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出处】宋·苏轼《浣溪沙》。
【意思翻译】桑麻叶在融融日光的照射下, 象水洗过一般明亮,微风阵阵,送来了蒿艾草沁人心脾的清香。词句用 比喻的手法,从光泽、色味刻画花草、作物旺盛的长势,用字明丽,清 圆俊美。
【全诗】
《浣溪沙》
.[宋].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赏析】
此词为这组著名的田园风光词作的最后一首。词人去石潭谢雨归来,见新雨过后,软草平莎,沙路无尘,日暖光泼,更兼有微风吹拂着,送来阵阵蒿艾的香气,逸兴飞动,遂填此词。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莎”,莎草,长于原野沙地,其块根可药用,称香附子。词人对于雨后的农村风光,没有作静静的、客观的描摹,而是分别在二句的起首处用了“软”、“轻”二字,就把词人欣喜愉悦的心情透露了出来,而且是先声夺人,笼盖全篇。“过雨新”和“路无尘”数字,写出了一个澄濑洁净的田园世界,也写出了词人凝神观照、宠辱皆忘的心境。这使一直处于进取与归隐矛盾心理中的苏东坡,又顿生归田之想:“何时收拾耦耕身?”耦耕,语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词人沉醉于田园风光,问自己何时才能像远古传说中听长沮、桀溺那样躬耕于田园呢?然而,词人在下片中并不急于回答这个问题,也许他还没想好——是否真的归隐这个问题苦恼了苏东坡一生,现在自然也不是能够即刻答复得了的,于是,他继续欣赏着这美好的景致:“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人皆言,诗中有画、诗画一理,但是,有许多东西诗比画还是更善于表达,试看现在东坡的这两句佳句,日光影照,桑麻如洗,这自然是宛然入画,然而,词人着力描摹的是其感觉、其感受:日照之“暖”,桑麻雨后光泽鲜亮,宛然如“泼”,还有和风送来的蒿艾的如薰之气,这些诉诸于各种感觉器官的滋味,恐怕是绘画艺术很难于表现的。
过片处,词人宕开一笔,续写风光,结句处又作一转折,呼应上片结处,就上片之发问作答:“使君元是此中人”。苏东坡认为他已经不存在什么“何时收拾耦耕身”的问题了,因为,他早已身心俱在此中了——身在田园,虽然是短暂的,但身只是躯壳,重要的是心的静化、神的追求与意念的归隐。苏东坡的一生,毕竟没能像陶潜那样真正的归隐,但他意念上的归隐,心灵上的追求以及那种欲隐而不能的痛苦,却是前代先贤们所无法企及的,这是时代的痛苦,是封建时代走入后期之初的一位先觉者的痛苦,但它却以异常轻松、欢快的情调表现着。这当是这组《浣溪沙》给予我们深一层的启迪。
-
吕才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简介 吕才(公元606~665年),博州清平(今山东高唐县清平镇吕庄)人,唐初哲学家、音乐家。善阴阳、方伎、舆地、历史、军事、医学诸书,尤
-
芒山盗临刑文言文翻译 芒山盗临刑这是经常考试的文章,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芒山盗临刑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查看! 宣和间①,芒山②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③。盗对母云:“愿
-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七十《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所编著的,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以下是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七十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起上章困敦十一月,尽玄黓摄提格
-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危呼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①,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②有鸟道③,可以横绝峨嵋巅。
-
南朝乐府民歌江陵去扬州, 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 所有二千在。这首歌选自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典辞·吴声歌曲》。有人认为这是一首长途行役者的倦歌,我们则认为它是一首充满机趣的情歌。不过,这首情歌的抒
-
小诗王统照如果陆地沉了,也没的说话。如果世界俱烬于火灾,也没得话说。陆地上仍有青草之粮,世界上仍留有生机,我的心情终是燃着!泪痕终 ">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注释①题解:此词原无题,乾道本题作“荆州约马奉先登城楼观塞”。据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此词
-
以夷制夷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以夷制夷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以夷制夷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如鱼水(轻霭浮空) 轻霭浮空,乱峰倒影,潋滟十里银塘。绕岸垂杨。红楼朱阁相望。芰荷香。双双戏、鸂鶒鸳鸯。乍雨过、兰芷汀洲,望中依 ">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