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子夜吴歌 春歌
李白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词句注释
⑴子夜四时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唐书·乐志》说:“《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因起于吴地,所以又名《子夜吴歌》。
⑵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罗敷(fū)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⑶“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⑷“蚕饥”句:南朝梁武帝《子夜四时歌》:“君住马己疲,妾去蚕欲饥。”此用其句意。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⑸“五马”句:意思是,贵人莫要在此留连。五马,《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这里指达官贵人。
翻译
秦地有位罗敷女,曾在绿水边采桑。素手在青条上采来采去,在阳光下其红妆显得特别鲜艳。她宛转地拒绝了太守的纠缠,说:蚕儿已饥,我该赶快回去了,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搁您宝斑的时间了。
创作背景
六朝乐府的《清商曲·吴声歌曲》里有《子夜四时歌》,李白这组诗是沿用乐府旧题创作的新词,其创作的具体时间难以考证。
赏析
李白的《子夜四时歌四首》,每首六句,分咏春、夏、秋、冬四季。六朝乐府即有《子夜四时歌》,为李白所承,此体向作四句,内容多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李白的创造,尤具新意。
《春歌》吟咏了汉乐府《陌上桑》诗中美女秦罗敷的故事。秦罗敷不仅有美貌,更有美丽的心灵。诗人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而且,诗中还突出了秦罗敷的勤劳品质,这在“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一句中得到了很好的阐述。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兴。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
诗歌理论 诗歌理论种类繁多,很难按照某种绝对准确的方法进行分类;最好是按照所要研究的目的加以分类。本文所提供的理论
-
伯牙绝弦文言文翻译 导语: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
《和氏献璧》文言文翻译 导语:有关《和氏献璧》这一篇文言文,同学们可以尝试翻译一下哦。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和氏献璧》文言文翻译,供各位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和氏
-
阅读文学古籍,也可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相结合。古籍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则是靠记忆和口头传承的艺术或技能,二者往往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在阅读宋元话本的时候,就借助于听书的经验,解决了一些困
-
文艺审美分类创造·歌剧音乐 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声乐曲和器乐曲, 是塑造歌剧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西洋歌剧产生于十六世纪末叶的意大利, 后来流行于
-
买臣负薪的解释?买臣负薪的典故与出处 《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
-
《卞兰·座右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重阶连栋①,必浊汝真。金宝满堂,将乱汝神。厚味来殃,艳色危身。求高反坠,务厚更贫。
-
黄州快哉亭记 作者: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
-
有头有尾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有头有尾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有头有尾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费希特 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在大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