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崔十五见招翻译、注释、赏析和鉴赏(李白)
酬崔十五见招全文:
尔有鸟迹书,相招琴溪饮。
手迹尺素中,如天落云锦。
读罢向空笑,疑君在我前。
长吟字不灭,怀袖且三年。
酬崔十五见招字词句解释:
《水经注》:仓颉本鸟迹为字,取其孳乳相生,故文字有六义焉。
《一统志》,琴溪,在宁国府泾县东北二里,溪侧有石台,相传琴高控鲤之所。
《古诗》:"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木华《海赋》:"云锦散文于沙汭之际。"张铣注:"云锦,朝霞也。"
《古诗》:"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酬崔十五见招全文拼音版注释:
ěr yǒu niǎo jì shū , xiāng zhāo qín xī yǐn 。
尔有鸟迹书,相招琴溪饮。
shǒu jì chǐ sù zhōng , rú tiān luò yún jǐn 。
手迹尺素中,如天落云锦。
dú bà xiàng kōng xiào , yí jūn zài wǒ qián 。
读罢向空笑,疑君在我前。
cháng yín zì bù miè , huái xiù qiě sān nián 。
长吟字不灭,怀袖且三年。
酬崔十五见招赏析(鉴赏):
《酬崔十五见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五言律诗。该诗是李白回复好友崔十五的五言律诗,全诗体现了作者对朋友字迹的珍重和才华的喜爱,表现李白对崔殷勤相邀的谢忱和对友情的珍重。
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崔十五,名不详。李白其时在宣城等地盘游。琴溪,在安徽泾县境内。此诗是李白获得崔十五招饮书信后写的回复,以诗作答。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诗歌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
作者: 张翼之 《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史学评论的专著,二十卷,唐代刘知几撰。在我国古代史学发展的进程中,从三代到春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谁说此情此景,不令人黯然神伤,阵阵秋风卷起帷帘,闺中的人比菊花还要清瘦。 [出典]李清照《醉花阴》 注: 1、醉花阴 作者:【李
-
中考课外文言文应对的技巧有哪些 面临中考,课外文言文对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个难点,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只要大家在平时练习中注意用心发现、总结,就会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
-
作者: 向鸣 【本书体例】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
-
訇磕是关于描写水的词语.訇磕訇磕的拼音:hong ke 水石相击的巨响。清·刘世熼
-
《猫说》是明代诗人薛瑄创作的一篇文言文。1、文言文余家苦鼠暴,乞得一猫,形魁然大,爪牙铦且利,私计鼠暴当不复患矣。以其未驯,维絷之,群鼠闻其声,窥其形,类有能者,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既而以其驯也,解其
-
“笨”是一种诀窍季先生语录:德国书中的错误之少,是举世闻名的。有的极为复杂的书竟能一个错误都没有,连标点符号都包括在里面。读过校样的人都知道,能做到这一步,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德国人为什么能做到呢?他
-
此词抒写闺中怀人之情。上片写景。香篆雾浓,“织就绿阴红雨”。燕傍莲幕,杨花似雪,梨云如梦,清明即将过去。下片写春闺怀人。鱼雁鲜通,此情谁诉?辜负了春风明月,大好时光。于是“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思想感
-
作者: 张新科 【本书体例】 ">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劝学用典名句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