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出处】唐·白居易《浪淘沙六首·其四》
【意思】我怨恨你不象潮水那样遵守约定的时间回来,我 想念你情深意长,方才觉得大海并不深。诗句用具体的 “潮”、 “海” 比喻抽象的“恨” 、“思”,巧妙地道出了思妇的心情。
【鉴赏】 看到海水就想起你,恨你的无情,恨你比不上潮水的来去,总有一定的汛期。几番相思之后,才发觉海并不如人们所说的那么深,因为海根本就比不上我对你思念得深刻。“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两句诗,是在描写女子对意中人既怨恨又思念的心情。
【全诗】
《浪淘沙六首·其四》
.[唐].白居易.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鉴赏】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乐府诗集》列入《近代曲辞》,唐刘禹锡、白居易创其调,且都写出了好作品。刘禹锡词云:“春风吹浪正淘沙”,白居易词云:“去到帝乡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曲词为单调二十八字,三平韵,与七言绝句的形式几无差别。五代、北宋人沿用此名,创制词体,遂成词牌。白居易《浪淘沙》诗一共六首,此为第四首。
这首诗用比兴手法,以江潮、海水作比衬,抒发情感。前两句以反诘之语,在肯定江潮之盛,海水之深的前提下,把夫君之情与妾之心相比较,江潮再盛也比不上夫君对妾的盛情;海水再深也比不上妾思念夫君的情深。在抑此扬彼之中把诗的思想情感升发到更高的层次。这样的写法新颖别致,含意深刻,提高了诗歌艺术构思的层次。
后两句:既是对前两句的顺承,又是对前两句的深化。就艺术上分析,是又一个转折,又一层波浪。或夫妻之间,或情侣之间,分别以后往往以相思深情得不到报偿而生愁、由愁再生恨。如温庭筠的《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因见不到离人而愁肠寸断。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便是因天涯之别的愁肠而生千万之恨了。白居易这两句诗没有这样写,而是说:我与夫君长期分别不能相见,愁也罢,恨也罢,都不如江水涨潮一样有音信好。以潮信作比喻,古诗中常见,刘长卿《江州留别薛六柳八二员外》诗中的“离心与潮信,每日到寻阳”(《刘随州集》一),唐释灵一《酬皇甫冉西陵见寄》诗中的: “西陵潮信高,鸟屿没中流” (《极玄集》下),都是这种用法。这样写既显示出这位女子思想境界高,艺术手法也很新颖。真是熟中见巧,老调翻新,描绘出了新的诗歌意境。
这首诗当写于白居易的晚年,以“古稀”老叟写女子思夫之情,假女子之口抒发自己的情当有更深的含义,应仔细深入体会,才能了解诗人的弦外之意。
-
婢音[1],仆王兴所生也。 九岁入侍吾母,洒扫浣濯如成人。稍长,于女事无不能[2]。奉事八年,未尝以微失致呵诘。其群居,未尝笑嘻、妄出一语。余蒙难,家人御吾母北上[3]。音随吾妹日夕相扶持。或以事暂离
-
一开春,泥草房改造工程就开始了。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村民纷纷扒掉原有的泥草房,只需掏一半工程款,就可新建统一模式的砖瓦房。经过一番紧张运作,房舍很快建好了,一座座新房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可村子西头还剩
-
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出自宋代王之道的《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一晌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参考赏析评解这首抒情小词,着意人物心理和情态的刻画,语言
-
【3701】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张宇燕、冯维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2.9万字,2017年2月第1版,69元)△全书共6章:①中国奇迹:事实与过程;②邓小平与改革开放;③斯密—奥尔森—熊彼特增长:
-
塞下曲 作者:卢纶年代: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赏析: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
-
千秋万世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千秋万世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千秋万世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文艺审美分类创造·草书 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它包括章草、今草和狂草。草书始于汉初,当时通行的隶草,即草率的隶书。草书将中国的书法艺术字体结构的写意
-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出自五代冯延巳的《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
-
说到司马伦其实还真的是一位很有意思的人了,话说他其实也比较的悲剧了,他的母亲是司马懿的妾,但是司马懿其实也是一位老奴了非常的怕老婆,所以司马伦的命运并不好,但是最后其实是司马伦有陷害司马师的,那么这
-
观画记看我们看不懂的事物,是很有趣的;看完而大发议论,更有趣。幽默就在这里。怎么说呢?去看我们不懂得的东西,心里自知是外行,可偏偏要装出很懂行的样子。譬如文盲看街上的告示,也歪头,也动嘴唇,也背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