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意思翻译、赏析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出自唐代杜甫的《后游》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想起以前曾经游览过的修觉寺和桥,这次重游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
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等着我的;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
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
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闷完全减消了,除了这儿还要往哪儿去呢?
注释
⑴后游:即重游(修觉寺)。
⑵曾(céng):一作“新”,一作“重”。
⑶怜:爱。
⑷有待:有所期待。《礼记·儒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
⑸烟光:云霭雾气。唐元稹《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雪映烟光薄,霜涵霁色冷。”
⑹暄(xuān):暖。
⑺此:指修觉寺。复何之:又去往哪里呢。
参考赏析
赏析
《后游》是杜甫重游修觉寺时的作品。由于心态的不同,旧地重游往往会有绝异的感受,在《游修觉寺》中,杜甫客愁重重,在《后游》中,杜甫却又客愁全减。诗人带着游修觉寺的回忆跨过可爱的小桥再次登山访古刹。在诗人看来,壮丽秀美的山川好像等着诗人或游客去登临纵目,斗艳作姿的花柳无私地盼望着诗人或游客去领略欣赏。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诗人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这两句采取倒装句式,将宾语的“寺”和“桥”提到谓语动词“忆”与“怜”前,突出游览的处所,将对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点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进。
头两句从写诗人对“寺”、“桥”有情,“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两句则转入写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正是人有意,物有情。这两句诗是很有含蕴的,它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诗人在概叙了江山花柳之情后,又具体描绘晨景和晚景两幅画面。这两句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诗人从早到暮在此,可见流连之久,又从侧面说明了景色之美。
全诗以感慨作结:“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表面看来好像这仍是赞美此处风景绝佳,其实,这正是诗人心中有愁难解,强作豁达之语。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满腔愁愤,无由排解,只好终日徜徉于山水之间,所以减愁两字是以喜写悲,益增其哀。
这首诗写得表面豁达,实则沉郁,只是以顿挫委曲之态来表现这样的情感。正因为如此,才产生更为感人的效果。此诗采用散文句式,而极为平顺自然。这一种创新,对后世尤其是宋代诗人的影响颇大。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于上元二年春曾一度到新津(今属四川),游修觉寺,写了《游修觉寺》诗。同年再次游修觉寺即写了这首《后游》。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高考文言文易错实词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容斋随笔》) 【爱】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
梦见灵位,五行主水,得此梦,乃是财通四海之人,主事业中多有贵人相助,可有光耀门楣之机遇,凡事应听从他人劝告,如性格固执者,常因小事与他人纷扰,此乃不吉之迹象,冬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
-
杨氏之子文言文解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
-
从公元583年到1905年的1300多年中,中国有一场考试,不仅是全民瞩目,更是影响着世界。它就是举世闻名的科举制。而科举制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怎么起源的,灭亡的原因又是什么……多少个谜题,让我们追
-
这首诗读起来自然流畅,诗人有感而发,一气呵成。但杜诗的风格有着自己的特点,虽然是描写与老友相见,不胜欢喜之情,却把安史之乱的背景蕴含其中。"> 为什么大雁秋天要飞到南方去? 答案:如果走过去的话就太累了
脑筋急转弯题目:为什么大雁秋天要飞到南方去? 脑筋急转弯解析:大雁是鸟类,每到冬天就会从寒冷的地方迁徙到温暖的地方。如果大雁靠走的话估计冻死在路上了。 脑筋急转弯答案:如果走过
-
文言文巩道人,无名字,亦不知何里人(1)。尝求见鲁王(2),阍人不为通(3)。有中贵人出(4),揖求之。中贵见其鄙陋,逐去之;已而复来。中贵怒,且逐且扑。至无人处,道人笑出黄金二百两,烦逐者覆中贵:“
-
万事几时足,日月自西东。无穷宇宙,人是一粟太仓中。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更著一杯酒,梦觉大槐宫。记当年,吓腐鼠,叹冥鸿。衣冠神武门外,惊倒几儿童。休说须弥芥子,看取鵾鹏斥鷃,小大若为
-
文言文中表授予官职的常用词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两句词人运用了两个色彩迥异的动词“撼”、“浸”,前者修饰出一双巨臂摇荡着水中的孤城的画面,施展力与暴;后者刻画了少女的柔指轻抚着情人,展现了情与爱的绵柔。两个字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