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意思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2:12:46阅读:778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出自宋代章良能的《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柳色深暗

花姿明丽

浓浓一片灿烂春景,

小巧阑干边

刚抽出的花芽如玉簪,

那是羞红的芍药

正暗自结苞含情。

细雨止后

暖风软软里

送来一阵细碎鸟鸣。

白昼缓缓拖长

犹带初情的谈谈春阴。

过去的去了

不必在往事沉溺中低吟。

正是春光和熙

了不牵挂悠闲一身,

只需趁兴游赏

将水榭亭台登临。

啊,处处都寻见

昔日游历的依稀脚印,

无可找寻的

只有失去的少年心。

注释

1.春事:春色,春意。

2.簪:妇女插鬓的针形首饰,这里形容纤细的花芽。

3.风软碎鸣禽:用杜荀鹤《春宫怨》:“风暖鸟声碎”的诗句。碎,鸟鸣声细碎。

4.迟迟:和缓的样子。

翻译及注释二

翻译

柳色春花明丽清新,春意已深。小花栏里的红芍药,已经露出了尖尖的小小花苞,如同美人头上的美丽饰物。雨后的春风,更显得温柔轻盈,到处响着各种鸟雀宛啭的迎接春天的歌声。太阳缓缓升起,晴空中尚有一点乌云。

以往的事情,再也不必回顾思索。趁着美好的春景,赶快去大好河山好好游览。旧日游玩过的迹印,如今处处都可找寻。但无处可寻的,就是一颗少年时的心。

注释

⑴词牌名,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⑵春事:春色,春意。

⑶阑:同“栏”。

⑸簪:妇女插鬓的针形首饰,这里形容纤细的花芽。

⑷芍药:别名将离、离草,属虎耳草目,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花卉。芍药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

⑹风软碎鸣禽:用杜荀鹤《春宫怨》:“风暖鸟声碎”的诗句。碎,鸟鸣声细碎。

⑺迟迟:和缓的样子。

⑻一分阴:天上少许乌云,一点点阴。

⑼沉吟:深深的思念

⑽时序:节候;时节。

⑾登临:登山临水。也指游览。

⑿旧游:昔日游览的地方。

⒀不堪:不可;不能。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词所写的,可能并非词人日常家居的情景,似乎是在他乡做官多年,终于久游归来,或者少年时曾在某地生活过,而此时又亲至其地,重寻旧迹。

“小阑”两句,画出那小阑干围着的花圃,红芍药长得枝叶繁茂,花儿已经含苞,好似一支支玉簪,这亦即是晁补之笔下所描写的春末夏初的景象,“春回常恨寻无路,试向我、小园徐步。一栏红药,倚风含露,春自未曾归去。”(《金凤钩》)“雨余”句写风声,鸟鸣声,用杜荀鹤《春宫怨》诗意:“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正当雨后初晴,风软烟淡,空气温润和暖。“秦观词亦有“花影乱,莺声碎”之句。鸣声随暖风送入耳际,似挽留、似惋惜,真是“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这里写出春将逝去而光阴犹足可流连。“迟迟日”两句,点明季节特征,是白昼渐长,日影阑珊,即所谓“春欲尽,日迟迟。”“一分阴”,言偶有浮云,瞬即消逝。“犹带”两字,使语气显得宛转,对春欲尽不无怅触而情调并不低沉。季节正当春深,又值雨后。柳暗花明,花栏里的红芍药抽出了尖尖的花苞(其状如簪)。这不光由于季节的原因,也由于雨水的滋润。“雨余”二字,虽然到第四句才点出,但这一因素,实际上贯串着整个景物描写。由于春雨之后,天气稳定,风和日丽,鸟雀唤晴,鸣声也格外欢快。一个“碎”字,见出鸟雀声纷繁,乃至多样。春日迟迟,由春入夏,白天越来越长。而湿润的春天,总爱播阴弄晴,“犹带一分阴”,正显出春天雨后景色的妩媚。总之,词人抓住春深和雨后的特点,写出眼前风物的令人流连忘返。

换头“往事莫沉吟”,起得很陡,从心理过程看,它是经过一番盘旋周折才吐出的。“莫沉吟”,正见作者面临旧游之地对往事有过一番沉吟,但又努力加以排遣,用“身闲时序好”劝自己登临游赏。“时序好”,并非宽慰自己的泛泛之词,从上片写景中,已显示了这一点。“旧游”三句,语意忽又一转,写登临以后触景伤神,心情转向惆怅。刘过《唐多令》结末有云:“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是说美景当前,载酒泛舟江上,但已无法回复到昔日同舟游乐的心情,李攀龙云其“因黄鹤楼再游而追忆故人不在,遂举目有江上之感,词意何等凄怆。”与之相较,本词末尾虽亦写今昔之感,却不用直叙而用深一层写法,先说旧地风光,历历可寻,但仍怅然若有所失,所寻求的究竟是什么,“惟有”两字一转指出纵使风景不殊,但年少登临时那种豪情壮怀,却已随流光而消逝,无从寻觅。放眼四望,春光将尽,不禁百感交集,如今国事日非,虽欲有所作为而不可能。

词所表现的情绪是复杂的。年光流逝,故地重游之时,在一切都可以复寻、都依稀如往日的情况下,突出地感到失去了少年时那种心境,词人自不能免于沉吟乃至惆怅。但少年时代是人生最富有朝气、心境最为欢乐的时代,那种或是拏云般的少年之志,或是充满着幸福憧憬的少年式的幻想,在人一生中只须稍一回首,总要使自己受到某种激发鼓舞。人生老大,深情地回首往昔,想重寻那一颗少年心,这里又不能说不带有某种少年情绪的余波和回漩,乃至对于老大之后,失去少年心境的不甘,不满。“回来吧,少年心!”词人茫然若失之际,在潜意识里似乎有这种呼唤。可以说,词人的情绪应该是既有感恨,又不无追求,尽管他知道这种追求是不会有着落的。

词的上片写春深雨后的环境气氛,切合人到中年后复杂的心境意绪,它令人赏心悦目,也容易惹起人感恨。换头“往事莫沉吟”,对于上片写景来说,宕出很远。而次句“身闲时序好”,又转过来承接了上片关于景物时序的描写,把对于往事的沉吟排遣开了。

“旧游无处不堪寻”,见出登临寻访,客观环境并没有惹人不愉快之处,但语中却带出“旧游”二字,再次落到“往事”上。“无寻处,唯有少年心”,“无寻处”,三字重叠,以承为转,并且大大加强了转折的力量。过去的人生轨迹虽然还能找到,但少年时代那种天真烂漫的活泼之心已无法找到,找得到的东西反而增添,找不到东西的怅惘之情,使读者也不免感慨万分。词就这样一次次地铺展开来,又一次次地收转回来,使诗词既有气势,又把作者通过写词表达的忠情逐步深化了。

作者介绍

章良能

章良能(?~1214),父章驹,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授上虞知事。兄良肱,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张萌《露天电影院》

    夜幕来了,扯上银幕银幕挂在树间背面就是村边的小河河水还算清澈扎堆的鱼儿跳进月光它们也在仰望没有围墙前方的野地上石块或树枝摆好的城池等待主人进驻称王摆上板凳便是宝座爱是唯一的门票夜幕中的月色还有繁星风声

  • 梦见棺材坑代表着什么

    梦见棺材坑,得此梦,因金钱与他人交恶者,则财帛不利之征兆,求财之人不可有自作主张之想法,乃事业有烦恼者,生活有不利之迹象,求财多被他人不安。

  • 评“盖特纳回忆录”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一同救灾的是三条汉子:财政部长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和纽约美联储总裁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Geithn

  • 杨氏之子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杨氏之子作者:刘义庆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后汉书《梁鸿传》译文赏析

    梁鸿传 【题解】 本篇节选自《逸民列传》。梁鸿和严光都是藐视富贵、不慕名利的隐士。梁鸿的个性中最为显着的特点便是诚心和高洁。他不趋势利,娶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孟氏丑女为妻,为后世所称道。他的《五噫歌》

  • 狄青出奇兵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狄青出奇兵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导语:狄青出奇兵,讲述了沈括作品梦溪笔谈中,狄青在抗击西夏军的一次战役中,用“换旗法”“钲令法”轻松大胜敌军。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狄青

  • 娄师德

    作者: 张而今 【本书体例】 刘刘,字鼎卿,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著名史家刘知几

  •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全文赏析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译文]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只是那桥下的流水微波荡漾,印着湖心默默无语的一湾冷月。 [出典]南宋姜夔《扬州慢》 注: 1、《扬州慢》姜夔 序

  • 尚书《太甲上第五》译文与赏析

    太甲上第五太甲上第五 【原文】 太甲即为,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夏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惟嗣王不惠于阿衡[127],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128],以承上下神祗。社稷宗庙,罔

  • 《渔翁》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简析 诗人在此以渔翁自况,表达他在政治改革失败后,有时不得不寄情山水,追求“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