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吴宫遗事》原文及翻译
罗隐
原文:
越心未平,而夫差有忧色。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捭参政者以听百姓之疾苦焉,以查四方之兵革焉。一之日,视之以伍员,未三、四级,且奏曰:“王之民饥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国危矣。”夫差不悦,伯嚭以代焉。毕九层而不奏,且倡曰:“四国畏王,百姓歌王,彼员者欺王。”员曰:“彼徒于其身之亟高,固不暇为王之视也,亦不为百姓谋也,岂臣之欺乎?”王赐员死,而嚭用事。明年,越入吴。
注释:①吴宫: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宫室。 ②越心未平: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和其臣民常怀报仇复国之心。 ③俾:使。 ④一之日:十月以后的第一个月,即十一月。 ⑤伍员:字子胥,吴国大臣。 ⑥未三、四级:没等建好第三、第四层。 ⑦喜否:伯喜否,吴国太宰。 ⑧倡:宣扬。 ⑨这句意思是说喜否只想自己的官职赶快升得高些。亟:急,赶快。 ⑩用事:专权,当权。
译文:
越国的人心还没有平服,吴王夫差因此忧心忡忡。一天,他在姑苏山楼台东建造了一座楼台,以使参与朝政的大臣听取百姓疾苦,查看各地的军事情况。到了夏历十一月,夫差派伍子胥去视察工程,还没建到三、四层台阶,伍子胥就奏报说:“大王的臣民挨饿了,大王的兵士疲惫了,大王的国家危险了。”夫差听了很不高兴,就让太宰嚭替换伍子胥。九层都筑完了,太宰嚭并没有奏报实情,而且声言:“四方的国家都畏惧大王,百姓歌颂大王。”伍子胥说:“他只是想自己极力往上爬,本来就没有时间为大王明察秋毫,也不为百姓打算,就是宰欺骗大王啊?”吴王命伍子胥自尽,而使太宰嚭掌管朝政。第二年,越国的军队就攻入了吴国。
相关练习:
罗隐
吴宫遗事①
越心未平②,而夫差有忧色。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俾③参政事者以听百姓之疾苦焉,以察四方之兵革焉。一之日④,视之以伍员⑤。未三、四级⑥,且奏曰:“王之民饥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国危矣。”夫差不悦,俾喜否⑦以代焉。毕九层而不奏,且倡曰⑧:“四国畏王,百姓歌王,彼员者欺王。”员曰:“彼徒欲其身之亟高⑨,固不暇为王之视也,亦不为百姓谋也,岂臣之欺乎!”
王赐员死,而喜否用事⑩。明年,越入吴。
注释:①吴宫: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宫室。 ②越心未平: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和其臣民常怀报仇复国之心。 ③俾:使。 ④一之日:十月以后的第一个月,即十一月。 ⑤伍员:字子胥,吴国大臣。 ⑥未三、四级:没等建好第三、第四层。 ⑦喜否:伯喜否,吴国太宰。 ⑧倡:宣扬。 ⑨这句意思是说喜否只想自己的官职赶快升得高些。亟:急,赶快。 ⑩用事:专权,当权。
【小题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音节停顿。(标两处)(2分)
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
【小题2】解释文中加划线的词。 (4分)
(1)兵( ) (2)毕( )
(3)固( ) (4)明年(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岂臣之欺乎!
【小题4】这篇短文揭示了怎样一条深刻的历史教训?(3分)
答案
【小题1】(2分)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
【小题1】(4分)(1)军队(士兵) (2)完成(造好) (3)本来 (4)第二年
【小题1】(2分)哪里是我欺骗呢!
【小题1】不辨忠奸,听信谗言,必将亡国。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来分析历史教训即可。
-
李商隐(约813~约858年),晚唐成就最高的诗人。字义山,号玉豁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后移居郑州荥阳。史称李商隐“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卷入“牛李党争”,随着两党的得失而时起时伏,不能施
-
菩萨蛮 【宋】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
·梦见雷声不断——暗示你将在路上捡到东西。也许在上学的路上会捡到钱包……但不可占为已有喔!·梦见在雷雨之中东躲西藏——健康方面会出问题。如果你是运动员,那就更要小心。稍微疏忽,可能引起很大的伤痛。
-
蜗牛精神 遥远的南方有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屋,屋里有一个数米长的花坛,花坛里长满了婀娜多姿的花儿和苍翠欲滴的草儿,还有一个小小的王国。王国里住着蚂蚁、蜜蜂、蝴蝶、西瓜虫、蚂蚱和一只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搬来了
-
和尚敬茶 【原文】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
-
脑际急转弯题目:大货车后面拴着一头小牛,为什么被人说成是歹毒的坏蛋? 脑筋急转弯解析:大货车后民拴着牛,可解释为“车带牛”;古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说,所以ldquo
-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出自宋代吴潜的《满江红·送李御带珙》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拼一醉,留君住。歌
-
元史原文: 石天应,字瑞之,兴中永德人。善骑射,豪爽不羁,颇知读书,乡里人多归之。太祖时,太师、国王木华黎南下,天应率众迎谒军门。木华黎即承制授兴中府尹、兵马都提控,俾从南征。天应造战攻之具,临机应
-
登飞龙岩 此间飞去有神龙,开辟灵岩幻几重。 四面玲珑幽径透,万家联络晚烟封。 临高风送钟声远,人望山添翠色浓。 "> 范成大《三月二日北门马上》全诗赏析
新街如拭过鸣驺,芍药酴醾竞满头。十里珠帘都卷上,少城风物似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