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意思翻译、赏析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参考赏析
赏析
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笑话的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笑话的文言文翻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笑
-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出自明代李攀龙的《送明卿之江西》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参考赏析赏析“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阵阵寒风,绵绵细雨,将江
-
文言文《口技》的教材理解 本文是以记叙的方式写的文言文,但中间对口技表演采用了较多的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因此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全文
-
我愿秋常驻人间 提到秋,谁都不免有一种凄迷哀凉的色调,浮上心头;更试翻古往今来的骚人、墨客,在他们的歌咏中,也都把秋染上凄迷哀凉的色调,如李白的《秋思》:“……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
-
乐乎游观,事不烦乎人力,二者常难兼之;取之官舍,又在左右,则尤难。临江[1]地故硗啬[2],官署坏陋,无陂台亭观之美。予至则构数楹为阁山草堂,言近乎阁皂[3]也。而登望无所,意常怏怏。一日,积雪初霁,
-
蛰居家里,避过雨的侵扰,默默间竟有了前往田野的冲动。 走近田野腹地,一股气流经受长距离的漂泊,受到大山的阻拦,回荡在山谷中,田野立即寂静下来。青色稻叶,未曾完全脱了绿,黛绿相互交错着,在风里来回招展
-
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出自宋代孔夷的《南浦·旅怀》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好在半胧溪月,
-
这是一首咏秋柳的诗,全诗不着一个“柳”字,而句句蕴含着柳树的风韵。此诗前两句写秦淮河的景物:栖息在枝头的乌鸦,伴着秦淮河的流水,点缀着秋天的风光,它们都深深恋爱着这里的几行萧瑟稀疏的树。“萧疏”与
-
《明史》写了什么内容《明史》是“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共计三百三十二卷,其中,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书中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到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即公元1368年到公元
-
半城烟火 黎采1每天穿行在建始这座小城的大街小巷,总能遇见一抹令我眼前一亮的色彩。那就是农人进城零卖的果蔬之色彩。小葱、大葱、大白菜、小白菜、菠菜、生菜、空心菜、卷心菜、油麦菜、龙须菜、木耳菜、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