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临路歌李白拼音版及意思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21:55:42阅读:676

“临路歌李白拼音版及意思”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临路歌李白拼音版

《 临lín路lù歌gē 》

唐táng · 李lǐ白bái

大dà鹏péng飞fēi兮xī振zhèn八bā裔yì , 中zhōng天tiān摧cuī兮xī力lì不bù济jì 。

馀yú风fēng激jī兮xī万wàn世shì , 游yóu扶fú桑sāng兮xī挂guà石shí袂mèi 。

后hòu人rén得dé之zhī传chuán此cǐ , 仲zhòng尼ní亡wáng兮xī谁shéi为wéi出chū涕tì ?

临路歌的意思

大鹏奋飞啊振过八方,中天摧折啊力量不济。

所余之风啊可以激励万世,东游扶桑啊挂住了我的左袖。

后人得此消息而相传,仲尼已亡,还有谁能为我之死伤心哭泣。

临路歌注释

1、路:应为“终”之误。

2、大鹏:传说中的大鸟。八裔 :八方荒原之地。

3、中天:半空中。摧:挫折,失败。济:帮助,成功。

4、馀风:遗风。激:激荡,激励。万世:千秋万世。

5、扶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代把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即指到了皇帝身边。挂:喻腐朽势力阻挠。石: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注云:当作“左”。袂(mèi):衣袖。

6、得:知大鹏夭折半空。

7、“仲尼”句:此处用孔子泣麟的典故。传说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异兽。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捕获,非常难受。亡兮,一作“亡乎”。

临路歌赏析

《临路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题名可能是“临终歌”之误。此诗是李白在疾亟之后精力不支情况下的最后作品,当是李白的绝笔,也可看作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铭。诗人以大鹏自比,浩叹一生壮志未酬的悲怆,流露出对人生的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之情。全诗塑造了大鹏展翅奋飞而半空摧折,馀风激荡而扶桑挂袂的艺术形象,格调激昂,想象丰富,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以上是【临路歌李白拼音版及意思】的内容介绍,供大家参考,如若有误,欢迎指正。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唐朝灭亡后唐朝法统的延续,公元907年3月朱晃灭亡了唐朝

    公元907年三月,朱晃灭亡了唐朝,当时除了晋、蜀、吴、岐四镇外,全国各军阀都拥护朱晃,唐朝作为朝代尽管正式灭亡了,但是其法统在当时中国依然有影响,晋国等依然使用唐朝年号,与朱梁政权进行内战,中国实际上

  • 能文能武

    能文能武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能文能武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能文能武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永某氏之鼠》文言文赏析

    《永某氏之鼠》文言文赏析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值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

  • 潘凤武力值在三国与吕布齐名,为何却出场即被斩于马下?

    说到潘凤和吕布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两人还是挺厉害的,话说都是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人了,但是大家也知道的,这个潘凤竟然在三国演义里面一出场就死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哦?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

  •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赏析

      古人登楼、登高,每多感慨。王粲登楼,怀念故土。杜甫登楼,感慨“万方多难”。许浑登咸阳城西楼有“一上高城万里愁”之叹。李商隐登安定城楼,有“欲回天地入扁舟”之感。尽管各个时代的诗人遭际不同,所感各异

  • 《清明有感》明代诗赏析

    清明有感人间春色太无情,不管音容隔死生。满地梨花坟上雨,一番零落又清明。【说明】 清明是上坟时节,以“满地梨花坟上雨”一句景致,便显得遍野缟素,满纸涕泪。熟题若无新意,即不必作。

  • 崔曙庭《新唐书》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崔曙庭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也是官修史书,参加编撰的人很多,而主要负责人,本纪

  • 文言文章邯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章邯阅读练习及答案   章邯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至咸阳请事。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

  • 庾信《枯树赋》原文、译文、赏析

    作者: 庾信 【原文】: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 周敦颐文言文名篇《爱莲说》全文鉴赏

    《爱莲说》散文篇名。宋周敦颐作。见《周子全书》。这是一篇托物寄意的短文。文章通过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而自己独爱莲的对比,突出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的君子之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