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意思翻译及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22:41:56阅读:533

原文

春泛若耶溪

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词语注释

⑴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寰宇记》记载:“若耶溪在会稽县东二十八里。”《水经注》记载:“若耶溪水,上承嶕岘麻溪,溪之下孤潭周数亩,麻潭下注若耶溪。水至清,照众山倒影,窥之如画。”

⑵幽意:寻幽的心意。

⑶偶:遇。刘熙《释名·释亲属》:“二人相对遇也。”

⑷晚:一作“好”。

⑸花路:一路鲜花。

⑹际夜:至夜。壑(hè):山谷。

⑺南斗:星宿名称,夏季位于南方上空。古以二十八宿与地理相应来划分区域,称分野,南斗与吴越相应。

⑻潭烟:水潭上如烟的水汽夜雾。烟,雾气。溶溶:形容汽雾柔和迷离。

⑼生事:世事。弥漫:渺茫无尽。

⑽持竿叟:持竿垂钓的老翁。竿,指钓竿。

翻译

我寻幽探胜的心意没有定止,随着一路看见的景色生发不已。晚风吹送我的行舟,沿着开满鲜花的河岸荡入溪口。星夜又转过西边的山岭,隔山仰望天上的南斗。潭底升起溶溶的烟雾,林中月亮仿佛低落在行舟的背后。世事何等地纷繁渺茫,不如做一名隐居的钓叟。

赏析

这首五言古体诗大约是綦毋潜因安史之乱爆发而归隐之后创作的作品。诗人在一个春江花月之夜,泛舟若耶溪,滋生出无限幽美的情趣。

此诗开篇“幽意无断绝”句,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即幽居独处,不与世事,放任自适的意趣。这种“幽意”支配着他的人生,不曾“断绝”,因此,他这次出游只是轻舟荡漾,任其自然,故云“此去随所偶”。“偶”即“遇”。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情绪。

以下写泛舟的时间和路线,描写沿岸景物。“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习习晚风,吹拂着游船,船儿任凭轻风吹送,转入春花夹岸的溪口,恍如进了武陵桃源胜境,多么清幽,多么闲适!“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题中的“春”,看似信笔写来,却又显得用心细致。“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写出游程中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际夜”,是到了夜晚,说明泛舟时间之久,正是“幽意无断绝”的具体写照。“西壑”,是舟行所至的另一境地,当置身新境,心旷神怡之时,抬头遥望南天斗宿,不觉已经“隔山”了。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二句,是用淡墨描绘的如画夜景。“潭烟”,是溪上的水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朦腾的景状,而着一“飞”字,把水色的闪耀,雾气的飘流,月光的洒泻,都写活了,“林月低向后”,照应“际夜”,夜深月沉,舟行向前,两岸树木伴着月亮悄悄地退向身后。这景象是美的,又是静的。

诗人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了一种幽美、寂静而又迷蒙的意境。而怀着隐居“幽意”的泛舟人,置身于这种境界之中,“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人生世事正如溪水上弥漫无边的烟雾,缥缈迷茫,作者愿永作若耶溪边一位持竿而钓的隐者。“持竿叟”,又应附近地域的严子陵富春江隐居垂钓的故事,表明诗人心迹。末二句抒发感慨极其自然,由夜景的清雅更觉世事的嚣嚣,便自然地追慕“幽意”的人生。

殷璠说綦毋潜“善写方外之情”(《河岳英灵集》)。作者超然出世的思想感情给若耶溪的景色抹上一层孤清、幽静的色彩。但是,由于作者描写的是一个春江花月之夜,又是怀着追求和满足的心情来描写它,因而这夜景被状写得清幽而不荒寂,有一种不事雕琢的自然美,整首诗也就显得“举体清秀,萧肃跨俗”(《唐音癸签》引殷璠语),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清悠的意境。在写法上,诗人紧扣住题目中一个“泛”字,在曲折回环的扁舟行进中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写,因而所写的景物虽然寂静,但整体上却有动势,恍忽流动,迷蒙缥缈,呈现出隐约跳动的画面,给人以轻松畅适的感受和美的欣赏。

作者简介

綦毋潜,唐代诗人。字孝通(一作季通),虔州(治今江西赣州)人。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进士及第,曾任左拾遗,终著作郎。其诗喜写方外之情及山林孤寂之境,流露出追慕隐逸之意。《全唐诗》存其诗26首。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春和谭曦晋仲见惠之什晋仲夔人隐居归之城下》鉴赏

    【原题】:春和谭曦晋仲见惠之什晋仲夔人隐居归之城下箪食瓢饮有可乐者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全诗赏析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蝉儿栖身高处

  • 危险思想与言论自由

    危险思想与言论自由 李大钊思想本身没有丝毫危险的性质,只有愚暗与虚伪是顶危险的东西,只有禁止思想是顶危险的行为。近来——自古已然——有许多人听见几个未曾听过、未能了解的名辞,便大

  • 复杂的“杂文”

    在文体学上,“杂文”概念相当复杂。不同时代、不同论者对于杂文的文体内涵、分类与归属的理解都有所不同,难以给出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而且在文体分类学上,对主流文体与非主流文体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往往漂移不

  • 能上能下

    能上能下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能上能下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能上能下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唐宋八大家《苏轼·日喻》散文名篇鉴赏

    唐宋八大家《苏轼·日喻》散文名篇鉴赏 生而眇者①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

  • 梦见过年有着什么寓意?

    人们进入深度睡眠的时候就会做梦,梦境也是千奇百怪。有的梦境让人觉得有据可依,有的梦境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无厘头。有时候,人们做梦梦到一些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就会想去弄清楚自己的梦境到底是什么寓意。

  • 杜甫《春夜喜雨》简析

    这是一首礼赞春雨的五言律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的春天。那是杜甫寓居成都西南郊浣花溪草堂的第二年。">

  • 童趣沈夏文言文翻译

    童趣沈夏文言文翻译   作者追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童趣沈夏文言文翻译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原文:  余忆童

  • 题画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题画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题画二则  (一)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①,绿阴照人②,置一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③;用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