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肥水东流无尽期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注释
⑴鹧鸪天:词牌名,据传词名取自郑隅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又称“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醉梅花”“思佳客”。双调,上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八字,下片五句,押三平韵,二十七字,共五十五字。上片第三、四句及下片两个三字句多用对仗,用“大石调”。
⑵元夕:即元宵节,在旧历正月十五。
⑶肥水:即淝水。源出安徽合肥紫蓬山,东南流经将军岭,至施口入巢湖。
⑷不合:不应当;不该。种相思:留下相思之情,谓当初不应该动情,动情后尤不该分别。
⑸丹青:泛指图画,此处指画像。
⑹红莲夜:指元宵灯节。红莲,指灯节的花灯。周邦彦《解语花·上元》:“露浥红莲,灯市花相射。”
翻译
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苦苦相思。梦里的相见总是看不清楚,赶不上看画像更加清晰,而这种春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
春草还没有长绿,我的两鬓已成银丝,苍老得太快。我们离别得太久,慢慢一切伤痛都会渐渐被时光忘去。可不知是谁,让我朝思暮想,年年岁岁的团圆夜,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姜夔为怀念身在合肥的恋人而作,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元宵节之时。据现代词学家夏承焘考证,姜夔在初遇合肥恋人时,约为二十余岁,在他三十六岁这年,曾经两次到过合肥。“绍熙元年(1190),姜夔再客合肥,此年冬,姜夔戴雪诣石湖,授范成大以咏梅之《暗香》《疏影》新声两阕,成大喜以歌妓小红为赠。”而作此词时,姜夔已是四十二岁,与旧恋人初遇已相隔近二十年。
赏析
这是一首情词,与姜夔青年时代的“合肥情事”有关,词中怀念和思恋的是合肥的旧日情侣。可以看出,白石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虽往事已矣,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加上人事变幻的沧桑,并没有改变白石对合肥情侣的深深眷恋。所以在长期浪迹江湖中,他写了一系列深切怀念对方的词篇。
头两句揭示梦的原因,首句以想象中的肥水起兴,兴中含比。肥水分东、西两支,这里指东流经合肥入巢湖的一支。明点“肥水”,不但交待了这段情缘的发生地,而且将词人拉入到遥远的沉思。映现在词人脑海中的,不仅有肥水悠悠向东流的形象,且有与合肥情事有关的一系列或温馨或痛苦的回忆。东流无尽期的肥水,在这里既象是悠悠流逝的岁月的象征,又象是在漫长岁月中无穷无尽的相思和眷恋的象征,起兴自然而意蕴丰富。正因为这段情缘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痛苦思念,所以次句笔调一转翻怨当初不该种下这段相思情缘。“种相思”的“种”字用得精妙无比。
相思子是相思树的果实,故由相思而联想到相思树,又由树引出“种”字。它不但赋予抽象的相思以形象感,而且暗示出它的与时俱增、无法消除、在心田中种下刻骨镂心的长恨。正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不合”二字,出语峭劲拗折,貌似悔种前缘,实为更有力地表现这种相思的真挚深沉和它对心灵的长期痛苦折磨。
三四两句切题内“有所梦”,分写梦中与梦醒。刻骨相思,遂致入梦,但由于长期睽隔,梦中所见伊人的形象也恍惚迷离,觉得还不如丹青图画所显现的更为真切。细味“梦中未比丹青见”句,似是作者藏有旧日情人的画像,平日相思时每常展玩,但总嫌不如面对伊人之真切,及至梦见伊人,却又觉得梦中形象不如丹青的鲜明。意思翻进一层形成更深的朦胧意蕴。下句在语言上与上句对仗,意思则又翻进一层,说梦境迷蒙中,忽然听到山鸟的啼鸣声,惊醒幻梦,遂使这“未比丹青见”的形象也消失无踪无处寻觅了。如果说,上句是梦中的遗憾,下句便是梦醒后的惆怅。与所思者睽隔时间之长,空间之远,相见只期于梦中,但连这样不甚真切的梦也做不长,其情何堪?上片至此煞住,而“相思”、“梦见”,意脉不断,下片从另一角度再深入来写,抒发梦醒后的感受。
换头“春未绿”关合元夕,开春换岁,又过一年,而春郊尚未绿遍,仍是春寒料峭:“鬓先丝”说自己辗转江湖,蹉跎岁月双鬓已斑斑如霜,纵有芳春可赏,其奈老何!两句为流水对,语取对照,情抱奇悲,造意奇绝。
接下来“人间别久不成悲”一句,是全词感情的凝聚点,饱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深沉的悲慨。真正深挚的爱情,总是随着岁月的积累而将记忆的年轮刻得更多更深,但在表面上,这种深入骨髓的相思却并不常表现为热烈的爆发和强烈的外在悲痛,而是象在地底运行的岩浆,在平静甚至是冷漠的外表下潜行着炽热的激流。又象是地表之下的地下河,深处奔涌激荡,外表却不易觉察。特别是由于年深岁久,年年重复的相思和伤痛已经逐渐使感觉的神经末梢变得有些迟钝和麻木,心田中的悲哀也积累沉淀得太多太重,裹上了一层不易触动的外膜,在这种情况下,就连自己也仿佛意识不到内心深处潜藏的悲哀了。“多情却似总无情”(杜牧《赠别二首》),这“不成悲”的表象正更深刻地反映了内心的深切悲痛。而当作者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时,悲痛的感情不免更进一层。词人在几天前写过的一首同调作品中有“少年情事老来悲”,正与此同。这是久经感情磨难的中年人更加深沉内含、也更富于悲剧色彩的感情状态。在这种以近乎麻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刻骨铭心的伤痛面前,青年男女的卿卿我我、缠绵悱恻便不免显得浮浅了。
歇拍以两地相思、心心相知作结。与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相同。“岁岁”照应首句“无尽”。这里特提“红莲夜”,似不仅为切题,也不仅由于元宵佳节容易触动团圆的联想,恐怕和往日的情缘有关。古代元宵灯节,士女纵赏,正是青年男女结交定情的良宵,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柳永的《迎新春·嶰管变青律》可以帮助理解这一点。
因此年年此夜,遂倍加思念,以至“有所梦”了。说“沉吟”而不说“相思”,不仅为避免重复,更因“沉吟”一词带有低头沉思默想的感性形象,颇有李商隐“月吟应觉月光寒”的意境。“各自知”,既是说彼此都知道双方在互相怀念,又是说这种两地相思的况味(无论是温馨甜美的回忆还是长期别离的痛苦)只有彼此心知。两句用“谁教”提起,似问似慨,如泣如诉,像是怨恨某种不可知的力量使双方永远睽隔,又像是自怨情痴不能泯灭相思。正是“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在深沉刻至的“人间别久不成悲”句之后,用“谁教”二句作结,这是一句提空描写,变实为虚、化人为物,词的韵味显得悠长深厚,含蕴空灵。
情词的传统风格偏于柔婉软媚,这首词却以清健之笔来写刻骨铭心的深情,别具一种峭拔隽永的情韵。全篇除“红莲”一词由于关合爱情而较艳丽外,都是用经过锤炼而自然清劲的语言,可谓洗净铅华。词的内容意境也特别空灵蕴藉,纯粹抒情,丝毫不及这段情缘的具体情事。所谓“意愈切而词愈微”,“感慨全在虚处”,正是此词的特点。
词牌简介
鹧鸪天,据传词名取自郑隅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又称《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醉梅花》、《思佳客》。双调,上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八字,下片五句,押三平韵,二十七字,共五十五字。上片第三、四句及下片两个三字句多用对仗,用“大石调”。
作品格律
定格
⊙●○○⊙●△,(可作⊙○⊙●●○△)
⊙○⊙●●○△。
⊙○⊙●⊙○●,
⊙●○○⊙●△。
○●●,(可作●○●)
●○△,
⊙○⊙●●○△。
⊙○⊙●○○●,
⊙●○○⊙●△。
注:○: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声韵 ▲:仄声韵
作者简介
姜夔(kuí)(1155年~1221年),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庆元(宋宁宗年号,1195~1200)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
-
在生活中有时候会想很多的东西,想得事情一旦多了,到了晚上就可能会做梦。我们的梦境有时候可能虚幻,有时候也可能很真实,有时候毫无逻辑等等。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出处】唐·杜甫《登高》。【意思】秋日天高气爽,秋风萧萧,峡谷中不时传来猿猴的长声啸叫,江水的小洲,水清沙白,鸟儿在上面不住地回旋飞翔。【点评】意象组合颇密,对
-
【粗枝大叶解释】原指简略或概括。现指做事粗糙,不细致,不认真。 【粗枝大叶造句】 ①他没有深入下去调查研究,只是粗枝大叶地问了一下事情的经过情况,就回来了。 ②对人民的来信来访要认真对
-
文言文《画蛇添足》原文及翻译 《画蛇添足》这篇文言文的寓意十分深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画蛇添足》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楚有祠
-
词的上片是对过去离乱生活的回顾与感慨,元好问自金宜宗贞祐元年(1213)以来,因避兵几经转徙,颠沛流离,哥哥元好古死于病乱之中。移家登封后稍微安定下来,但在汴京为官,仍是单身生活。北边烽火未熄,自己孤
-
周紫芝简介周紫芝周紫芝(1082-1155)字小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
-
驴头不对马嘴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驴头不对马嘴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驴头不对马嘴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布衣作品傍晚的打桩机急促,慌乱,反反复复一声紧接一声小时候母亲叫我回家的声音也是这样听了很久,我也无法离开在城市深处我已经被那些打 "> 风雨飘摇造句
一、 语义说明:受风雨的吹打而摇晃。 使用类别:用在「风雨交加」的表述上。 风雨飘摇造句: 01、这棵大树在风雨飘摇之中,屹立不遥 02、长熟的果实在风雨飘摇中被打落地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1],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 [题解] 九月九日,即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