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溪居》原文翻译 柳宗元《溪居》赏析
【翻译】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
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傍晚伴着水激溪石的声响撑船游玩回来。
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眼望楚天一片碧绿,高歌自娱。
【注释】
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束:约束,束缚。南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谪:被降职或调往边远地区。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
夜榜:夜里行船。榜:此处读“彭音,意为进船。此句指天黑船归,船触溪石而发出的声音。
楚天:永州原属楚地。
束:束缚。
南夷:这里指永州。
谪:贬官流放。
农圃:田园。
偶似:有时好像。
山林客:山林间的隐士。
榜:划船。
响溪石:水激溪石的声响。
长歌:放歌。
【赏析】
《溪居》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时在愚溪之畔筑屋而居时的作品。
诗人被贬谪永州,应该是有满腹牢骚的,却在诗的开头将其称为幸事:“久为簪组柬,幸此南夷谪。”诗人认为他长久地为在朝中做官所累,幸亏贬谪南来这荒夷之地,可以让他过上闲适的生活。此两句正话反说,将不幸之事说成是幸事,表达了对朝中当权派的不满。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这四句是强调在此生活的闲适之情。闲暇时与种菜的老农为邻,有时还真像是在山林隐居的人。一大早带着露水就去锄草,晚上乘船沿着溪水前进。“闲依”表现作者的闲散之态, “偶似”是故作放旷之语,自我安慰。柳宗元少有才名,胸怀大志,可是仕途不顺,一再遭贬。这次更是被贬永州,远离长安。他满腔的热情得不到施展的空间,有志而不得伸,有才而不被重用。于是,在此贬所,只好强写欢愉,故作闲适,称自己对被贬感到庆幸,假装很喜欢这种安逸舒适的生活。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有时整日独来独往碰不见一个行人,于是放声高歌,声音久久地回荡在沟谷碧空之中,多么清越空旷。这闲适潇洒的生活,让诗人仿佛对自己的不幸遭贬无所萦怀,心胸旷达开朗。这里诗人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这两句恰恰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无人问津时自娱自乐,也只是一种无奈的调侃。
这首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的忧愤。“来往不逢人”句,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这里也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这首诗的韵味也就在这地方。清沈德潜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这段议论是很有见地的。全诗清丽简练,含蓄深沉,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桥在我们的梦中一般是预示着成功,所以如果梦见过桥就代表着你将来的人生会有重大的转折,不过只要可以坚持不懈,就可以取得成功。做梦梦见过桥,梦见过桥到底代表着什么呢?暗示着什么呢?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阿鲁威《【双调】折桂令》题解|注释|鉴赏阿鲁威阿鲁威,元代后期散曲作家。一作阿鲁灰,又称鲁东泉。字叔重,号东泉,蒙古人。生卒年不详,延祐、至治间,曾任延平路总管和泉州路总管,泰定年间,入为翰林侍讲学士
-
咏梧桐 薛郧薛涛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注释: ①这是一首父女俩合写梧桐树的小诗。父,薛郧;女,薛涛。 ②庭除:庭前的台阶,指庭
-
【4163】人民主权与德国宪法危机:魏玛宪政的理论与实践(〔美〕彼得·C·考威尔著,曹晗蓉、虞维华译,译林出版社,11.375印张,2017年10月第1版,58元)△导言:人民主权和法治——魏玛共和国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与胡震亨《东京梦华录》跋 阅读答案及翻译
《东京梦华录》序 (宋)孟元老 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①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
-
原文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
-
“军行李白古诗拼音版注音”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军行李白古诗拼音版注音《 军jūn行xíng 》唐táng · 李lǐ白bái骝liú马mǎ新xīn跨kuà白bái玉yù鞍ān ,战zhàn
-
桃花源记晋·陶潜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倪瓒《【黄钟】人月圆·【越调】小桃红·【双调】折桂令》题解|注释|鉴赏
倪瓒《【黄钟】人月圆·【越调】小桃红·【双调】折桂令》题解|注释|鉴赏倪瓒倪瓒(1301—1374),元代著名书画家、诗文作家、散曲家。字元镇,号风月主人、云林子、沧浪漫士、净名庵主、懒瓒、倪迂等。无
-
与李杲堂[1]陈介眉[2]书·(清)黄宗羲 万充宗[3]传喻,以高旦中志铭中有两语,欲弟易之,稍就圆融[4]。其一谓“旦中之医行世,未必纯以其术”;其一谓“身名就剥”之句。弟文不足传世,亦何难迁就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