类纂《扬子云河东赋》文言文全文

    扬子云河东赋 其三月,将祭后土,上乃帅群臣,横大河,凑汾阴。既祭,行游介山,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西岳以望八荒,迹殷、周之虚,眇然以思唐、虞之风。

  • 糊里糊涂

    糊里糊涂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糊里糊涂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糊里糊涂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正正之旗

    正正之旗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正正之旗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正正之旗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