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魏三·华军之战文言文翻译
战国策·魏三·华军之战
《华军之战》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整理的《华军之战》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文言文
华军之战,魏不胜秦。明年。将使段干崇割地而讲。
孙臣谓魏王曰:“魏不以败之上割,可谓善用不胜矣;而秦不以胜之上割,可谓不能用胜矣。今处期年乃欲割,是群臣之私而王不知也。且夫欲玺者,段干子也,王因使之割地;欲地者,秦也,而王因使之受玺。夫欲玺者制地,而欲地者制玺,其势必无魏矣!且夫奸臣固皆欲以地事秦。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今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穷,是薪火之说也。”魏王曰:“善。虽然,吾已许秦矣,不可以革也。”对曰:“王独不见夫博者之用枭邪?欲食则食,欲握则握。今君劫于群臣而许秦,因曰不可革,何用智之不若枭也!”魏王曰:“善。”乃案其行。
翻译
在华阳两军交战时,魏国没有战胜秦国。第二年,魏王派段干崇去向秦国割地讲和。孙臣对魏王说:“魏国不因战败而在当时割地,可以说善于应付失败的局面;而秦国不因为取得胜利而在当时要求割地,可以说不善于利用取胜的时机。现在道了一年又想割地,这是群臣怀有私心而大王却没有发现。况且想得到秦国印玺的是段千崇,大王却派他去割让土地;想要得到土地的是秦国,而大王却让秦国授予段千崇印玺。想要得到印玺的掌管土地,想要得到土地的掌管印玺,这种形势发展下去魏国一定要灭亡了。再说奸臣本来都想用土地去事奉秦国。用土地去服事秦国,犹如抱薪柴去救火,薪柴不烧尽火就不会熄灭。观在大王的土地有割尽的时候,而秦国的贪求没有止境,这同抱薪救火的说法是一致的。”
魏王说:“对。虽然如此,我已经答应秦国了,不可以更改了。”
孙臣回答说:“大王难道没见过赌博的人使用枭子吗?想吃子就吃子,想握在手里就握在手里。现在您受到群臣的胁迫而答应了秦国,就说不可更改,为什么您运用智谋还不如赌博时运用枭骰呢?”
魏王说:“好吧。”于是阻止了段千崇出使秦国。
作品出处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战国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运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富于文采。虽然书中所记史实和说辞不可尽信,但其仍是研究战国社会的重要史料。
-
经炀帝行宫 刘沧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注
-
这是一首即兴诗,写雨后漫步花园所见的衰败景象。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第一句“雨前初见花间蕊”。蕊(读rǔ),花心。这句是倒叙,作者追忆雨前的花园景象,意思是说:下雨
-
初中文言文试题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小题。 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中允。直讲东宫,太子偶旁瞩,道南即辍讲拱俟,太子为改容。历
-
文言文常用句式:被动句的格式 (二)被动句的格式 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 1、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
-
二十六 射牛无怪二十六 射牛无怪 隋吏部尚书牛弘,弟弼好酒而酗,尝醉射弘驾车牛。弘还宅,其妻迎曰:“叔射杀牛。”弘闻无所怪,直答曰:“作脯。”坐定,其妻又曰:“叔忽射杀牛,大是异事。”弘曰:“已知。
-
岖崟是关于描写山的词语.岖崟岖崟的拼音:qu yin 形容山势高险。明·程敏政《夜
-
偷鸡贼辩解注音版文言文《 偷tōu鸡jī贼zéi辩biàn解jiě 》 今jīn有yǒu人rén日rì攘rǎng其qí邻lín之zhī鸡jī者zhě , 或huò告gào之zhī曰yuē :“ 是sh
-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1)。金陵为明之留都(2),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3)、游雨华台者(4),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
衔悲上陇首,肠断不见君。流水若有情,幽哀从此分。苍茫愁边色,惆怅落日曛。山外接远天,天际复有云。白雁从中来,飞鸣苦难闻。足系一书札,寄言难离群。离群心断绝,十见花成雪。胡地无春晖,征人行不归。相思杳如
-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