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0:49:35阅读:70

【诗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出处】唐·杜甫《春夜喜雨》。

【意思翻译】春雨绵绵, 乌云覆盖着田野小路,一片漆黑。江面笼罩在黑暗中,只有船舱里的灯 火独自通明。面对这将要下个通宵的好雨,诗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雨后 的明天: 满眼将是经雨浸润的湿红花儿,穠艳腻润的花儿开遍整个成都 城。诗人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展示雨夜的黑暗。继之而来 的是一幅别开生面的带雨含露的群芳吐艳的晓景,令人心旷神怡,目不 暇接。

注: 红湿处,形容经雨的花。花重,花着雨湿,故显得沉甸甸的。 锦官城,指成都。

【全诗】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

        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春,即作者在成都居住的第二年。

       初到一个地方,对当地的天气和物候现象是最有新奇感的。成都地处秦岭之南,四川盆地西部,阴湿多雨是其特点。阴湿多雨如果是在春季,“春雨贵如油”,对亲自耕作,种菜种花,与农民几乎融合的诗人来说,那就是欢迎深爱的了。全诗洋溢着喜悦,写得那样亲切,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了。诗最突出的是感物之微,体物之细,“润物”一句几乎是出神入化般地准确和细腻。春雨不是暴雨,往往如丝一样绵绵不断,声音很小,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益,而又是在悄无声息中施与的。这些特点全被诗人全抓住了。“野径”一联是实写,是诗人居住地所在的野外江边的实景,但诗人却写得那样真切如画,一“黑”一“明”映衬突出,是当地春雨之夜最鲜明的景象。这样既紧扣主题,又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夜里下雨,第二天清晨花便含露而放。诗人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雨当做一个善解人意的春姑娘来写,她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人间,她知道她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因此决不错过春天;她还是一个只默默奉献,一点也不张扬,什么也不索求的人,悄悄地来,静静地润物而已。诗人的写作技巧还充分表现在炼字方面,“潜”字不仅准确地写出了春雨的特点,而且极有神态;一个“重”(zhòng)字,分量十足,一夜春雨润花之后,满是水汽,花明而朵重,非春雨春晨之花朵,不能当此“重”字,非“重”字无以形容春雨春晨之花朵。

【赏析】

        这首脍炙人口的五律,是写雨的名作。“喜雨”的“喜”在这里作定语,相当于“可喜的”,“令人喜爱的”。这首诗的突出特点,就是把“雨”人格化,赞美她如何可喜、可爱。

        雨可喜可爱,由于她“好”。所以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你看它多“好”!

       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

       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而要起到“润物”的作用,就既要雨细,又要风和。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猛。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唯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很不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第三联。

      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呢?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象云一样黑。好呀!看起来,准会下到天亮。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等到天明一看,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那么,田里的禾苗呢?山上的树林呢?一切的一切呢?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样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分明是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

       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难道不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吗?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意思翻译、赏析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出自唐代李颀的《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

  • 空腹便便

    空腹便便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空腹便便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空腹便便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日本〕近藤芳美《朴树花》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日本〕近藤芳美 【原文】: 昭和28(1953)年搬到丰岛园附近居住,不知不觉过了30年。当时,住宅面积有110

  • 百喻经全集《愿为王剃须喻》译文赏析

    愿为王剃须喻 【原文】 昔者有王,有一亲信,于军阵中,殁命[1]救王,使得安全。王大欢喜,与其所愿。即便问言:“汝何所求?恣汝所欲。”臣便答言:“王剃须时,愿听我剃。” 王言:“此事若适汝意,听

  • 多歧亡羊

    多歧亡羊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多歧亡羊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多歧亡羊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宇文士及,字仁人,京兆长安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宇文士及,字仁人,京兆长安人。父述,为隋右卫大将军。开皇末,□述勋封新城县公。文帝引入卧内,与语,奇之。诏尚①炀帝女南阳公主,为尚辇奉御,从幸江都,以父丧免,起为鸿胪少卿。其兄(宇文

  • 梦到吃油条

    梦到吃油条,得此梦五行主火,乃是火土相生,食伤生财,事业得他人相助,贵人颇多之预兆,凡事应谨慎为之,不可与他人间大打出手。夏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

  • 文言文通假字复习

    文言文通假字复习   (一)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

  • 晏殊传文言文翻译

    晏殊传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

  • 千家诗《白居易·问刘十九》题解与鉴赏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1],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2]?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他 "> 查看更多

相关栏目: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