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意思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2:41:23阅读:974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出自唐代李白的《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华山峥嵘而崔嵬,是何等的壮伟高峻呀!

远望,黄河像细丝一样,弯曲迂回地从天边蜿蜒而来。

而后,它奔腾万里,汹涌激射,山震谷荡地挺进。

飞转的漩涡,犹如滚滚车轮;水声轰响,犹如秦地焦雷。

阳光照耀,水雾蒸腾,瑞气祥和,五彩缤纷。

你千年一清呀,必有圣人出世。

你巨灵一般,咆哮而进,擘山开路,一往而前。

巨大的波澜,喷流激射,一路猛进入东海。

华山的三座险峰,不得不退而耸立,险危之势,如欲摧折。

翠崖壁立,丹谷染赤,犹如河神开山辟路留下的掌迹。

白帝的神力造就了华山的奇峰异景。

顽石铸就莲花峰,开放于云雾幽渺的云台,

通往云台的栈道,一直伸向高深难测的幽冥之处,

那里就住着长生不老的丹丘生。

明星玉女倾玉液,日日曦微勤洒扫;

麻姑仙子手似鸟爪,最可给人搔背挠痒。

西王母亲手把持着天地的门户,

丹丘面对苍天,高声谈论着宇宙桑田。

他出入于九重天宇,华山为此增光辉;

东到蓬莱求仙药,飘然西归到华山。

甘美的玉液琼浆,如果惠予我这样的好友畅饮,

我们就可骑着两只茅狗,腾化为龙,飞上华山而成仙。

注释

⑴西岳:即华山。丹丘子:即元丹丘,李白于安陆时所结识的一位道友,于颜阳、嵩山、石门山等处都有别业。李白从游甚久,赠诗亦特多。

⑵“西岳”两句:据《华山记》所载,从华山的落雁峰“俯眺三秦,旷莽无际。黄河如一缕水,缭绕岳下”。峥嵘:高峻貌。

⑶盘涡毂(gǔ)转:车轮的中心处称毂,这里形容水波急流,盘旋如轮转。

⑷荣光休气:形容河水在阳光下所呈现的光彩,仿佛一片祥瑞的气象。都是歌颂现实。千年一清:黄河多挟泥沙,古代以河清为吉祥之事,也以河清称颂清明的治世。圣人:指当时的皇帝唐玄宗。

⑸“巨灵”两句:据《水经注·河水》引古语:“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踏,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华岩。”

⑹三峰:指落雁峰、莲花峰、朝阳峰。高掌:即仙人掌,华山的东峰。

⑺白帝: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西方之神。华山是西岳,故属白帝。道家以西方属金,故称白帝为西方之金精。慎蒙《名山诸胜一览记》:“李白诗‘石作莲花云作台’,今观山形,外罗诸山如莲瓣,中间三峰特出如莲心,其下如云台峰,自远望之,宛如青色莲花,开于云台之上也。”

⑻阁道:即栈道。窈冥:高深不可测之处。

⑼麻姑: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为建昌人,东汉桓帝时应王方平之邀,降于蔡经家,年约十八九岁,能掷米成珠。自言曾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她的手像鸟爪,蔡经曾想象用它来搔背一定很好(见《神仙传》)。

⑽我皇:指天帝。谈天:战同时齐人邹衍喜欢谈论宇宙之事,人称他是“谈天衍”。

⑾九重:天的极高处。

⑿“玉浆”两句:是说元丹丘或许能惠爱故人(自指),饮以玉浆,使他也能飞升成仙。《列仙传》说,仙人使卜师呼子先与酒家妪骑二茅狗(后变为龙)飞上华山成仙。玉浆:仙人所饮之浆。

参考赏析

鉴赏

此篇写黄河的奔腾冲泻之势及华山的峥嵘秀伟,运用神话传说,驰骋想象,使山河更带有神奇的色彩。

“西岳”两句。此诗开篇,就以“西岳峥嵘何壮哉”的突发唱叹,写华山的雄伟,起势宏远突兀,接着便展现登山远眺所见到的黄河之雄姿。接着四句写黄河。先写河的触山动地的汹涌澎湃之势,继写河的急流盘旋成涡,声如巨雷,最后写河水在阳光下,反映出灿烂辉煌的色彩,并把它和人的命运连系起来。出人意外的是,诗人对黄河的勾勒,却用了飘忽的轻笔:“黄河如丝天际来!”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奇景象迥异,这是因为诗人此刻是在烟云缥缈的华山绝顶;从万仞之上,远眺数千里外的盘曲黄河,正有细曲“如丝”“天际”来的奇妙感觉。而且诗人描述的重点是华山,用这样的轻笔勾勒,较之于重笔渲染黄河的壮阔,更可以反衬华岳的高峻入云。然而,黄河毕竟是狂暴不羁的,在它奔腾至华山脚下的时候,就不再轻细“如丝”,简直是波山浪海了。因此,诗人之笔亦突然夭矫而行、力挟千钧:“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它那蓄势“万里”的排浪,使山岳为之震撼;疾浪受阻,便沸怒而折,翻卷起巨轮般转动的漩涡,发出震撼三秦的雷鸣。这景象的确惊心动魄。

然而这一切都是华山尚未开辟、黄河中途受阻的虚境。诗人的思绪此刻已飞向了远古。传说大禹理水之前,华山与对岸的山峰相连一片,挡住了滚滚黄河。大禹到来以后,指挥河神巨灵,将山峦横击为二,黄河才得以畅流。那击开的两半,就是现在隔河相峙的华山和首阳山。诗中的“荣光(华光)休气(瑞气)纷五彩”二句,于惊雷震荡声中,忽作舒徐悠长之音,正表现了圣人大禹降临黄河的自信闲暇之态。接着便有巨灵擘山的壮观一幕:诗人以“咆哮”状貌巨灵擘山的盛怒,以“洪波喷射”描摹山分浪奔的奇景。其运笔亦如巨灵和怒浪,显示出李白所独具的“疾雷破山、颠风簸海”(谢榛《四溟诗话》)之势。“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刚刚击开的三峰(即华山“落雁”、“莲花”、“朝阳”三峰),被巨灵震得慌忙退立,才免于倾覆之灾;但在翠崖丹谷之上,还留下了河神凌厉的掌印(即今华山东北的“仙人掌”)。与巨灵神的悍蛮擘山、不顾而去相比,西方之帝(白帝)就显得可爱多了:他仿佛要抚慰受击的山峦,竟暗运天地之气,一夜之间,将华山的顶峰,化作了一朵“莲花”,并让缭绕的白云,变为云台(即云台峰)承托着它——华山自此后便如青碧的莲花,盛开于万里白云之上。这就是诗中第一节所描绘的华山奇景。由于这描绘充分发挥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想象,并且交织着黄河的涛声骇浪和绘纭多姿的往古神话,显得格外壮丽和妩媚。这一切都只是为了造出一个神奇缥缈之境,为友人的“出场”作铺垫。

“云台”八句以神话故事和现实的人物并写,似幻似真,并以此娱悦元丹丘。言云台的阁道连接着高不可测的云霄之处,有明星、玉女二仙女来侍洒扫,麻姑为人搔背,手爪很轻。我皇把守着九天的门户,元丹丘与天谈论着宇宙形成的问题,出入于高高的九重天上,往来于蓬莱与华山之间。“云台阁道(栈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这两句从云烟幽渺之中,勾勒友人闲步云台的姿态,使友人带有了飘飘欲仙的风神。“丹丘”之名,恰是《山海经》神话中的不死之国。故诗人直接以“不死”二字,将他一语呼出,显得既诙谐、又有情。元丹丘之去到华山,即将度过的,无非是隐逸山崖的清寂岁月而已。但在诗人笔下,却化作了如梦如幻的连翩奇遇:传说中的华山仙子(明星),慌不迭地为他“洒扫”庭坛;手如鸟爪的“麻姑”,为他“搔背”时,下爪竟还那样轻灵。至于接待过汉武帝的瑶池王母,年事已高,就只好请她看守门户了。倘若友人想“扪天摘匏瓜(星名)”,或许还有机会与天帝攀谈上几句哩——“明星玉女备洒扫”四句,将元丹丘隐迹华山的生活,描摹得美妙、奇幻。原来互不相关的神话传说,一经诗人信手拈来,便绚烂相映、顿成化境。“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求蓬莱复西归。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诗人想象自己的友人,从此将光辉闪闪地出入于九重之天,或者迅疾如飞地往返于仙境蓬莱。或许他还能像传说中的老翁一样,误入嵩山大穴,得到仙人的“玉浆”之赠。想到这里,诗人不禁向友人脱口而呼:“倘得“玉浆”,可别忘了让我也分享一杯呵!到时候,我就与你像传说的汉中卜师、酒店老妇一样,骑上仙人的“茅狗”,刹那间化作飞“龙”,直上云天。”悠然神往的结语,表现出诗人对神仙飞升的向往与仰慕。

全诗运笔收放自如,“纵之则文漪落霞,舒卷绚烂”,收之则“万骑忽敛,寂然无声”(王世贞《艺苑巵言》)。明人陆时雍称李白七古“想落天外,局自变生”、“有舒云流水之妙”。《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正可当此美誉而无愧。

创作背景

丹丘子即元丹丘,是一位“素与烟霞亲”的游仙,与李白情志相投,友谊深厚。这首诗是在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李白送别元丹丘赴华山作仙游时写的,当时李白四十四岁,已经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刘仁赡字守惠,彭城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刘仁赡字守惠,彭城人也。仁赡为将,轻财重士,法令严肃,少略通兵书。事南唐,为左监将军、黄袁二州刺史,所至称治。李璟使掌亲军,以为武昌军节度使。周师征淮,先遣李谷攻自寿春,璟遣将刘

  • 墨子见楚王文言文翻译

    墨子见楚王文言文翻译   喜欢读书的你就不要错过这篇文章啦,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古代文言《墨子见楚王》佳作,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墨子见楚王文言文翻译  原文  

  • 野望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杜甫

    《野望》由唐代杜甫所创作。以下是野望全诗、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野望全诗原文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惟 通:唯)跨马出郊时极目

  • 《黛洛维夫人》作品分析

    英国意识流*作家维吉尼亚·吴尔夫*的代表作。发表于1925年。一译《达罗卫夫人》、《达罗王太太》等。 小说着意描写黛洛维夫人早上出去买花直到归家时的意识活动。在买花途中,她不由地想在18岁那年与彼得·

  • 锡饧不辨文言文翻译

    锡饧不辨文言文翻译   锡饧不辨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xī táng bú biàn,出自《冷庐医话》。最早是说当时的庸医理解古方锡和饧都分不清楚,轻则影响医疗效果,重则伤及性命,引

  • 国学《唐代的天文学家——李淳风》赏析

    唐代的天文学家——李淳风 【点睛之笔】 李淳风是初唐杰出的天文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他在世界最早的气象学专着《乙巳占》中,把风分为八级。直到一千年以后,英国学者才把风力划分为零到

  • 登岳阳楼翻译、赏析、拼音注释版(杜甫)

    登岳阳楼全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全文翻译: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

  • 陆春祥《文学之门》

    文学之门在陕西吴堡一个叫寺沟村的小山沟里,它由柳青的作品筑就。《创业史》《种谷记》《铜墙铁壁》等20多部柳青作品的中外版本,160余吨石材,以繁体字“門”为意象,逐层累叠而成独特的文学之门。庚子初冬,

  •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出处】唐·王维《老将行》。【翻译】 汉军声势迅猛如惊雷霹雳,虏骑互相践踏是怕遇蒺藜。【全诗】《老将行》[唐]·王维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

  • “梁颢,字太素,郓州须城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梁颢,字太素,郓州须城人。王禹偁始与乡贡,颢依以为学,尝以疑义质于禹偁,禹偁拒之不答。颢发愤读书,不期月,复有所质,禹偁大加器赏。 初举进士,不中第,留阙下。献疏曰:方今科名之设,若曰陛下嘉惠孤寒沉滞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