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意思翻译、赏析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出自唐代王勃的《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注释
九月九日:指重阳节。
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
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他乡:异乡。
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
那:为何。
北地:北方。
参考赏析
赏析
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北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而王勃偏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鸿雁,我想北归不得,你却奈何非要从北方飞来,平添我北归不能的愁思。这一问虽然毫无道理,却在强烈的对比中烘托了真挚的感情,将思乡的愁绪推向了高峰。这两句是这首诗中的名句,前人在评价这两句诗时说:“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的确,这一问虽貌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实际上却是诗人用心良苦、匠心独具之处。诗人将其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这首诗的抒情手法亦变化多端,第一句用“望乡台”一词突出了诗人乡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更突出了在异乡的孤独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强烈;第四句却委婉别致,借景抒情,以鸿雁的不知南中之苦来反衬自己的思乡之情,这样反复地抒发更是突出了乡愁之浓烈。语言简洁亦是这首诗较大的特色,用了近似日常的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北地来”,显得浅近亲切,这也是这首诗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
初唐时绝句发展缓慢,其表现方式大体上沿袭汉魏和南朝传统。而王勃的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诗人在诗中还有意吸收了歌行的句调,以虚词递进的句式做结语,对绝句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创作背景
王勃一生遭遇坎坷,经常离家为宦漫游,因此怀乡送别诗是王勃诗中最常见的一类题材,如这首《蜀中九日》及其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咸亨元年(670年)重阳节,客居西蜀的王勃与友人一起登玄武山遥望故乡。时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勾起了诗人浓郁的乡愁,于是作了这首诗。
作者介绍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注〕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各本作“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此据草堂本。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
-
原文莱州诸生彭好古,读书别业,离家颇远,中秋未归,岑寂无偶。念村中无可共语。惟邱生是邑名士,而素有隐恶,彭常鄙之。月既上,倍益无聊,不得已,折简邀邱。饮次,有剥啄者。斋僮出应门,则一书生,将谒主人。彭
-
传说五千多年前,舜帝南巡, 让人在山上演奏动听的 《韶》乐,竟引来凤凰起舞。
-
安安静静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安安静静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安安静静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一 妓女,这是封建社会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婚姻制度的畸形产物。她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以色事人,卖身糊口,任人玩弄,毫无人身自由,以至困顿终身,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悲剧。在这些妓女之中,也有少数人才华绝代,色
-
王绩阮籍醒时少, 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 乘兴且长歌。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在隋代任秘书省正字,出任六合县丞。入唐为太乐丞。政治上长期失意,写了一些抨
-
轻屉来时不破尘。石榴花映石榴裙。有情应得撞腮春。夜短更难留远梦,日高何计学行云。树深莺过静无人。
-
见到山下洋子时,她留着微卷的褐色短发,穿着清爽的白色T恤和深蓝色牛仔裤,亮色口红让她看起来很是精神。整个采访过程中,她一直把双手谦恭地放在端坐的膝盖上,显得十分优雅。 她说,自己是日本静冈英和
-
古朗月行 作者:李白年代: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月影,大明夜已残
-
原文照镜见白发⑴张九龄宿昔青云志⑵,蹉跎白发年⑶。谁知明镜里⑷,形影自相怜⑸。注释⑴照镜见白发:照镜子时看到自己白头发多了,人老了。含义是自照,反思,回忆的意思。⑵宿昔:宿是怀有,昔是以前(是指任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