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春景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
如梦令
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
注释
①如梦令:词牌名。后唐庄宗李存勖创制,名为《忆仙姿》,因嫌其名不雅,因此词中有“如梦、如梦”叠句,故改称《如梦令》。
②千顷:形容极其广阔。
③黄鹂(lí):即黄莺。
④不胜情:感情承受不了。胜:堪,忍受
⑤碧(bì)梧(wú):碧绿的梧桐树。
⑥金井:古代宫中多以金色雕饰井栏叫金井。
⑦庭(tíng):是庭院的意思。
⑧花影:花的影子。
翻译
门外绿荫洒地千顷,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树上相互应和着啼个不停。我从床上起来,却又觉得难为情,便独自来到伫立着一棵青桐的水井旁边。我静悄悄的,静悄悄的。突然风一吹,满庭院的花影在风中摇曳。
创作背景
《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写于北宋时期。当时词人刚刚睡醒后,看见了门外千顷绿荫和成双成对的黄鹂这一幅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的画面,触发了词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首词。
关于本词的作者,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曹组所作,另一种则认为是秦观所作,且末旬应为“风弄一枝花影”。现在很多学者认为,“风弄一枝花影”在意境上不如“风动一庭花影”,不像出自秦观手笔,因此后一种说法很可能是误记。
赏析
这首词中,“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过去有人将此句解释成词人先醒过来看到千顷绿荫,再听到树间黄鹂娇声啼鸣,两两应和。今天的学者认为这种解释不够精准。从后一句“睡起不胜情”来看,词人应是先在睡梦中闻鸟声,被黄鹂的啾啾鸣啼惊醒,随后才向门外张望,看见绿荫绵延的景象。之所以“不胜情”,是因为他被双鸟和鸣的声音惊醒,随后惊觉自己的孤寂,为了排遣忧怀,他走出门去,“行到碧梧金井”。
“碧梧”和“金井”是庭院中的景物,梧桐尚是碧绿的,这一描写呼应上句的“绿阴”。整个庭院中,除了黄鹂的啁啾,再无半点声响,词人虽漫步至碧梧之下、金井之畔,却只感觉到“人静,人静”,周身的环境已是一片幽寂,更兼身边无人,故日“人静”,这就越发突显出词人的孤独。
在一片寂静中,词人正黯然神伤,忽然“风动一庭花影”,更觉此情备幽,难以自胜。词人先叹“人静”,再见“风动花影”,以为是有人到来,细看却发现不是。所谓的“风动一庭花影”,是用以动衬静的手法,鲜明地表现出词人在幽寂的环境中“睡起不胜情”的愁情思绪。
这首词写静境极有韵味:门外千顷绿阴中只有黄鹂相应之声;碧梧金井畔只有风弄花影。而这些都是闺中人睡起后步出庭院时的所见所闻,背后透露出的是闺中人轻微的寂寞之感。
作者简介
曹组,宋代词人。字元宠,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六举不第,宣和三年(1121),殿试中甲,赐同进士出身。官止阁门宣赞舍人,睿思殿应制。有《箕颍集》,不传。今辑本《箕颍词》,存三十七首。
-
管仲破厚葬文言文翻译 《管仲破厚葬》出自《韩非子》,讲述了齐国管仲破除厚葬之风的故事。下面一起看看管仲破厚葬文言文翻译吧~ 原文: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
-
脑筋急转弯题目:关公打了一个喷嚏,为什么被人说是狂妄自大的人? 脑筋急转弯解析:关公大胡须、手握大刀的形象深入人心。打了个喷嚏,胡须自然也会被吹起来,这是他自己的行为,所以,是“自
-
·梦见打官司——会发意外之财·梦见去法院——借债度日的日子会结束·梦见自己当了法院的辩护律师——会名声大噪·女人梦见出席法庭审判——丈夫会发脾气·梦见攻读法律——不久能赚大钱
-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注音版《 道dào德dé经jīng · 第dì六liù十shí四sì章zhāng 》 其qí安ān易yì持chí , 其qí未wèi兆zhào易yì谋móu 。 其qí脆cuì易yì泮
-
《先秦散文·孙子兵法·势篇》原文鉴赏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①,分数是也②;斗众如斗寡③,形名是也④;三军之众,可使
-
新正已移至华下[1]。祠堂书院之事[2],虽皆秦人为之[3],然吾亦须自买堡中书室一所,水田四五十亩,为饔飧之计[4]。 秦人慕经学、重处士[5]、持清议[6],实与他省不同。黄精[7]、松花[8]、
-
《王羲之学书》是出自张怀瓘《书断》中的一则文言文。以下是王羲之学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欢迎阅读。王羲之学书文言文晋王羲之,七岁善①书。年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其父枕中③,窃④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
-
一对青年男女因恋情受挫而投水,陂塘遂遍开并蒂莲,这桩发生在金泰和(1201—1208)中河北大名的奇事,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过很大反响。"> 〔叙利亚〕杰伯朗·哈利里·杰伯朗《爱情》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叙利亚〕杰伯朗·哈利里·杰伯朗 【原文】: 独白 我的好人儿,你在哪里?还在小花园里浇水吗?那些花朵真爱你呀,象
-
【诗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出处】 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注】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 上一篇“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