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出自唐代王驾的《雨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版本一)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版本二)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雨前初次见到新开花朵的花蕊,雨后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
蜜蜂和蝴蝶纷纷地飞过了墙去,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注释
⑴蕊(ruǐ):花朵开放后中间露出的柱头花丝等,分雌蕊、雄蕊。
⑵叶底:绿叶中间。底,底部。
⑶蜂蝶:蜜蜂和蝴蝶。纷纷:接连不断。
⑷疑:怀疑。春色:春天的景色。邻家:邻居的家。
参考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即兴诗,写雨后漫步花园所见的衰败景象。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来写春景,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初见”“全无”是精准的概括,令人感受到雨前、雨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致。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落红满径,枝条是上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这场雨下得很大很久。好端端的百花争艳的美好春色,却被这一场春雨给闹杀了。诗人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是非常扫兴而生感触的。
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蜂蝶。“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佳期,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来,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不料扑了空,小园无花空有叶;它们也像诗人一样大失所望,懊丧地离开,纷纷飞过院墙。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小园显得更加冷清寥落,诗人的心也就更是悲苦怅惘。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大胆而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独享春色,诗人想得却是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疑”字极有分寸,体现了一个度,格外增加了真实感。这两句诗,作者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不仅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而且描写似乎“阳春”真的“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邻家,她是十分调皮、非常会捉弄人的,这就更把“春色”写活了。同时,作者的“惜春之情”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透露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心情。作者内心伤春惜春的心情和眼前自然景象巧妙接合,既赋予蜜蜂蝴蝶以人格精神,又暗暗流露作者的内心感触,两者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其中,“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而又浑然天成,令人顿时耳目一新。这一句是全篇精髓,起了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经它点化,小园、蜂蝶、春色,一齐焕发出异样神采,妙趣横生。古人谓“诗贵活句”(吴乔《围炉诗话》),就是指这种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动的诗句。
这首七言绝句,精巧地选择雨晴后的景物,来进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创作背景
王驾进士及第之后,官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此诗作于其归隐之后。
作者介绍
王驾
王驾(851~ ?),晚唐诗人,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大顺元年(890)登进士第,仕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与郑谷、司空图友善,诗风亦相近。其绝句构思巧妙,自然流畅。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赞曰:“今王生者,寓居其间,浸渍益久,五言所得,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
-
李白曾以如椽采笔,驱山走海,状物图貌,描绘了一幅幅色彩鲜明、雄伟峻峭、明丽清新的画卷,再现了祖国壮丽河山的自然美。这些诗篇,流传千古,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一首《荆门浮舟望蜀江》,就是由多幅优美生动的
-
曹竹虚族兄遇鬼文言文注音版《 曹cáo竹zhú虚xū族zú兄xiōng遇yù鬼guǐ 》 曹cáo竹zhú虚xū言yán : 其qí族zú兄xiōng自zì歙shè往wǎng扬yáng州zhōu ,
-
高中文言文名词 阅读文言文的时候,词汇意思是大家都会出问题的地方,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高中文言文名词,仅供参考! 高中文言文名词 一、 常见的单音动词 1
-
东坡先生墓志铭 苏辙 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
-
《百家姓葛》文言文 历史来源 「葛」源出; 一 ﹕「葛」出自「嬴」姓。以国名为氏,夏代,有诸侯方国「葛」国,在今河南长葛县,《孟子.腾文公》载; 汤居毫,与葛伯为邻。其后
-
战国策·楚一·张仪为秦破从连横《张仪为秦破从连横》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张仪为秦破从连横》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
-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千古传诵,朗朗上口,写登高望远,却在寥寥数语中道出深刻的哲理。"> 聊斋之马介甫原文及译文
《马介甫》为蒲松龄的白话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原文杨万石,大名诸生也[1]。生平有“季常之惧[2]”。妻尹氏,奇悍, 少迕之,辄以鞭挞从事。杨父年六十馀而鳏,尹以齿奴隶数[3]。杨与弟万锺常窃
-
野老无心见贵人 吴山净端 松竹青青古涧深,结茅为屋号归云, 自从参遍官僚后,野老无心见贵人。 《吴山净端禅师语录》卷下 "> 比诸葛亮还要难招揽的刘巴,到底是什么人?
人才,不管在什么时期都是很多人争抢的对象,尤其是在历史上三国时期,很多主君都希望能够有人才来协助自己,帮助自己争夺天下管理国家。刘备三顾茅庐请得卧龙出山的故事,我们都是知道的,不过好在诸葛亮还是被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