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0:24:15阅读:333

【诗句】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出处】唐·王维《归嵩山作》。

【翻译】 荒凉的城头依傍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照满了整个秋日山峰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景色荒凉冷清,意境苍茫幽美。“落日满秋山” 单独来看,景致颇为优美动人,也可用来比喻人在晚年时候的 “生命余光”。

【赏析】

语出王维《归嵩山作》。荒凉的城堞濒临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辉洒满萧瑟的秋山,十个字绘出一幅色彩鲜明境界开阔的薄暮秋景图;而诗人辞官归隐,途中既凄清又自宽的复杂心境,也叠印于其上,实乃诗画圣手。

【全诗】

《归嵩山作》

[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集评】 元·方回: “《归嵩山作》,闲适之趣,淡泊之味,不求工而未尝不工者,此诗是也。”

清·纪昀:“非不求工,乃已雕已琢后还于朴,斧凿之痕俱化尔。学者当以此为进境,不当以此为始境,须从切实处入手,方不走作。”

清·许印芳:“此论甚当。诗歌求工,须从洗炼而出,又须从切实处下手,能切题则无陈言,有实境则非空腔,可谓诗中有人矣。” (以上均见《瀛奎律髓》卷二三)

【总案】 王维居嵩山东溪的时间约在玄宗开元八年(720)至二十三年(735)春,此诗当是他居嵩山游洛阳归来之作。诗写他由洛阳回嵩山途中实景,触景生情,表现了诗人闲居嵩山时期的思想情绪。沈德潜说:“写人情物性,每在有意无意间。”(《唐诗别裁集》卷九)正道出了这首诗不加雕饰,自然流走的特点。尤其是“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两句,既朴实自然,又意境博大,是描绘物态兴象的佳句。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译注】想渡黄河,河中却塞满了冰块,想攀登太行山,却大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 唐李白 《行

  • 《晋书•谢玄传》“玄字幼度,少颖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玄字幼度。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rdqu

  • 《狱中赠邹容》赏析

      清朝光绪廿九年,作者和邹容一道在上海被捕。邹容写了一本《革命军》,作者为他作序,另外还在报纸上写了骂满清皇帝的文章。作者以为他们这次入狱怕不能活着出来了,因而写了这首诗送给邹容,表示和他同患难,共

  •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蒙曼:唐诗之美

    【4841】蒙曼:唐诗之美(蒙曼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6.9万字,2019年12月第1版,48元)△5部分:爱情、友情、乡情、宦情、江山情。〇《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个标题真美,美得

  • 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意思翻译、赏析

    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出自唐代李白的《湖边采莲妇》小姑织白纻,未解将人语。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长兄行不在,莫使外人逢。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小姑子在家纺织苎麻布,还不知道

  • 《汉魏六朝散文·刘义庆·华歆王朗乘船避难》原文鉴赏

    《汉魏六朝散文·刘义庆·华歆王朗乘船避难》原文鉴赏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1,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2。朗曰:“幸尚

  • 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霍小玉传》

    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霍小玉传》唐代传奇小说,是继《莺莺传》之后的又一部爱情悲剧,也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作者蒋防。陇西李益初与妓女霍小玉相恋,同居多日。得官后,聘表妹卢氏,与小玉断绝。小玉日夜思

  • 夜上受降城闻笛全诗、意思及赏析_唐代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由唐代李益所创作。以下是夜上受降城闻笛全诗、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夜上受降城闻笛全诗原文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峰 一作:回乐烽)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huí

  • 春风风人

    春风风人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春风风人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春风风人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