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意思翻译、赏析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出自宋代赵鼎的《寒食》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即使冷冷清清开着几扇柴门的村落里,也还是要插几根杨柳枝条,标志出每年的节令。寒食的传统虽然没有传到遥远的广东,但清明上坟奠祭祖先的礼仪还是和中原一样。时至今日,汉唐两代的王陵巨冢,已经没有人前去祭祀;而山边溪间的小路上仍生长着许多梨花。世代更替,非人力所能左右,不如喝上他一杯醉卧在青苔上,莫管关城门的号角声是否响起来。
注释
1、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事,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
2、庞老家:指庞德公一家。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在岘山种田。荆州刺史刘表几次邀他出来做官,他拒绝了,带领全家到鹿门山中采药。后来另一个隐士司马徽来看他,正碰上他上坟扫墓归来。此泛指一般平民百姓全家上坟事。
参考赏析
赏析
诗中的“粤人国”,本指广东,因秦末赵佗曾建南越国,封为南越王。赵鼎曾被贬至潮州,因此此处“粤人国”应指潮州。赵鼎在潮州五年,即绍兴十至十四年(1140-1144),至潮州时是绍兴十年闰六月,故此诗应为绍兴十一年至十四年期间所写。
此诗虽题为《寒食》,但写的是从寒食到清明。前两联写的是当时民间风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祭扫》记其时江南风俗:“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都成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曲幽,亦青青可爱。……从人家上冢者……南北两山之间,车马纷然,而野冢者尤多”从此诗可得知,南宋时潮州民间在寒食节也有插柳的习俗,即使偏僻村落也不例外,只是没有禁烟寒食,而清明节却像东汉末襄阳隐士庞德公一样携带女儿上山扫墓(即“上冢”)。
后两联在记事中寄寓抒情。颈联写所见:汉唐帝王的陵墓连粗粝的麦饭也没有人祭拜,而山溪野径之间开满梨花。尾联写所感所闻:我还是开怀畅饮吧,醉后卧倒在青苔之上,不必去管城头上傍晚吹起的军号。
通过清明郊游,作者悟得了不少哲理:权贵、富贵不过是短暂的、无常的,而人间确实永恒的、常新的。我还是得醉且醉吧,天下世事我不能管,也不必去管。这种心态看似消极,但却是作者当时处于贬谪逆境中的苦闷、痛楚心情的反应。
其实,赵鼎是不屈的。他在由潮州移吉阳军的谢表中曾说:“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秦桧见了,说:“此老倔强犹昔!”(《宋史》本传)
作者介绍
赵鼎
赵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
李白非常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他多次漫游长江南北,黄河上下。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上,几乎印满了李白的足迹。那些烂漫的山花发出一阵阵芳香,那些快乐的小鸟“啾啾”的叫着,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满了诗
-
云南历史文化十景颂 云南省是民族文化大省,彩云之南红土高原神奇而美丽,自然景观独特,民族风情绚丽多彩,历史文化丰厚多姿。进入新时期,云南各族人民正以“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以及“坚定、担当、
-
原文三江①小渡杨万里溪水将②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③似山溪渡④,不管风波去又来。注释①三江: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②将:本义行、进,此处引申为流过。③得:应该。④山溪渡:常年设在山中溪水上
-
初贬官过望秦岭 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 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 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 【注释】 望秦 "> 周亮工《书姜次生印章前》原文及翻译
周亮工书姜次生印章前周亮工姜次生正学,浙兰溪人,性孤介,然于物无所忤。食饩于邑,甲申后弃去,一纵于酒,酒外惟寄意图章。得酒辄醉,醉辄呜呜歌元人《会稽太守词》。又好于长桥上鼓腹歌,众环听,生目不见,向人
-
陌上桑翻译文言文 《陌上桑》是中国汉乐府民歌的名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陌上桑翻译文言文吧!欢迎阅读! 陌上桑翻译文言文 《陌上桑》原文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
-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由唐代王昌龄所创作。以下是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全诗拼音、意思及解析,欢迎阅读。全诗原文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
-
许谦字益之,其先京兆人。父觥,登淳佑七年进士第,仕未显以殁。 谦生数岁而孤,甫能言,世母陶氏口授《孝经》《论语》,入耳辄不忘。稍长,肆力于学,立程以自课,取四部书昼夜读之,虽疾恙不
-
语义说明:为人处事违背天理,泯灭人性。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弃理害义」的表述上。 伤天害理造句:01如此伤天害理的勾当,他竟然做得出来! 02像你这样伤天害理,最后必定会遭到报应。 03他罗织罪名,
-
语义说明:比喻有怪癖的人。 使用类别:用在「怪癖之人」的表述上。 逐臭之夫造句:01他特爱臭豆腐的味道,常戏称自己是逐臭之夫。 02每个人的癖好不同,到处都有逐臭之夫,你何必大惊小怪? 03这个气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