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张九龄》原文与赏析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 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 夜夜减清辉。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县)人,生于唐咸亨四年(673),卒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景龙初,登进士第,为左拾遗。开元中, 累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后为李林甫嫉害,贬荆州长史。有《曲江集》,《全唐诗》编存其诗三卷。
《自君之出矣》诗题源于汉末徐干《室思》诗五章,其三曰:“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后遂沿为乐府诗题,多写闺中思妇的怨情。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为荆州长史后作,写思妇怀人,词采清华,情致深婉。诗的第一、二两句以思妇之行写其心。自从丈夫远出后,“不复理残机”,可见丈夫在家时是在辛勤织作,因丈夫外出便停织,因而成“残机”,此后便再也无心续织, 已完全沉浸于深沉的思念之中了。第三、四两句以月亮之喻写其心。对月兴怀, 自然联想,“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妙譬隽语。“满月”之后, 日日消减,随着时间的推移,思念日深,形容日损。钟惺《唐诗归》说:“从‘满’字生出‘减’字,妙想。”妙就妙在这既反映了人物“寄情千里光”的自然环境, 又暗寓着时间的逐渐推移,且形象地体现了她的容颜与心境。唐汝询的《唐诗解》说:“不理残机,见心绪之已乱;思如满月, 见容华之日凋。”是中肯破的之言。
过去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诗人借闺怨以抒自己遭贬斥之情,所谓“以风人之旨,寄迁谪之思”,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云:“子寿此篇,与‘海上生明月’托旨相同。”所谓“海上生明月”指《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虽也是怀人诗,所怀是情人还是友人,不能确认,古人也有称好友为情人的,以男女关系喻友朋关系,总之,不能说成是“寄迁谪之思”。张九龄的迁谪之思,明显地流露,要推《照镜见白发》:“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岁月蹉跎,少年白头,勋业未遂,壮志未酬,词明意显。《自君之出矣》系承袭旧题而来,说诗人遭贬因而对闺怨颇为同情,未尝不可,若说直抒贬斥之怨,则太牵强。此诗虽没有超出徐干《室思》的思阈,但“理残机”与“月减辉”关联密合,较之“明镜”与“流水”的远距,结构上更为紧凑,构思上尤见精巧。
-
【原题】:前日小集梅花犹在乘兴移其下杯行乐甚是夕风微月朗花飞入坐者纷纷如雪待制曾丈有四并之叹谓不可无作屡属唱之因成拙句
-
《孝经》原著导读开宗明义章第一原文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1]曰:“参不敏[2],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
此词是作者客居龟溪村,寒食节游览一废园时所见所感而作。词的上片写游园。开头三句点题,写废园风景。“幽”、“古”、“冷”三字,将废园的特征尽现。“斗草”二句见景生情,自伤身世。“自怜”三句,抒游园之
-
訇磕是关于描写水的词语.訇磕訇磕的拼音:hong ke 水石相击的巨响。清·刘世熼
-
比喻的一种。一个本体,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喻体来形容的修辞方式。又称排喻、多喻、复喻、莎士比亚式比喻。"> 千家诗《登岳阳楼》译文与注释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作者 "> 张亚凌·亲爱的,您一直与众不同
张亚凌·亲爱的,您一直与众不同张亚凌四十年前,在我们那个山沟沟里,您使我们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不一样得让我们既骄傲又不好意思:别的孩子都管自己的父亲叫大,您让我们管你叫爸。在那个山沟沟里,只有父亲吃商品
-
张骞史记文言文翻译 导语: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
-
曹刿论战节选文言文及答案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出典】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原作】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查看更多