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宫曲》_王昌龄古诗
原文
翻译
昨夜的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
平阳公主的歌女卫子夫新近受到汉武帝的宠爱,因帘外春寒,她便受到锦袍的赐予。
注释
⑴春宫曲:一作“殿前曲”。
⑵露井:指没有井亭覆盖的井。
⑶未央:即未央宫,汉宫殿名,汉高祖刘邦所建。也指唐宫。
⑷平阳歌舞:指卫子夫,她原是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后被汉武帝召入宫中,大得宠幸,以至废去原来的皇后陈阿娇,立她为皇后。
⑸新承:一作“承新”,受到宠幸。
赏析
《春宫曲》借汉武帝宠爱平阳公主家的歌女卫子夫,她原是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后被汉武帝召入宫中,大得宠幸,以至废去原来的皇后陈阿娇,立她为皇后,揭露了封建帝王喜新厌旧的荒淫腐朽生活。诗写春宫之怨,却无怨语怨字,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晰,言近意远。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两句中,昨夜风开露井桃”点明时令,切题中“春”字;露井旁边的桃树,在春风的吹拂下,绽开了花朵。“未央前殿月轮高”点明地点,切题中“宫”字。未央宫的前殿,月轮高照,银光铺洒。字面上看来,两句诗只是淡淡地描绘了一幅春意融融、安详和穆的自然景象,触物起兴,暗喻歌女承宠,有如桃花沾沐雨露之恩而开放,是兴而兼比的写法。月亮,对于人们来说,本无远近、高低之分,这里偏说“未央前殿月轮高”,因为那里是新人受宠的地方,是这个失宠者心向往之而不得近的所在,所以她只觉得月是彼处高,尽管无理,但却有情。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两句写新人的由来和她受宠的具体情状。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的歌女,因妙丽善舞,被汉武帝看中,召入宫中,大得宠幸。“新承宠”一句,即就此而发。为了具体说明新人的受宠,第四句选取了一个典型的细节。露井桃开,可知已是春暖时节,但宠意正浓的皇帝犹恐帘外春寒,所以特赐锦袍,见出其过分的关心。通过这一细节描写,新人受宠之深,显而易见。另外,由“新承宠”三字,人们自然会联想起那个刚刚失宠的旧人,此时此刻,她可能正站在月光如水的幽宫檐下,遥望未央殿,耳听新人的歌舞嬉戏之声而黯然神伤,其孤寂、愁惨、怨悱之情状。
诗文中的写作特点就是咏的都是汉宫旧事,实际上是以汉喻唐,借古讽今。诗以“昨夜”总领全篇,一、二两句切题,点名时令和地点;后两句对新宠者进行直接描述,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这首诗通篇写春宫之怨,却无一怨语怨字。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晰。全诗虚此实彼,言近意远:似乎无怨,怨至深;似乎无恨,恨至长。实乃弦外有音的手法,所谓“令人测之无端,玩之不尽”,这正体现了王昌龄七绝的特点。
《春宫曲》全诗写春宫之怨,却无怨语怨字。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晰。诗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虚此实彼,言近意远:似乎无怨,怨至深;似乎无恨,恨至长。实弦外有音的手法。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曾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北归后又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安史乱后还乡,经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170余首,多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有《王昌龄集》。
-
苏轼《子思论》原文及翻译 导语: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苏轼《子思论》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
-
白居易关山征戍远, 闺阁别离难。苦战应憔悴, 寒衣不要宽。闺怨词一般多表现妇女在家孤栖之苦,独处之哀,而此诗却从另一侧面予以表现。丈夫应征外出,“征戍”,言为战事而去, 与“苦战”相应,“远”,言路程
-
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方法可以马上找到遗失的图钉? 脑筋急转弯解析:打赤脚会被图钉扎到脚,扎到脚的同时,你也找到图钉了。 脑筋急转弯答案:打赤脚。
-
一、 语义说明:形容雨过天青后的明净景象。 使用类别:用在「气候宜人」的表述上。 光风霁月造句:01秋雨过后,一片光风霁月,正适合纳凉吟诗。 02在这光风霁月的夜晚,独自漫步湖边,欣赏夜色,真令人陶醉
-
梦见尼姑是什么意思梦见尼姑,表示将会有祸事出现,可能会有灾难降临,要小心行事。女人梦见与尼姑交谈,丈夫家的人能和睦相处,生活愉快。少女梦见与尼姑发生争吵,是凶兆,亲人会受辱。梦见尼姑和尚做爱,代表失财
-
《韩愈·祭鳄鱼文》文章鉴赏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①韩愈使军事衙推②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③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④山泽,罔绳⑤擉⑥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
-
李韶,字元善。韶五岁,能赋梅花。嘉定四年,与其兄宁同举进士。调南雄州教授。校文广州,时有当国之亲故私报所业,韶却之。调庆元。丞相史弥远荐士竞学职,韶不与。袁燮求学宫射圃益其居,亦不与,燮以此更敬韶。以
-
文言文《梦溪笔谈》 一、作者、作品: 选自《梦溪笔谈》 二、文体: 说明文 三、内容分析: 以虫治虫 1.《以虫治虫》选自《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文章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文言文翻译注释及道理 1、文言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
江雪 作者:柳宗元年代: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谪居永州时期。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粗看起来,这像是一幅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