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意思翻译及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22:42:20阅读:820

原文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词句注释

⑴辛大:孟浩然的朋友,排行老大,名不详,疑即辛谔。

⑵山光:傍山的日光。落:一作“发”。

⑶池月:池边的月色。东上:从东面升起。

⑷散发:古人男子平时束发戴帽,这里表现的是作者放浪不羁的惬意。

⑸开轩:开窗。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⑹清响:极微细的声响。

⑺鸣琴:琴。用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诗意。

⑻恨:遗憾。

⑼感此:有感于此。

⑽中宵:中夜,半夜。劳:苦于。梦想:想念。

翻译

山上夕阳慢慢向西落,池塘上的月亮渐渐东升。

我披散着头发尽享清凉,推开窗户我悠闲地躺着。

微风吹拂荷花清香怡人,筑业滴落露水声音清脆。

想要取出鸣琴弹奏一曲,可惜没有知音前来欣赏。

如此美景更加思念老友,日夜都在梦中想念着他。

创作背景

南亭,似应在涧南园,位于孟浩然家乡襄阳郊外的岘山附近。辛大疑即辛谔,为作者同乡友人,常于夏日来南亭纳凉,与孟浩然约为琴酒之会。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九。下面是四川诗词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对此诗的赏析。

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近水亭台,不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凉的。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使人想起陶潜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

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一时叹为清绝”(沈德潜《唐诗别裁》)。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竹露滴清响”,那样悦耳清心。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音乐,“欲取鸣琴弹”了。琴,这古雅平和的乐器,只宜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据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杂念。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已自然进入这种心境,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适而不拟动弹,但想想也自有一番乐趣。不料却由“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象平静的井水起了一阵微澜。相传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洋洋兮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绝弦,不复演奏。(见《吕氏春秋·本味》)这就是“知音”的出典。由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人上来。

此时,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惆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极有余味。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此诗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写各种感觉细腻入微,诗味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而达于浑然一体,极富于韵味。诗的写法上又吸收了近体的音律、形式的长处,中六句似对非对,具有素朴的形式美;而诵读起来谐于唇吻,又“有金石宫商之声”(严羽《沧浪诗话》)。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陈子昂《感遇其二》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苦闷诗作

    《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诗中以香兰杜若自喻,托物感怀,寄意深远,透露出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抒发了芳华易逝、时不我待的感慨。"> 《绿章封事》赏析

      此诗侧重于对天神世界的描写。诗人有感而发,由道士夜晚打醮而驰骋艺术想象。前四句写仙界之美,描写吴道士身着青霓袍,腾飞入太空,叩头请求守护天宫的神兽打开宫门,看到的是仙女洗石榴花把白云染成彩云,天帝

  • 文艺美学研究·艺术结构

    文艺美学研究·艺术结构 是文艺作品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的人为安排。 作家、艺术家根据他对生活的认识,按照形象和主题的要求,对生活材料、人物、事件进行新的组合

  • 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之首——《尤利西斯》

    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之首——《尤利西斯》《尤利西斯》是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卢姆于1904年

  • 李白《送友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这是李白送别诗的名作,也是一首典范的五言律诗。"> 少儿司马光文言文翻译

    少儿司马光文言文翻译   说起司马光这个历史人物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呢?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认识下少儿司马光是怎么样的吧。  少儿司马光文言文翻译  原文  司马光生七

  •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桃源行王维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

  • 多多·爱好哭泣的窗户

    作者: 邵迎武 在最远的一朵云下面说话 在光的磁砖 "> 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冯延巳《采桑子》赏析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扬州)人。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作为词人,他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

  • 皮日休、陆龟蒙《杂体诗五首》赏析

    皮日休,字袭美,又字逸少,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自号醉吟先生。咸通八年(公元八六七年),登进士第,历官著作佐郎,太常博士。咸通九年,东游吴越,认识了陆龟蒙,互相唱和,结为诗友。着有《皮子文薮》十卷。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