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聊斋志异红毛毡原文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23:51:47阅读:602

原文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边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其人置毡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数百人矣。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翻译

红毛国过去是被允许与中国进行相互贸易的。守边主帅看见他们来的人太多,便禁止他们上岸。红毛人坚持要求只要给他们一块毡毯大的地方就够了。主帅想,一块毛毡毯大的地方容不下几个人,便答应了。红毛人把毡毯放在口岸边,上面只站得下两个人;他们拉了拉毡毯,就可以让四五个人站在上面了;一边拉一边就不断有人登上岸来,一会儿时间,毡毯就变得约有一亩地那么大,上面已站着几百号人了。这些上了岸的红毛人忽然一起把短刀抽出来,出其不意发动进攻,抢掠了方圆好几里地才离开。

注释

① 红毛人: 旧时一些人对英国人以及荷兰人的简称

② 固: 坚持

③ 请: 请求

④ 无几: 没多少

⑤ 并: 同时

⑥ 且……且……: 一边……一边……

⑦ 刃: 刀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聊斋志异顾生拼音版注音版

    聊斋志异顾生注音版《 顾gù生shēng 》 江jiāng南nán顾gù生shēng客kè稷jì下xià , 眼yǎn暴bào肿zhǒng , 昼zhòu夜yè呻shēn吟yín , 罔wǎng所su

  • 三国谁的谋士阵营最强大?各个谋士集团差距有多大?

    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各国都有能力十分强大的武将和文臣,其中曹魏的综合实力是最强的。在三国中,最出名的谋士应该还是诸葛亮,但实际上诸葛亮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谋士角色,更是蜀汉重要的核心骨

  • 聊斋志异·龙肉拼音版、注音版

    文言文之间为您整理聊斋志异·龙肉拼音版、聊斋志异·龙肉注音版,欢迎阅读。聊斋志异·龙肉注音版《 龙lóng肉ròu 》 姜jiāng太tài史shǐ玉yù璇xuán言yán :“ 龙lóng堆duī之

  • 胡宏伟《长江之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胡宏伟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你从远

  • 佩韦弦的解释?佩韦弦的典故与出处

    佩韦弦的解释?佩韦弦的典故与出处 参见[韦弦之戒]。唐·杨炯《后周青州刺史宇文公神

  • 《〔中吕〕阳春曲·题情》原文注释与赏析

    〔中吕〕阳春曲·题情从来好事天生俭①,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②,甚是严,越间阻越情③。注释①俭:不足,挫折。②奶娘催逼紧拘钳:亲娘管束得像钳子一样紧。奶娘:亲娘。③越间阻越情:越阻挠越相爱。间

  •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十三》文言文及翻译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十三》文言文及翻译   丁丑(公元1637年)正月初一日 晓起,晴丽殊甚。问其地,西去路江二十里,北由禾山趋武功百二十里,遂令静闻同三夫先以行李往路江,余同顾

  • 《新唐书·李义府传》原文及翻译

    李义府,瀛州饶阳人。贞观中,李大亮巡察剑南,表义府才,对策中第,补门下省典仪。高宗立,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进弘文馆学士。 为长孙无忌所恶,奏斥壁州司马。诏未下,义府问计于舍人王德俭。德俭者,许敬宗

  • 百家姓《公孙(gōngsūn)》姓起源

    429 公孙(gōngsūn)429 公孙(gōng sūn) 【寻根溯源】 公孙复姓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源自春秋时各国诸侯的后裔。春秋时,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多喜欢称公。按照周朝制度,国君一般

  • 《陈幼学字志行》课外文言文阅读习题

    《陈幼学字志行》课外文言文阅读习题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莱田八百余顷。置屋千二百余间,分处贫民。栽桑榆诸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