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
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
出自南北朝萧子显的《春别诗四首·其三》
江东大道日华春,垂杨挂柳扫清尘。
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
参考翻译
注释
题注:《升庵诗话》卷十三所收该诗的末尾还有两句:“昨别下泪而送旧,今已红妆而迎新。”并注曰:“娼楼之本色也。六朝君臣,朝梁暮陈,何异於此。”
江东:自汉至隋唐自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两岸地区为江东。作者萧子显出身南梁皇族,南梁的都城是建业(即今南京),属江东地域。诗中所写的场景也当是江东。
垂杨挂柳:垂挂着枝条的杨树柳树。
清尘:轻盈的尘土。清,一作轻。
日华:太阳的光辉。
淇水:即淇河。《诗经·卫风·氓》应属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爱情叙事诗,它揭露、批判了当时的男女不平等现象。《氓》中三次咏及淇水(“送子涉淇”、“淇水汤汤”、“淇则有岸”)开“淇河——爱情河”之先河。之后,历代有不少咏及爱情的诗赋中常常出现“淇水”的意象。这里的“淇水昨送泪沾巾”,只是将“淇水”作为爱情的“阻滞”(障碍)来写,它是“阻滞”的抽象化或象征,“淇水”并非诗中那对恋人的相恋之地。但诗中恋人爱情的“阻滞”具体是什么,该诗并未交代。
红妆:妇女的红色装饰。
宿昔:亦作“夙昔”。从前,旧日。
参考赏析
题解
这首诗写一位热恋中的男士回忆昨日与恋人难得一聚时的愉快和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首二句景中寓情,透过所写美景,我们可以读出这对恋人的昨日相聚是多么惬意和珍贵。末二句以“淇水”这一古代恋情诗中常用的“阻滞”意象,寓含着这对恋人相恋中难以逾越的障碍。昨日依依惜别的情景仍浮现在眼前,并充满着对恋人的思念和想象。
作者介绍
萧子显
萧子显(487年--537年),字景阳,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朝史学家,文学家。...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记述宋高宗赵构一朝史事的编年体史书。南宋李心传撰写。 李心传(1166—1243),字微之,隆州井研(今四川井研)人。参加乡试不第,遂绝意科举,闭门着书
-
唐才子传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①干,字雄飞,桐庐人。幼有清才,散拙无营务。大中中,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每风清月明,携稚子邻叟,轻棹往返,甚惬素心。家贫,
-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葛洪 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少好神仙异养之术,曾任丞相掾、谘议参军等职,因镇压石冰领导的农民起义,被封为
-
作者: 郅溥浩 【作家简介】哈纳·米奈(1924— ),叙利亚作家。出生在海港城市拉塔基亚的一个贫苦家庭。因生活所迫,举
-
蜀道难文言文简析 导语: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
-
《张万福传》原文及翻译 导语: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张万福传》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出自唐代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
-
脑际急转弯题目:为什么西藏那边蚊子多不多? 脑筋急转弯解析:不多,因为去那边的人都喊缺氧(痒) 脑筋急转弯答案:不多
-
【萝卜】一种植物,蔬菜。 【卜名】古时王族生子,由卜官命名,并占卜吉凶,称卜名 【买卜】指请人占卦以问凶吉 【五卜】据以占卜吉凶的五种龟甲裂纹 【卜昼】形容不分昼夜地饮酒作乐,
-
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顺天大兴人。九岁入都,十三岁通《五经》,有文名。先生少英异,至性过人,与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为钜公契赏。及丁父忧,服阙,不肯出仕,欲为名山大川之游。会文正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