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感应章第十六拼音版、翻译及解读
《孝经·感应》是《孝经》第十六章。以下是孝经感应章第十六拼音版、翻译及解读,欢迎阅读。
孝经感应章第十六注音版
《 孝xiào经jīng · 感gǎn应yìng 》
子zǐ曰yuē :「 昔xī者zhě明míng王wáng事shì父fù孝xiào , 故gù事shì天tiān明míng ; 事shì母mǔ孝xiào , 故gù事shì地dì察chá ; 长zhǎng幼yòu顺shùn , 故gù上shàng下xià 治zhì 。 天tiān地dì明míng察chá , 神shén明míng彰zhāng矣yǐ 。 故gù虽suī天tiān子zǐ , 必bì有yǒu尊zūn也yě , 言yán有yǒu父fù也yě ; 必bì有yǒu先xiān也yě , 言yán有yǒu兄xiōng 也yě 。 宗zōng庙miào致zhì敬jìng , 不bù忘wàng亲qīn也yě ; 修xiū身shēn慎shèn行xíng , 恐kǒng辱rǔ先xiān也yě 。 宗zōng庙miào致zhì敬jìng , 鬼guǐ神shén着zhe矣yǐ 。 孝xiào悌tì之zhī 至zhì , 通tōng于yú神shén明míng , 光guāng于yú四sì海hǎi , 无wú所suǒ不bù通tōng 。《 诗shī 》 云yún :『 自zì西xī自zì东dōng , 自zì南nán自zì北běi , 无wú思sī 不bù服fú 。』」
孝经感应章第十六拼音版
《 xiào jīng · gǎn yìng 》
《孝经·感应》
zǐ yuē :「 xī zhě míng wáng shì fù xiào , gù shì tiān míng ; shì mǔ xiào , gù shì dì chá ; zhǎng yòu shùn , gù shàng xià zhì 。 tiān dì míng chá , shén míng zhāng yǐ 。 gù suī tiān zǐ , bì yǒu zūn yě , yán yǒu fù yě ; bì yǒu xiān yě , yán yǒu xiōng yě 。 zōng miào zhì jìng , bù wàng qīn yě ; xiū shēn shèn xíng , kǒng rǔ xiān yě 。 zōng miào zhì jìng , guǐ shén zhe yǐ 。 xiào tì zhī zhì , tōng yú shén míng , guāng yú sì hǎi , wú suǒ bù tōng 。《 shī 》 yún :『 zì xī zì dōng , zì nán zì běi , wú sī bù fú 。』」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 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 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着矣。孝悌之 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 不服。』」
孝经感应章第十六注释
⑴.感应:本指阴阳二气相互感动影响。此指能尽孝悌之道,则至诚可以感通神明,使天下安宁。
⑵.事天明:天子祭天,能够明白上天庇护万物的道理。
⑶.事地察:天子祭地,能够明察大地生长万物的道理。
⑷.治:整饬,有条不紊。
⑸.神明彰:神明感其至诚,而降福佑,显现功能。彰,彰明,显现。神明显现功能,指阴阳调,风雨时,人无疾疠,天下安宁。
⑹.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所以虽然是贵为天子,但一定有比他更尊贵的人,那就是父亲。
⑺.必有先也,言有兄也:一定有比他先出生的人,那就是兄长。
⑻.辱先:辱没祖先的名誉。辱,羞辱,侮辱。先,祖先。
⑼.鬼神著:祖先的神灵显现,前来享受子孙诚敬的祭祀。 著,显现。一说音zhù,昭著之意,指神灵显著彰明。一说音zhuó,就位、附着之意。指鬼魂归附宗庙,不为凶厉,从而佑护后人。
⑽.光:照耀。
⑾.“自西”三句:语出《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原诗歌颂周文王和武王显赫的武功。无思不服:没有人不服从。
孝经感应章第十六翻译
孔子说:“从前,贤明的帝王奉事父亲很孝顺,所以在祭祀天帝时能够明白上天覆庇万物的道理;奉事母亲很孝顺,所以在社祭后土时能够明察大地孕育万物的道理;理顺处理好长幼秩序,所以对上下各层也就能够治理好。能够明察天地覆育万物的道理,神明感应其诚,就会彰明神灵、降临福瑞来保佑。所以虽然尊贵为天子,也必然有他所尊敬的人,这就是指他有父亲;必然有先他出生的人,这就是指他有兄长。到宗庙里祭祀致以恭敬之意,是没有忘记自己的亲人;修身养心,谨慎行事,是因为恐怕因自己的过失而使先人蒙受羞侮辱。到宗庙祀表达敬意,神明就会出来享受。对父母兄长孝敬顺从达到了极至,即可以通达于神明,光照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感应相通。《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篇中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人不想悦服的。’”
孝经感应章第十六解读
这一章书的意思,是说明孝悌之道,不但可以感人,而且可以感动天地神明。中国古代哲学,即是天人合一,故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人为父母所生,即天地所生,所以说有感即有应。以证明孝悌之道无所不通的意思。故列于十六章。 [6]
孔子:“上古的圣明之君,父天母地。所以对于天地父母,是同样的看待。如事父孝,那就是效法天的光明。事母孝,那就是效法地的明察。推孝为悌,宗族长幼,都顺于礼,故上下的大小官员和老百姓,都被感化而能自治。照这样的一切顺序,人道已尽到好处了,人君如能效法天明,那天时自顺,效法地察,那地道自审,这样以来,神明自然就会彰显护佑。”
所以说天子的地位,就算最崇高的了。但是还有比他更高的,这就是说:还有父亲的缘故。天子是全民的领袖,谁能先于他呢?但是还有比他更先的,这就是说:还有兄长的缘故。照这样的关系看来,天子不但不自以为尊,还要尊其父。不但不自以为先,还要先其兄。由是伯、叔、兄、弟,都是祖先的后代。必能推其爱敬之心,以礼对待。并追及其祖先,设立宗庙祭祀,以致其爱敬之诚,这是孝的推广,不忘亲族之意,对于祖先,也算尽其爱敬之诚。但是自身的行为,稍有差错,就要辱及祖先。所以修持其本身之道德,谨慎其作事之行为,而不敢有一点怠忽之处,恐怕万一有了差错,就会遗留祖宗亲族之羞。至于本身道德无缺,人格高尚,到了宗庙致敬祖先,那祖先都是高兴的来享,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那鬼神之德,于是乎显著多多。圣明之君,以孝感通神明,甚么能大过他呢?
由以上的道理看来,孝悌之道,若果做到了至极的程度,就可以与天地鬼神相通,天人成了一体,互为感应,德教自然光显于四境之外,远近幽明,无所不通。照这样的治理天下,自然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了。
孔子引诗经大雅篇文王有声章的这一段话说:“天下虽大,四海虽广,但是人的心理,是一样的。所以文王的教化,广被四海,只要受到文王教化的臣民,地域不分东西南北,没有思虑而不心悦诚服的,这样可以证明盛德感化之深无所不通的意思。”
-
十年前我曾到过这里,写下一只蝴蝶的跨海飞行那时我曾以为所有的诗意都在远方我以为风总是从很远的地方吹来然而生活如同眼前这块沉寂的礁石,带给我无声的训诫在它底下的一道隐秘的岩缝里寄居蟹在潮间带之间辗转它的
-
梦见鸡鱼,得此梦,人情世故处理不良,则财运难以得提升之意,求财者性格固执,事业难为,小人运多,则事业多受他人之牵绊。如做此梦,多为他人欺骗,身边小人多之迹象,求财有不利之意,生活有不安之事。冬天梦之吉
-
长鬣无措法师住焦山,而实未尝住。我来辄问法,法师了无语。法师非无语,不知所答故。君看头与足,本自安冠屦。譬如长鬣人,不以长为苦。一 "> 古诗《佚名·敕勒歌》注释与赏析
佚名·敕勒歌敕勒川①,阴山②下。天似穹庐③,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④牛羊。【注释】①敕勒:中国古代民族,属于原始游牧 "> 假水心论才
作者: 谷武民 【本书体例】 白珽白珽(1248—1328),字廷玉,元朝杭州(
-
【原题】:张永平鎋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请名以观而通守江君埙赋古诗二十有二韵以落之用韵和答
-
【过眼云烟解释】云烟从眼前掠过。原比喻身外之物,可以不加重视。现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过眼:从眼前掠过,很快飘浮过去。 【过眼云烟造句】 ①他觉得自己得到的荣誉已经不少,但都是过眼云烟,重
-
蒋济作为曹魏四朝名臣,晚年却是在一片懊恼中度过。很多人不理解蒋济为何要支持司马懿叛变,实际上蒋济也是看曹爽当政全然不顾百姓疾苦,常年起兵出征却毫无成效,所以才会被司马懿说服。只是司马懿并没有遵守诺言
-
这首诗和文天祥的《正气歌》一样,表现出作者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的崇高信念。其主要特色有三:一是用典。这首诗用了伯夷等三个典故,不但非常恰切地表现出诗人的凛然正气,而且诗人也是“言必信,行必果”
-
吕氏春秋先己原文带拼音版【 先xiān己jǐ 】 三sān曰yuē : 汤tāng问wèn於yú伊yī尹yǐn曰yuē :“ 欲yù取qǔ天tiān下xià , 若ruò何hé ?” 伊yī尹yǐn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