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参考赏析
赏析
词的上阕,抒写了丹青重识的悲戚。睹物思人,自然情伤,更不用说是面对展露容颜笑貌的画像了。放“沮咽却无声”,起句感情凝重。因无声之泣比有声之哭更具酸楚之感,因而它的哀痛之情尤足悲人。“只向从前悔薄情”,语痛情切,读后如见作者对着画像呼唤亡灵表示悔痛的情景。从前未必薄情,然而言“悔薄情”者,严厉责己,正表现出爱之深、爱之切。“凭仗丹青重省识,一片伤心画不成”,道出了突然见到亡妻画像时的复杂心情与怆绝感情。生时虽然同床共席,但死别使他们分离,今天凭借画像重新见到了那清俊的面庞,盈盈的双目,怎能不使他悲伤欲绝呢?“画不成”这一句,用元好问《十日作》成句,意谓因伤心一片故难以握笔填词,上阕就在这样浓重的伤情中结束。
词的下阙写回忆诀别的哀痛。“别语忒分明”一句,虽未具体写别语的内容,但它包含着妻子临终时没说完的肺腑言、衷肠语。如今它是那样清楚地回响在耳边。当时,他并未意识到这是最后的声音,孰料它竟成永别的遗言!言犹在耳,痛定恩痛,令人不胜其哀。“午夜”三句,以“梦”喻生,以“醒”喻死。“午夜鹣鹣梦早醒”,喻他们夫妇如比翼之鸟情深意蜜,却中道分离。这里用“避讳”手法,不忍言死,既以减轻自己的悲伤,也表现出他对妻子的挚爱。自妻子死后,他时刻处于思念之中,尤其在深夜,听着风吹檐前铁马,更鼓声声,痛悼、思念之情,便齐涌心头,常常泣不成声。“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之句,化用唐明皇闻铃总念杨贵妃作《雨淋霖》曲的典故,抒发了这种恨好景不常、好梦易醒,无限思念、无比哀痛的感情。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翻译与解读 名与身孰亲01?身与货孰多02?得与亡孰病03?甚爱必大费,厚藏必
-
三三五五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三三五五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三三五五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梦见孕妇自己来例假,得此梦,乃是贵人颇多之预兆,与他人间以诚相待,做事谦和,多有贵人相助之机遇,凡事应以礼相待,不可与他人间大打出手。如做此梦,因金钱与他人间纠葛者,相处更有不安。秋天梦之吉利,冬天梦
-
碗,和我们朝夕相见,和我们生死攸关。碗,关乎生存,关乎生计。可以说,没有什么能重于一只碗。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碗,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可以肯定的是,用碗的历史,远远要早得多。最早的时候,碗可能只是一片荷叶
-
写离别,可以联想到杨柳,可以联想到春风,也可以联想到画舸,王、李、郑分别用以表达所要写的主题——离别,从而另辟蹊径,在千千万万以离别为题材的诗作中不落窠臼,生面别开。">
-
《大人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创作的一篇赋。以下是大人赋注音版、拼音版,欢迎阅读。大人赋注音版《 大dà人rén赋fù 》 相xiàng如rú拜bài为wéi孝xiào文wén园yuán令lìng ,
-
【4448】暗时间(刘未鹏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5万字,2011年8月第1版,35元)三篇:暗时间;思维改变生活;跟波利亚学解题。暗时间;设计你自己的进度条;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学习密度与专注力;一
-
父亲去世后,我在他桌子的抽屉里,发现了他写的A自传,只有短短的21页纸,简略地记载着他一生的匆忙和满足,每次读它我都禁不住泪流满面。 父亲十岁时,连年闹灾荒,由于家里人多(他弟兄五人,一个姐姐),粮
-
青玉案 无名氏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 "> “郑鼎,泽州阳城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郑鼎,泽州阳城人。幼孤,能自立,读书晓大义,不妄言笑。既长,勇力过人,尤善骑射。初为泽、辽千户。岁甲午,从塔海绀不征蜀,攻二里散关,屡立战功。未几,宋将余侍郎烧绝栈道,以兵围兴元,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